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体育教学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培养观察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以及体育应用能力的有效形式,有利于拓展和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观念陈旧,忽略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氛围严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抗挫折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综合素养。其次,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要结合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就要摒弃枯燥地讲解体育技能的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主动示范,更好地激发体育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黑板报、体育场等教学资源,宣传体育竞赛的新闻或者体育竞技故事,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一些宣传画册,制作各种体育竞技项目的图画并粘贴在班级宣传栏上,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四、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乐观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竞技知识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体育锻炼收获健康,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因此,教师可以对传统的体育运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保证运动项目锻炼功能的前提下,让体育运动项目更加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形式。此外,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花样跳绳”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跳绳,但是每个人的跳绳方法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跳绳可以有哪些跳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看到过的相关跳绳比赛技巧等进行思考,如原地单腿跳、行进间交换腿跳、原地交换脚跳等不同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与好朋友一起进行双人跳绳……这样的游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快乐,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与学习。
五、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如果只是灌输式地讲授理论知识,教师进行示范展示,会使得学生逐渐感到体育学习的枯燥。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等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也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例如,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要求每位上课的学生都要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所以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看篮球比赛所知道的游戏规则来谈谈篮球运动要掌握哪些要点,然后将动作要领以图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针对某个动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接着,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讲解,包括如何传球、投篮等。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篮球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利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评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不仅仅是在教学的最后进行评价,更要将教学评价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这样才能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才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的完善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而且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比如,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运动过程来进行自我评价。教学评价还包括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而且要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师生互动,促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体育课堂上的互动过程,是师与师、师与生以及生与生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互助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示范、讨论、点拨、评价等互动方式检查学生的学练情况,能够更好地显示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恰当地进行引导和做出有针对性的动作示范讲解,有效解决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激发潜能。
七、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要积极参与教学,掌握运动方法,培养合作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桂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9(04):26-27.
[2]卢金占.现代教学法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运动,2018(16):109-110,114.
[3]龙小林.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及教学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7):69-70.
[4]刘亚洲.构建有效课堂,提高体育素养——浅析初中体育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31):107-108.
[5]薛红艳.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75-76.
[6]朱克卫.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102-103.
[7]王承凤.探索体育中考项目教学策略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初中组第三届研讨活动在宁波市江北区举行[J].中国学校体育,2017(01):21-22.
[8]国树元.浅析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