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0/5/14 12:05:00 编辑:sanwenji 手机版
 
  生物课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学习生物课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找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调查表明,很多学校在生物学科上开展了实验教学方法,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应该合理地将传统教学方法转化为微课教学,微课可以在实践创新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微课教学方法。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十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讀、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学习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不仅适用于移动学习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就我国目前教育而言,要想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必须依靠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的出现先是标志着教育领域走向信息化时代,通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课是普及于移动客户端上的新型课程资源,能够直接通过网络下载便可应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既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普及,又能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其次是为满足大众对内容简便的需求,以至于教育领域都受其影响,变得“微”起来。如今,微课已经成为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同时影响着教学领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最后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一)注重趣味性与时效性,突出课程关键点
  高中微课在微课中属于比较基础性的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也应该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信息与网络运用到生物的教学中。微课把高中生物教学带入了信息化时代,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微课内容需要同时具备趣味性和时效性,丰富微课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主题是否鲜明。此外,教师在设计微课前应该充分掌握教材内容重点,并通过微课以动画、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高中生物课程知识要点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是阻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而微课的应用恰能够有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简单化的效果,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微课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还要注意微课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其中,微课容量也要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微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帮助学生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可以是课后复习,也可以是进行深入学习,或者收获课外知识,充分发挥微课的时效性。
  (二)关注课中微课设计,激活教学多向思维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将教学目标融入到微课内容中,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1)知识点巩固
  教师在设计微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以某一知识点为核心,通过关系引导出一系列相关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视频的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微课在高中生物课中的应用效率。
  (2)重难点突破
  教师想要在知识要点复杂及抽象的生物学科中保障微课的质量,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水平,适应学生的差异,提升微课内容的层次性和问题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维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察、思考、分析与总结,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体现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例如,学习《细胞有丝分裂周期》这一教学内容时,学习的目标是掌握并绘画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对洋葱表皮进行染色观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染色体的状态。由此可见,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及染色体状态就是这一课程的关键,教师设计微课必须要突出这两个关键,并围绕这两个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1.细胞有丝分裂分为几个时期?2.哪一个分裂期的染色体最多?3.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区别。4.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来源于哪里?5.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个数为多少?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状态,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掌握细胞分裂的重点知识。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微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建立在科学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认识到微课的教学价值,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可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学周刊,2019(33):136
  [2]杨丽辉.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