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2、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高年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同时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抓住“着迷”、“迷恋”“痴迷”等中心词贯穿全文,不仅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涵义,更深入把握文章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结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理念,我确立以下目标。
  l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
  2)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l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2)透过语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从本文的命题方法中得到启示。
  【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
  l赏析法:通过视频展现大自然的美好与奇妙,感悟文字魅力。
  l移位入境法:假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动学生情感。
  l讨论探究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小组交流。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动物世界》视频片段,美丽的飞鸟、穿梭的游鱼、可爱的昆虫……情趣盎然的画面带动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设计理念:播放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快速浏览课文,借助课题的帮助,用自已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为什么他的衣袋装满了昆虫?)
  3、质疑:这里的衣袋是单单指的是衣服上的口袋吗?
  (设计理念:将长文章读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文章大意,掌握概括方法。)
  (三)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文本1:出示重点词语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
  中毒观察可恶痴迷
  花草丛生鸟栖虫居五彩缤纷
  鼓鼓囊囊怒气冲冲满载而归
  通过自读,同桌对比读,齐读等方式,将词语读通、读懂,注意多音字的用法。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读懂词语,扫除阅读障碍,同时培养学生读书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四)认识“昆虫迷”——昆虫学家法布尔
  1、借助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法布尔。
  2、来到法布尔美丽的家乡,从课文1自然段的描写中体会环境的美好。指名读句子:
  出示文本2: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小溪、花草、鸟、虫,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人着迷?引出“着迷”一词。
  3、在文中找出与“着迷”意思相近的词语。(迷恋、痴迷)教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到法布尔成功的秘诀。
  课件出示图片:法布尔的雕像,学生观察到那鼓鼓囊囊的衣袋,初步感知那种对昆虫的“痴迷”,理解“痴迷”。
  (设计理念:通过对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全篇课文,基本掌握了这种总分总的课文结构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五)走进“昆虫迷”——童年的法布尔
  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然后学习小组交流读后感受,讨论思考:文章叙述了法布尔童年的哪几件事情?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到的?并且将讨论结果做好文字记载。
  2、学生汇报反馈学习情况。
  3、学习2——3自然段。
  找出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并体会人物心情。
  1)普通的小昆虫“纺织娘”在小法布尔眼中是奇妙的“歌唱家”
  课件演示:纺织娘的图片和声音(文字:全身翠绿、触角细长;一种动听的声音)
  学生静静欣赏,触动学生和法布尔的内心世界达到共鸣
  2)诺大的田野,已被暮色笼罩,体会法布尔找到“纺织娘”的艰辛
  “终于”一词的拓展理解,想象法布尔寻找昆虫过程中的困难
  3)师:除了艰辛,你们还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情感?(喜悦)
  读法布尔对妈妈说的话,读出欢欣、喜悦的语气。
  4、学习4——10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明白本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过渡作用)
  划出概括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2)学生在小组合作读5——10自然段,可以轮流读句子,分角色读,对比读等方式。说说作者为了突出“迷恋”,多人物法布尔采用了哪些写人的描写手法。
  出示文本3: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划出相关句子: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完成学习)
  3)学生汇报交流收获。
  “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比樱桃还小,比蓝天还蓝”对小甲虫诗意化语言的描写,体会观察的细致和语言描写的艺术。
  “高兴极了”“甜滋滋的”“兴致勃勃”等词语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
  (六)赞美“昆虫迷”——昆虫学家法布尔
  学完课文,法布尔从“着迷”、“迷恋”到“痴迷”,最后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你们想对他说点什么?(探索精神、持之以恒精神、热爱大自然……)
  (七)课外拓展,提炼写作方法
  1、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学写观察日记。
  2、提供网络阅读平台,推荐阅读《昆虫记》、《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昆虫迷”法布尔着迷迷恋痴迷
  (热爱大自然,孜孜以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自然的奥秘”,这一课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执著探究而成为著名昆虫学家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课文的重点是第二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中受到感染,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们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学习法布尔执著追求、坚持不懈探索的精神。
  4、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走近法布尔
  1、导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的口袋都是鼓鼓的,很好奇。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的口袋里平时都装些什么吗?(生兴致勃勃地谈)
  2、师过渡:同学们的口袋里装的东西还真不少,形形色色,看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喽!有位名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味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课件出示这句话)这位名人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的口袋里也和你们一样装满了他喜欢的东西,你们知道他都装了些什么吗?(昆虫)想知道他对于他喜欢的东西迷到了什么程度吗?
