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4/20 11:50:00 编辑:sanwenji 手机版
 
  学习历史是探究历史真相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借助前人的肩膀看得更远,也为了避免自我历史悲剧的重演。因此,从笔者的认知和理解看,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涵盖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水平,也从历史长河的探测中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高中生要具备独立探究历史真相的思辨能力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内在动力。高中生要培养上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要研究出一套适用的教学策略。下面笔者就对此进行阐述,望能得到同仁的认可。
  一、构建以时空为索引的历史知识框架,增强史学认知基础
  史实是特定时空境遇下发生的真实故事,是特定时期的历史真相。换言之,时间和地点与历史事件是相对应的,是历史事件的必备要素。因此,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具有特定时空特征的史料实情,包括具体历史事件的因果、涉及人物,事件过程以及影响;各时空中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异同。高中生应以时空为索引构建起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其史学基础才能加强巩固。
  例如,以“西安”地点作为思维主线,教师逐一列出“西周镐京”、“国人暴动”、“周召共和”等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西周时“西安”被称为“镐京”,发生国人暴动驱逐周厉王,随后周召共和元年是中国开始确切纪元年。到秦朝时把“西安”称为“咸阳”,是当时秦始皇嬴政中央集权的政治中心。到汉朝建国后吧“西安”称为“长安”,成为当时唐朝国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到明朝初年,最终定为“西安”并沿用至今。把西安的地名演变、朝代变迁、功能变化和重要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使高中生在头脑中形成以时空为线,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结构,从而对史学的认知更加透彻和清晰。
  二、通过客观史实培养正确史观,提高自主思辨能力
  史观是要以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来剖析史料所蕴含的哲理。高中生要培养正确的史观,提高对史实的思辨能力,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清朝雍正实施的“摊丁入亩”,说是为民的土地政策,其实是清朝的赋税制度变革的结果。1895年康有为等人提出的“公车上书”,说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条约的反抗,实质是维新派主张政治权利和及群众政治活动的序幕。
  高中生要具备正确的唯物史观,必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通过真实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辨别历史事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关系,发现历史事件最为本质的事物。高中生要具备这些能力,不仅要历史教师传输正确的教学方法,还要高中生自主分析和探讨,只有具备正确的史观,具备思辨能力,高中生才会深入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有一道单选题是这样的:请辨析出与亲情和相聚有密切关系的制度:分封制,郡县制,井田制,宗法制。让高中生了解不同的制度差异,通过这些制度分析史料所含有的教育意义和深远影响,提升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这道题考察的是高中生对这些制度的认知,辨析出这些制度强调的重点和实质,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在此题中,分封制是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宗法制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等级与血缘亲缘等级制度;井田制是土地分配政策;郡县制是省市行政区划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三、运用多元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驱动力
  在信息化的时代,历史教师可借助网络多媒体等途径,探究不同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让高中生探究学习驱动力,自主培养并强化探究学习意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和学习主观能动性。例如,土地政策是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让高中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模式,收集整理历朝历代明确的土地政策,以土地政策为核心的思维导图模式,帮助高中生探讨土地政策在历朝历代的原因,归纳各历史时期不同的土地政策,包括具体内容、实施背景、实施结果和意义。
  因此,促使高中生忙于借助网络平台查找资料,建立信息库,忙于设计思维导图的展现形式,高中生动起来的记忆效果和辨析效果都要好,他们互相赞叹赞叹、认可以及教师表扬都会让高中生有一种“我努力,我成功,我喜悦,我最棒”的积极情感体验。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融合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涉及情感体验教学模式。学生们在其中彼此学习、互相借鉴,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和探索上进精神。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笔者提供诸多探究与创新的机会,而以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探索远不止这些。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让已有教学策略更加优化,让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更快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