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

发布时间:2019/12/26 11:31:00 编辑:sanwenji 手机版
 
  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落实,但是我国教育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美术当做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在现阶段教育当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依旧具有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门与教师严重忽略学生培养个性与创新能力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对美术教学的现状作为重点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几条培养个性的途径,从而来证明美术这一门学科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技能。
  1 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美术教学得不到重视
  由于现代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美术这一门学科常常被忽略,而美术存在的意义与教学的价值没有被有效发挥。在小学阶段,不论是教育部门、教师或者是家长,重视的都是语数外这几门基础学科,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普遍认为美术是可有可无的副学科。学校在意的是升学率,家长在乎的是基础学科的成绩,这也就是学生创造性无法提高、个性很难培养的核心因素。
  1.2未能跟随时代发展步伐
  另外,小学美术课堂本身就是较为活跃与具有趣味性的,但是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育观念进行钻研与创新。很多美术教师在长此以往的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体系,但是随着现阶段科技与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美术教师也未能跟随时代的步伐来对自己的教学体系进行推陈出新。
  1.3课堂太过枯燥与单一
  美术教师的潜意识总是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美术学习也没有太多需要其掌握与学习的东西,只要能够模仿着画画,并且稍微懂一些事色彩区分与画画技巧便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美术课堂中,教师总是在黑板上画上一幅图让学生临摹交作业,或者是自己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跟随主题进行绘画,在课堂上也未能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课堂也是极其的单一与枯燥,进而使学生对美术这一门学科产生厌恶的心理。
  2 培养学生的个性的途径
  2.1优化教学方式
  想要学好一样东西或者某种技术,兴趣是其根本,对于教育也同样适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可以从兴趣作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全班同学自由分组,进行学习与探究。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自己作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不断的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美术知识。学生在小组中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培养自己的个性。
  2.2激发学生的美术素养
  每个学生之间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差异性,每个人的爱好与审美也各有区别,对于美术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定义与理解。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审美能力,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美术素养。让学生可以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养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的学生热衷于养鱼,有的学生喜欢画画,也有的学生喜欢弹钢琴、吉他、尤克里里等乐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设计出广泛的绘画主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生活实际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来绘画。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切实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给予每个学生正确的指导与纠正,再结合适当的夸奖与鼓励,使学生在创作当中享受这种成就感。
  2.3发散学生的思维
  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美术教师应当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拥有一颗发现身边“美”的眼睛,以及发现美的“心灵”。让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一切,从任何事物当中来寻找灵感,并且通过自己思维的发散以及想象力的发展,创造出极具个性化的绘画作品。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中,利用学生都喜欢的童话故事来使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绘画的灵感与契机。例如以《灰姑娘》这一篇童话为主题,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语言描写,通过自己思维的发散来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高雅、漂亮、美丽动人的灰姑娘”“帅气的王子”“盛大奢华的舞会”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同时凸显学生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想要使学生养成獨特的个性与审美能力,就应当切实符合教育大纲与教育部门的要求,对于教学方案与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推陈出新,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与综合素质,进而养成良好的审美技能与个性。
  参考文献
  [1]佚名.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42(22):13+26.
  [2]李亚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J].祖国,2017(2):252-252.
  [3]李东会.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中华少年,2017(2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