  3、速度全文,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来走近昆虫迷法布尔,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设计理念:正如法布尔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贴近孩子生活的导课,拉近了文本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并且高兴、主动地去了解文本,了解和他们一样口袋鼓鼓的法布尔,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自读自悟。】
  二、品读文本,走进法布尔
  1、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1)、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思考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自读自悟,谈体会:
  a.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3)、师引导: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布尔找纺织娘很不容易,那么他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呢,他是怎么克服的呢?学生想象交流。
  (4)、师生模拟妈妈找到法布尔时,两个人的对话,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和他的探究精神。
  (5)、指导有感情朗读(自读—指读—评读—感情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志趣。
  【设计理念:感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品味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借助学生自由读——默读——朗读重点句——有感情读等多种形式地读,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语言信息,并且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独特的多元的反映。】
  2、创造性读第三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1)、师过渡:法布尔对昆虫仅仅是“着迷”吗?对,是一种无法舍弃的“迷恋”。请默读第三段,用“——”划出体现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语句。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课件,并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结合重点做相机的点拨、引导)
  抓动作描写(放进、包上、装进、欣赏)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指导感情朗读。
  抓细节描写,结合自身体验,品读谈体会:
  a.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b.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2)、师过渡:法布尔由于对昆虫的迷恋,每次总是美滋滋地把衣袋装得鼓鼓的,可是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3)、师生交流父母对法布尔的责备、阻止,并用朗读体现出来。
  (4)、创设情境,让学生和法布尔作比较,感受法布尔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的探究的精神。
  师:孩子们,你们有过和法布尔相似的情况吗?当你喜欢做的事却受到了父母的责骂、阻止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生自由谈)是啊,很多人会因父母的阻止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是法布尔呢?
  课件出示: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这个法布尔怎么这么不听话呀?
  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讨论理解不是法布尔不听话,而是由于他太迷恋这些昆虫了,是由于他的兴趣,他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一如既往地研究昆虫。
  (5)、感情朗读,体现对法布尔的敬仰之情。
  【设计理念: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教学这一环节,我试图为学生建构一个使心灵共鸣的感情场,期望在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语言材料进行艺术性再创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
  3、合作探究,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是他走向科学殿堂的重要因素。
  (1)、师过渡: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迷恋,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2)、生生、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资料,使学生得到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3)、合作探究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4)、齐读本段,释放对法布尔高度敬仰的情感。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而小组交流,既达到了资源的共享,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文本,走出法布尔
  1、课件出示名人对法布尔的高度评价:
  雨过称他是:“昆虫学的荷马”。
  罗斯丹形容他:“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达尔文赞扬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鲁迅评价《昆虫记》是“一部有趣有益的书”。
  2、再现法布尔的精心对白,让学生配乐朗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味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3、乐曲声中教师总结:孩子们,全身心地做你喜欢的事吧!捍卫自己的理想吧!为了你的目标,请向法布尔学习,以法布尔精神来激励自己吧!
  4、拓展作业:
  (1)、继续读《昆虫记》。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用上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写一篇观察日记。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架起文本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走进法布尔的基础上,走出文本,去生发,去拓展,去用法布尔精神指引自己,激励自己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探究的好习惯,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生字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通顺流利。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x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x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x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隐”,右边不写成“”。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文中好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的大致内容,导入新课。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1)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
  (2)引导想像: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3)指导朗读: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学生练读2、3段(“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要体现)
  (5)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
  (6)学生练读2、3段,齐读2、3段。
  (7)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出示第一段,读第一段。
  3、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4、过渡: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自读最后一段。
  (1)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2)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3)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4)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5)齐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齐读。
  小结: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五、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写成一段话。
  3、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4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影片。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
  课前游戏:
  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
  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
  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
  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
  齐读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7、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的无穷乐趣。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 。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紧扣“装满昆虫的衣袋”引入课文。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5课,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那你们还知道了什么呢?
