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在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教学中,科学课程已经成为一门能够促进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加强,以及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时,应当将学生实际的认知范围、个性特点、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列入教学课程的安排当中,以此来实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程训练的出发点,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此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科学教育课程的效果[1]。教师的职责包括很多,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后的考核评价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让科学课堂产生良好的效果。另外,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水平、个人积累的教学经验,以及达到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都将对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此时,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出发,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将科学课程教案写好,并在了解学生普遍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互不相同的个性特点,从而在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促进科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对“研究磁铁”进行课堂讲解之前,需要将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以此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保障。首先,教师可以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利用实物观察的方式寻找课程内容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在课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磁铁的两极进行思考和观察,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最后,教师还要将课堂应急准备做好。教师要利用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提前思考和收集,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以此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注重內外结合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将课外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以此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和学习兴趣的提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通过学生喜欢的、愿意接受的、容易接受的方式将课外的兴趣点和课内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主动性,完成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例如,在讲解“关心天气”这一知识课堂时,由于天气是学生常见的、能接触到的、多变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将“天气变化与生活相关”这一现实问题融合到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当中,并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前观察的同时表达出自己所观察的天气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的同时,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互动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运用分组实验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更加有效地发现科学现象,科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小学生进行课堂科学实验,以此加强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分组实验是指在为各个小组分发了相关实验器材之后,让小学生自行进行小组实验的一种实验方式。分组实验能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的实验和思考,以此最大限度地将学生对科学知识和课堂实验的求知欲及探索欲激发出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纸”这一课堂知识时,可以先对小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对科学书的纸和各个不同本子的纸进行横向、纵向及深度等多方面的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写下来;然后再撕下两张不同本子上的纸,在纸的中央滴一滴水,让学生对这两张纸上的水的扩散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纸在滴上水后,吸水性和透明程度都不相同?这种现象与纸的哪些要素有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在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同时,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利用实践活动和课外书籍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之一是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对相关的科学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完相应的科学知识之后,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开展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栽培芽苗菜,并思考“芽苗菜的栽培需要哪些必要条件?无土栽培的芽苗菜和有土栽培的芽苗菜有什么区别?”。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在提高科学学习水平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生命之源——水”这一课程知识后,为了能将科学知识进行拓展,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水、糖水、牛奶和白醋等进行观察,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将水和糖水、酱油和醋等进行分辨和分析。首先,学生只是通过肉眼看,是无法将水和糖水、酱油和醋进行区分的。其次,学生就会用闻的方式,发现在闻了之后,醋有一种刺鼻的味道,如此可以很轻松地将酱油和醋分别开来。然而,学生还是无法将水和糖水进行区分的,在这个情况下,最后,教师就需要让学生通过品尝,来区分水和糖水。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通过看和闻来进行区分的,那么自然也就能将学生对“水”的认知进行加强和提高了。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在课前将相关的课堂准备工作做好,并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的情况下,利用有趣、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主动性,能够将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完成,从而在为教学目标提供基础保障的前提下,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王晓英.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