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4/21 18:55:00 编辑:sanwenji 手机版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教育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明“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奠定我国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本方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挖学科特质和教学价值,从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个维度探索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致力于构建开放而创新的语文教学机制,在知识教育和德育的交叉、融合中发挥语文学科的奠基功能。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立足文化视角,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在体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文化视角,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涵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认知、鉴赏和评价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活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习惯在玩闹中理解知识,积累经验。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运用信息技术调动课堂氛围,用游戏、辩论、演讲等途径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感知文化多样性,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以白居易的《忆江南》古诗教学为例,这首诗描写清新雅丽的江南风光,通过追忆江南的诗画风景来凸显“江南好”的主旨,立意清晰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播放描绘江南春景的视频,请学生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典型意向,讨论江南的春天有哪些特征,进而发表自己的观后感。直观的视觉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将视听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准确深刻地理解白居易表达的感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消除课堂与生活的隔阂,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引进课堂,协助学生品味教材中的语句、技巧和情感,在语文与生活的结合中增长学生的阅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立足思维视角,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学习能力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首位,学习能力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等内容,小学语文课程应将“会学习”作为根本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应从思维角度出发,营造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改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开启学生的自主性,问题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难度递增。带着问题阅读能让学生自觉分析文章的内涵,突破对表层意思的理解,挖掘有深度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摆脱思路和题材的窠臼,把选题的权利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展现新颖思路和真实感情。教师可以每月组织“班级作文大赛”,规定主题,不限篇幅、内容和格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挥洒创意和才能,并通过班级投票选出优秀作文,奖励小礼品。开放的学习环境能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三)立足社会视角,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应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视野。立足社会视角,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微课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在应用学校规定的教材外,可以结合历年教学经验穿插1至2本课外读物,例如《伊索寓言》、叶圣陶的《稻草人》等。书籍类型应涵盖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寓言等,每周安排1节课由教师和学生一同阅读,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分享读后感,增进师生互动。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影响学生的一生,要革新教学方法,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增加学生求知的渠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图,指引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运用规律,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坚持开放、民主、创新的原则,分别从文化、思维、社会三个层面出发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银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困境及培养路径[J].文学教育(下),2018(0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