  (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二、 抓住“迷”,理清课文。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2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着迷 迷恋 痴迷)
  着迷出现在哪个自然段阿?(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因为村子里……跑来跑去)这就为法布尔对小虫子着迷提供了一个环境。
  三、学习第2—10节。
  过渡: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下面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到十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是个昆虫迷?
  a、 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大家讲得真好,那你是从那边找到的呢?(2-3自然段)下面,自读2、3自然段,1、找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用笔试着划出来。
  2、学生自由读,划出句子。
  3、讨论交流。
  (1)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2) 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过渡:除了这件事还有哪件事情也表达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呢?
  (法布尔放完鸭子后观察小甲虫)那你是从哪边找到的呢?(4-5自然段)
  那下面大家来看一下第4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文交流
  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喜爱大自然,
  观察细心(追问:你是从哪感受到的?“静静地、蹲下来”)
  此文转载
  师:是呀,法布尔总是利用放鸭子的时间蹲下来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想象一下,他除了看到螺壳、游鱼、蠕虫,还会看到些什么呢?(交流)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说的真好,让我们拿起书,来读好这一节。(齐读)
  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大自然是那么的热爱,因此,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下面的抓小甲虫相信会让大家更深的了解法布尔,了解他对昆虫的着迷。
  看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句子,并想想是从哪感受到的,然后进行组内交流
  △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好好欣赏。
  师: 你是从哪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着迷:圈词:小宝贝、放进、包上、装进、欣赏
  师:从这些词还能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什么?(对小甲虫的珍爱)
  师:你能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 他边叫边用小手……捉住了它。(扑、敏捷)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甲虫?
  △这只甲虫……还要蓝。
  练读,读出小甲虫的漂亮,指名读
  转折:法布尔对昆虫如此喜爱,这还仅仅是“着迷”吗?(是“迷恋”)
  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迷恋这个词出现在哪一自然段呢?(第10自然段)大家把这一句读一下。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法布尔受到父母的责骂)
  法布尔受到父母的责骂,那父母又是如何责骂的呢,大家看一下7-8自然段。指名读,这里父亲是怎么责骂的,(怒气冲冲的)读出这种语气(指名读)
  那母亲又是怎么做得呢?(厉声的责备),对了,那请个同学用这种语气来模仿一下母亲,指名读。很好,老师听出了父母都非常生气。
  被父母责骂后,法布尔心情怎样?(难过极了)从哪可以看出来呢?(“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心情难受,对昆虫的热爱。
  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
  接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你是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呢?(仍然,兴致勃勃)
  (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
  你能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读出来吗?练读第10节(指名读、评读)
  齐读6到10自然段。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还仅仅是“迷恋“吗?(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举世著作  五、总结全文
  法布尔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大自然,那你有没有发现一些大自然奇妙的东西呢?(交流)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板书: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找纺织娘 捕捉小甲虫
  痴迷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法布尔痴迷昆虫的故事,体会法布尔从昆虫世界里找寻到的快乐。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抓住“迷”字,理清课文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人,我们叫他“棋迷”。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可以叫法布尔什么呢?(昆虫迷)
  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课文中带“迷”字的语句吗?
  交流,多媒体显示:
  (1)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2)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3)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教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二、学习第一段
  1、说说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浸的程度。)
  2、引读: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法国南部……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学习第二段
  1、说说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2、从哪些故事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法布尔为了抓纺织娘而忘了回家;法布尔在池塘边放鸭时抓到了一只小甲虫却被父母责备。)
  3、学习第一个故事。
  (1)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语句中感受到的,自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教师不时表扬读书做记号的同学,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2)交流:
  谁愿意说一说,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a“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指导朗读:
  a、同学们,这只虫子是法布尔用了几天时间找到的?(三天)
  b、同学们注意,当法布尔找到虫子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词?(“终于”,你知道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怎么样?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
  c、法布尔捉到了漂亮的纺织娘多高兴呀,谁愿意读第三节。
  d、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小结过度:法布尔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父母能理解、支持他吗?(出示句子:“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四、学习第二个故事
  (1)父亲是如何骂的?
  出示句子: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a、“只顾自己玩”法布尔怎么玩?
