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也实实在在发生着质的变革。然而,在执行新课标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特别的现象,值得我们去理性面对和冷静反思。现结合两个公开课案例,将我的一些思考呈现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厚实深刻,拒绝肤浅的“表演”
(案例一)课题是《巴洛克音乐的顶峰——巴赫》,重点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第72分曲和第1分曲。课一开始,教师用钢琴演奏音乐片断,让学生感受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区别,认识什么是复调音乐。然后介绍器乐复调音乐代表人物巴赫及其宗教音乐作品,继而让学生讲一讲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耶稣的故事,教师介绍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马太受难曲》。接着是欣赏第72分曲,为了引导学生把握音乐情绪,渲染作品的气氛,教师把课上得极为安静:用语言描述耶稣受难的情景;聆听低沉的音调;按作品要求让学生一起演唱合唱的第一声部。在反复演唱主旋律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掌握了悲沉的音调,神情肃穆,而教室里弥漫着庄重和安详。当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演唱这段作品,向巴赫致敬”的时候,笔者也被深深打动,不敢大声喘气,似乎怕打破了这份神圣的感觉。
案例一的课堂情境,让师生都沉浸在音乐创设的情境氛围中,连一些听课者都被深深打动,凝然神动。可是,有人认为,课太安静,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这样吗?
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心灵的语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沟通。这堂课,在静穆中,音乐融及灵魂,在人的精神上空升华,那该是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课堂上,师生表面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这又何尝不是主动参与呢?没有游离音乐外的喧闹嘈杂,更没有哗众取宠的虚假表演,唯有音乐浸润心灵的陶然沉醉……
诚然,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一种理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假如将主动参与简单理解为外显的“动”,并以此替代传统教学机械记忆与被动接受的“静”,那么,对现今课堂教学改革是缺乏深层次思考的。
所以笔者认为,认为这堂课太死板、太沉闷、太安静,没有“动”起来是“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一种误解。
二、扎实高效,拒绝浮华的“热闹”
同样是案例一,有人质疑:教师缺乏激情,这课怎能算是成功的课?
这位老师上课音声音确实很低沉,似乎自己已经进入到了音乐之中,感情是那么的投入,轻轻地,缓缓地把学生引入到了凝重的氛围当中,让人感觉声音大了反而是对这部伟大的宗教作品的亵渎……
诚然,教师上课需要激情,但激情有很多种,不是每堂课、每个内容都是一个调调。《马太受难曲》这样的一部作品,不需要你外显的激情。教师能把整堂课的气氛控制得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那般吻合,可见其独具匠心之处。
在这里,我认为这位教师同样充满了激情,那份激情表现在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对音乐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的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引导中。
在案例一中,还有观点这样认为:公开课不选择热闹一些的、能上出花样来的、音乐大家都容易接受的,却选择了《马太受难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课题来,是不讨巧的。对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为什么我们的公开课、评优课一定要热闹?为什么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不能上得冷静而有深度?编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可谓集众家之长,煞费苦心,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倾注了编者们的心血,都有其深意。认真钻研教材会发现,每一课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都能上出不同的“味道”来。而我们在听课时,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投入到音乐中,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热闹。我们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应该是看教师有没有把握住教材,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看课堂是否有效,看学生有没有真正体验音乐、关注音乐、走进音乐,而不是关注开课老师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大众的胃口,课的形式是否热闹,是否吸引人。
三、真实质朴,拒绝虚假的“作秀”
(案例二)课题是《西班牙音乐风情》。课的导入部分:课前让学生听一段西班牙歌曲,问是什么语言演唱的。然后多媒体出示几个节奏,大屏幕提示——来点节奏吧!让学生念一念,打一打节奏。在学生打节奏的间隙,教师躲到钢琴后面,换上了大红的火裙,嘴里衔着大红花,然后让学生看老师跳一段西班牙舞(音乐是西班牙斗牛舞,但老师的动作看不出是哪里的风格)。
而后的内容主要是三块:1.西班牙的乐器——听《爱的罗曼史》,听弗拉明戈吉他演奏(其中教师将吉他的演奏解释为:三四拍的旋律用九八拍来伴奏,采用了非洲音乐的复节拍,笔者认为有待商榷);2.西班牙的舞蹈——欣赏一段西班牙斗牛舞片段(看的却是国标舞)和《弗拉明戈舞》,然后是让学生学习一个斗牛舞的动作,请一位女生上台和老师一起跳一跳;3.西班牙歌曲——介绍胡里奥和三大男高音,听《我的太阳》问三大男高音的演唱风格相同吗?
案例二中,课堂采用了多种形式,确实很热闹,但一堂课下来让我们细细回顾,冷静思考,学生记住了什么?是由于不断地强化记忆而熟悉并喜欢上了今天欣赏的音乐主题,还是对课堂上老师穿的那件衣服或对教师的某个举动印象深刻?是由于音乐而使得学生经历了一次情感升华、得到了审美体验,或感动或喜悦或伤心,还是课堂上的某一个环节新颖别致而让学生记忆犹新?
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首先喜欢这个老师,才能喜欢这位老师的音乐课。这话没错,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喜欢老师的层面上,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他们尚未涉足的音乐,不斷追求高品位的欣赏,并让学生记住这些音乐,这才是我们音乐课堂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拿到教材首先想到的是对作品作理性的分析还是直接对课堂教学流程的环节设计?如果首先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我认为是本末倒置的。作品是内容,环节只是我们教学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我们不能不顾内容而把目光先投向目前时尚的形式上:讨论、合作、探究……这样的讨论、合作、探究是否必要?是否有效?这些表面的繁华、热闹,实际上是缺乏真正意义上对学生参与活动内容、实质、身心投入的冷静认识和思考的。
站在新课程的层面上,我们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理性。愿我们凭理性打造真实,让课改远离“浮躁”。 让课堂少一些虚假,多一些实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务实。多思考、多研究,真正能站在学生的角度、音乐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音乐新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凤英.谈主动参与教学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3 (6):4-5.
[2]赵霞.给音乐教师的备课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2005 (6):32-34.
[3]李姮.浅谈高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J].戏剧之家,2014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