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美术素养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0/1/5 20:14:00 编辑:sanwenji 手机版
 
  通过美术这种创造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以幼儿为美术教学的主体,将幼儿的发展实际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充分尊重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内心需求,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来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在学前阶段的独特想象力来开展美术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稚嫩想象中潜藏的创造性,并进行进一步地激发与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去做呢?下面,笔者就与各同仁分享一些培养幼儿美术素养的方法,以期对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结合幼儿的,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内容
  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使用感性思维进行思考。因此利用幼儿的兴趣来展开美术教学,才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收获良好的美术教学效益。幼儿一般对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在美术教学内容中适当的增加一些新颖的活动,从而促使幼儿通过主动学习来调动自身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幼儿因年龄等因素大多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美术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带领他们做一些关于美术课程的猜谜语、讲故事等游戏,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幼儿通过美术教学,获得充满快乐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围绕“海底世界”这一主题让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我说你猜”的小游戏,由教师对海底世界的生物进行描述,让幼儿来猜一猜这些生物到底是什么。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加深对海底世界的了解,还能够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的奇妙幻想来创造出独特的美术作品。
  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促进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提升
  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是增加幼儿的美术素养的关键,教师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最稚嫩的内在情感,促进幼儿通过美术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指导性的语言,使幼儿在充分理解绘画的主题与内容之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去进行美术创作。其次,教师应在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对他们的奇妙想象始终要保持赞赏与鼓励的态度,这样才能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性,促进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积极创新学前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在原有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以幼儿的临摹能力来对其作品进行单一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从幼儿的写实能力与再现能力出发,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与激发。因此,教师要摒弃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幼儿绘画作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等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这样一来就能够引导幼儿在绘画创作中,充分发挥个体的独立性思想,通过美术这样的艺术形式大胆抒发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感想。教师要对他们独特的审美表现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促使幼儿在创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享受创造为他们带来的喜悦感,进而使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与美术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培养。
  三、适当放宽对美术课堂的纪律性要求,為幼儿创造轻松的美术创作环境
  幼儿因年龄较低,对自己的约束与管理能力较低,自律性不够强。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会严格管理幼儿,要求他们一定要遵循课堂秩序,保持安静的课堂环境。长此以往,幼儿在教学中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幼儿的头脑被束缚。幼儿在这种学习环境中会变得不愿意主动进行思考,只会跟着教师的指令循规蹈矩地进行绘画临摹,这对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适当降低对幼儿的纪律性的要求,为他们提供能够交流意见与表达想法的机会,创造一个民主与自由的美术教学环境。
  例如:在美术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幼儿与伙伴之间进行讨论,同时还要注意增加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环节。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下座位去跟旁边的学生进行交流,适当放宽美术课堂的纪律,让幼儿走一走看一看别人的绘画作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参与度,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学习来启发幼儿创造出优秀的美术作品。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能够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还能够减轻教师的美术教学压力,激发幼儿对美术课堂的内容产生兴趣,使教师收获良好的美术教学效益。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开展美术教育是是十分有必要的,幼儿是独立发展着的个体,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来提高其美术素养,引导每位幼儿实现自身的内在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军生.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157.
  [2]张书维.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初探[J].大众文艺,2016,(1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