  学习第四节:
  a、他的任务是放鸭,当他一把小鸭赶进池塘后,他就去观察、研究昆虫了;在他的眼睛里,螺壳十分“漂亮”,连蠕虫也是“五彩缤纷”的。
  b、“……”表示他看到的不止这些。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什么法布尔的眼睛里变得那么神秘,那么有魅力呢?这源自于对昆虫、对大自然的热爱!
  b、“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
  学习第五节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这只甲虫不樱桃还要小,颜色不蓝天还要蓝。”
  想象这只小甲虫的样子,读出对它的喜爱。(个别读、齐读)
  b、“法布尔高兴极了……好好欣赏。”
  联系“小宝贝”、“放进、包上、装进”等词,感受法布尔的喜悦。
  指导感情朗读: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小宝贝”这个词?可见,法布尔太爱这只小甲虫了。你瞧,他把小甲虫照顾得多好!慢慢地放进蜗牛壳,小甲虫有了一个漂亮的家,又细心地包上树叶,然后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有感情朗读(女生读、齐读)
  c、“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可见他的收获很大。
  (2)母亲如何骂?
  出示句子: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拣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3)听了父母的责骂法布尔心情如何?
  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4)老师小结:父母责骂虽然暂时迫使他放弃了小甲虫,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昆虫的迷恋,他的衣袋仍是鼓鼓的。
  再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法布尔的感情随着虫子而变化,刚刚捉到时的欣喜,被迫扔掉时的不舍,最后又兴致勃勃地拣昆虫,可见他对昆虫真的是“一往情深”哪!
  五、学习第三段
  1、读句子:“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2、引读:后人为了……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3、思考:法布尔的衣袋里除了昆虫,还装有什么?
  法布尔的衣袋高高鼓起,除了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塞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科学的执着、美好的梦想、昆虫世界的憧憬、好奇、痴迷……)
  小结:法布尔对昆虫热爱只能用“痴迷”这两个字来形容了。这些小昆虫们就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小法布尔的手,引领他走进了奇妙的昆虫世界,无垠的科学殿堂,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并用毕生心血写了巨著《昆虫记》。
  六、实践活动
  法布尔的雕像屹立在法国的,如果现在要在雕像的底座上镌刻一些文字作为介绍,你想应该写些什么呢?(可以以法布尔自己的口吻,也可以是后人的口吻)
  七、作业设计
  1、阅读《昆虫记》
  2、观察一种昆虫,记录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完成一篇小作。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
  读着《装满昆虫的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去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吸引。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我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并与实际生活结合,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设计我做了两点:
  第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与实际生活结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在教学捉纺织娘时,我从纺织娘入手,因为农村的孩子对纺织娘比较熟悉,我让他们描述了自己听到的纺织娘的声音和样子,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觉得纺织娘的声音很烦人,浑身绿色比较难捉,而且也都表明到处可见,对那小昆虫没多大兴趣,接着我马上问学生法布尔呢,是怎么做的,通过读文章学生找到他觉得纺织娘是“歌唱家”,并用了三天时间去捉它,两者一对比,学生马上体会到了他对昆虫的痴迷。在教学放鸭子片段时,指导了学生从“放进”、“包上”、“装进”、“打算”和“欣赏”这些动词中想象出法布尔的不同动作,也让他们想象自己什么时候会有这些动作,体会出了对昆虫的喜爱和痴迷。再现法布尔捉小甲虫时的有趣画面。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
  第二,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有小时侯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
  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
  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
  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
  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
  ,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么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
  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
  的对话。
  其二,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小时候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
  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
  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
  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
  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
  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
  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
  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
  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
  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
  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
  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
  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
  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
  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齐读最后一段
  (在音乐声中,教师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这一环节,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
  一起,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
  4、作业: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重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认读“莱、栖、蠕、兜、痴”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昆、纺、察、骂、毒、垃、圾、殿”等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鸟栖虫居、痴迷、蠕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样写批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讲故事,内容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同学们,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法布尔。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出示课件),他用一生写成了这本《昆虫记》,这本书曾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多次重印,在生物界和文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法布尔的故事,相信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能写成这本书了。(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
  质疑预设:①课文为什么要叫“装满昆虫的衣袋”?
  ②是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你自己找到答案了吗?)
  ③他的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而不装其他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揭开问题的答案吧。
  (设计意图:由《昆虫记》中的一片断引出主人公的简介,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让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也能进一步了解学情,因学定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2.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课件内容:
  (一类字):昆虫 纺织 观察 责骂 中毒 垃圾 殿堂
  (一类字虽说有些是学生的已经认识的了,但此环节的认读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生字,同时也是记忆字形的过程。所以检查生字时,也应将一类字放入检查范围。)
  (二类字):圣莱昂 鸟栖虫居 蠕虫 裤兜 痴迷
  (多音字):着迷 着急(有个别学生对此多音字的读音掌握不是很准确,有必要检查并纠正) 鼓鼓囊囊
  学生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我们把这些有生字的词语放回到句子里,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读正确。指名朗读课文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其他生评价。(评价时注意先评价优点,再提意见。)师相机纠正不对的地方。(课件出示)
  (1)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
  (2)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3)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解释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纵横、栖、蠕虫”字,先让生猜一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再出示正确答案。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法布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从文中找个词来说一说吗?
  交流预设:很喜欢昆虫;对昆虫非常着迷;着迷、迷恋、痴迷
  (当学生找学生找不出来时,师可引导学生你能从文中找个词来说一说吗?看,老师也找了一个词。)(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师: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在一步步的加深,让我们细读文本,看一看法布尔的情感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师: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从着迷,到迷恋,到最终的痴迷,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的?现在请你默读一下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生思考,指名回答。
  师:课文就通过这两件具体的事来写人的
  (设计意图:此处注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先找概括的不准确的同学回答问题,师纠正其错误所在,给学生以正确引导,将正确的概括写在书上。同时,明确写人可以通过写事来表现。)
  三、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一)方法导学
  1.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看第一件事)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说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能读读2、3自然段,找一找告诉大家吗?(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画一画,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
  (1)生默读,老师巡视。
  (2)交流。(预设)
  a.生找到第2自然段,从这儿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这儿你能看出什么?
  生:天色已经晚了,法布尔却不知道回家。
  师:他干什么去了?
  生:找纺织娘去了。
  师:把这两句连起来,说一说。
  生:天色晚了,法布尔却不知道回家,因为他捉纺织娘忘了回家。
  师:是呀,这就是你的感受。把他写在这句话的旁边,这就是做批注呀。
  b.第三段重点抓住“终于”“三天前”这几个词。(板书:三天前 终于)
  ①生:我勾画的词是“终于”,从这儿能看出他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因为他不是找了一天两天,而是非得找到这只小虫子不可。他是一个不怕困难,执着的孩子。
  师:同学们,看,我将这两个词去掉,你读一读,哪一句更好呀?为什么?(出示课件)
  (预设)生:因为第一句更能让我们读出法布尔的坚持,和他对昆虫的喜爱。
  师:是呀,我们用去掉词语的方法读一读,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很重要,这样的词就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呀,找到它,我们就更能揣摩出人物的特点了!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这两个关键词吧,看看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坚持不懈、执着)
  师引导评价:“终于”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很费劲才找到。噢,我听出来了,你想象到他找纺织娘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感觉他很费劲,是吗?这方法不错,发挥想象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那把你的感受写在这个词的旁边,这就叫做做批注呀。
  师:其他同学还从“终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找了很多天,他不怕困难,是个坚持不懈的孩子……师:如果你同意他说的,那么就把这些感受写下来,记在“终于”的旁边。
  你能将你的理解读出来吗?师评价。(出示课件)
  c.师:当克服了重重困难的法布尔找到了他喜爱的歌唱家时,他会怎样对他妈妈说呢?
  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课件出示:“妈妈,我在这呢!瞧……”(朗读训练,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高兴与兴奋,读出那种激动的心情。找学生个别朗读,不到位时师范读,这样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再齐读,师读提示语,让生读法布尔的话。例:法布尔兴奋地说……,法布尔无比激动地说……,用这种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体会法布尔的激动,进行朗读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根据学生的语气,教师做出相应的点评:我听出来了,你是带着欣喜的语气在告诉妈妈;我感受到了你的兴奋,真替你开心啊!你想让所有的人都来分享你的喜悦!
  同学们,将你自己想象成法布尔,你读得就更有感情了。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厉害,从2、3自然段当中找出了关键词句,揣摩出了人物有特点,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读出你的体会。生齐读2、3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给学生感悟课文的方法。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反复指导学生读课文,在读中走进人物法布尔,体会他的的内心情感。此环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抓关键词理解人物特点的能力和换位朗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想象理解文本的能力。)
  (二)学法总结
  师:刚才我们用了哪种方法来学习的第一件事?(抓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特点,将揣摩的感受作好批注。)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以指导下一环节的自学。)
  四、写字练习
  1.描红,写生字(指点一个“察”中间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写写生字吧。同学们,看一看本课的一类字有哪几个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平时我们会写错的?
  生说。
  师重点指导“察、毒”。生描红,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4、5、9、10自然段。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能抓住“静静地观察、欣赏、放进、丝毫没能阻止、仍然……”等词语体会法布尔的对昆虫的痴迷。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运用方法。
  (一)回顾方法,指导自学。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咱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的2、3自然段,学到了哪种阅读方法?(抓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将揣摩的感受作好批注)
  (二)学生自学,学习4—10自然段。
  1.学生自学
  师:这种方法可是语文学习中的好方法呀,不信你们试一试。下面用这种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做好批注。
  明确要求:
  1。反复读文,找出关键词句。
  2.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
  (设计意图: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法布尔而的对昆虫的痴迷。联系前面,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课文的2—10自然段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教师渗透方法,引导学习2、3自然段,然后学生根据方法学习课文的4—10自然段,这样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此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2。组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和看法,相互补充一下。
  师明确要求:同学们,将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以及从中得到感受说一说,如果你觉得有道理的地方,不妨也借鉴同学的写下来,做好批注。每组推荐一名做批注最好的同学上台来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将自己的不同看法提出来,同时借鉴别人的优点。此环节要培养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交流反馈
  1.师:谁来说一说,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最好结合关键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上台汇报(实物投影展示)。
  师要相机评价,批注做得如何。如:体会很深刻,有独到的见解。批注写下了重点词。批注可以简单的写出你重点的感受就可以。
  预设:
  (1) “逮、捉、蹲、静静地观察”——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2) “叫、扑、捉” 这些词语说明法布尔动作敏捷,由敏捷的动作看得出法布尔肯定捉过很多的甲虫,由此说明他对甲虫很着迷的。
  (3)“放进包上装进 欣赏 小宝贝”——这些词语说明法布尔包起这个昆虫非常地小心,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说明他喜欢这只小甲虫。读出你的喜欢好吗?学生读后,及时评价。(珍爱)
  (4)“放进了垃圾堆”能看出法布尔很不情愿,说明他真的很喜欢这些小宝贝。跟进朗读。
  法布尔口袋里装得满满的,心里甜滋滋的。可他的爸爸妈妈呢?(非常的生气)他们是怎样说的?找男女生分别来读爸爸妈妈说的话。
  师:是的,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齐读此句)
  (5)“丝毫没能阻止、仍然、兴致勃勃、躲起”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跟进朗读。
  修改批注,没体会到的可以借鉴一下别人的,完善自己的批注。
  自由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关键句子,指名朗读。
  2.师过渡:法布尔为了捉住纺织娘,在田野里整整找了三天,放鸭子时,专心致志地观察,捉到小甲虫,小心翼翼地珍藏。爸爸妈妈都这样强烈的反对他了,他还是要偷着玩,这仅仅是着迷吗?——不,不是的,这可以说是迷恋,是痴迷了。
  师:你觉得“着迷”、“迷恋”与“痴迷”这个三个词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这三个词情感色彩一个比一个强烈。着迷是一般的喜欢,迷恋是特别喜欢,而痴迷是喜欢到了一种痴傻的境界,不理会别人的眼光,只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3.师: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赞美法布尔是“举世无双”的观察家。正是因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到迷恋,再到痴迷,才让他一步步进入了科学的殿堂。(板书:引进科学殿堂)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读到这儿,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因为这个题目最能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与珍爱;这个形象最能代表他对昆虫的热爱;最能代表法布尔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采用前一环节所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所有汇报最终都落脚在同一个主题上,那就是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着迷——迷恋——痴迷”是一条线索。把这条线索处理好了,给人层层递进的感觉。)
  二、课堂练习,情感升华
  1.课堂练习
  (1)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题吧,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读出法布尔这种执着的精神。生齐读课文。
  大家想一想,在这两个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仅仅是昆虫吗?还有什么?请写下来吧。
  课件: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
  预设:
  (1)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昆虫, 还装满了石头,还装满了贝壳。
  (2)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昆虫, 还装满了他对昆虫的痴迷,还装满了他对昆虫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但不应有标准答案)
  (讲评时要注意学生的感受会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写实的,如贝壳、石头、树叶等,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希望学生能提升到精神层面。但第一种要让他们先展示。)
  三、 总结全文。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不知道经过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可以从不同方面说一说,比如说写作方法呀?学习方法?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呀?(借助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选择事例时要有代表性的,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认真观察、坚持到底……)
  (设计意图:语文具有人文性的一面,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所以从故事中学生得到了哪些启发,这是非常有必要说一说的,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的精神。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收获,感受更深刻。)
  师:说了这么多,同学们上课时的疑问还有吗?看看通过我们的学习,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是的,看到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就会想起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对昆虫的痴迷,想起他执着的精神,想起他专心的观察。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这是他的内心独白(出示课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法布尔”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启迪的。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自由选择)
  1.把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注意讲清楚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
  2.读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抄写几个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
  3.搜集一至两位其他名人‘痴迷’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上,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说、听、写、读等不同的作业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去重读人物,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五、板书设计:
  着迷 三天 终于(批注示例)
  迷恋 欣赏 放进
  丝毫没有阻止 仍然
  痴迷 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三、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
  生:法布尔。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以及你们课后所查的资料,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过度:法布尔真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㈡精读课文
  1、出示要求:用心读一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你的感受体会写下来。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①a“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啊!父母找不到他,他丝毫没有感觉他们的着急》
  c“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②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地放进蜗牛壳里,()地包上树叶,()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能否把“放”换成“扔”“丢”?为什么?(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㈢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是啊,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师: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执着,多少梦想!也正是这种执着、这种痴迷将法布尔引进了可许的殿堂,让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
  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㈣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描写细致入微;表达准确生动。)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3、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生:法布尔。
  出示:法布尔是 。(口头填空)
  2、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着迷
  你能从文中为它找出两个近义词吗?(交流:迷恋、痴迷……)
  3、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知道这鼓起的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呀?
  4、过渡:法布尔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那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板书课题,齐读。)
  二、细读课文: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的?
  自读要求(2—10自然段)。(幻灯片2)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划出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句子。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法布尔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捉到一只纺织娘,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纺织娘?
  (a)找纺织娘(板书:捉纺织娘)
  ① a 、(幻灯片3)“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出示纺织娘图(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什么?)
  c、朗读(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②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板书:捉甲虫)
  有一天,法布尔捉到一只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的甲虫,他高兴极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甲虫?
  出示:(幻灯片8)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幻灯片10)“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 )地放进蜗牛壳里,( )地包上树叶,( )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c、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1、这一天,法布尔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的心里一定很高兴!(板书:捡贝壳、石子)可他刚一到家,就遭到父亲的责骂。
  出示(幻灯片16):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
  2、出示(幻灯片18):母亲责备
  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过渡: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的心情怎样?他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幻灯片19):“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能否把“放”换成“扔”“丢”?为什么?
  (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十分喜爱昆虫。
  4、如果你做一件事遭到父母的责骂和阻挡,你会继续做下去吗?
  指名说。法布尔呢?读第十自然段。(幻灯片21)读出对昆虫的喜爱。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是啊,在法布尔心中,这些小虫子就是他的小宝贝。他整天沉浸在昆虫世界里。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2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3、过渡(幻灯片23):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
  5、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什么要这样写?
  6、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7、学了这篇课文,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8、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幻灯片24):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幻灯片25、26)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几句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幻灯片27)
  1、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2、推荐阅读《昆虫记》或《昆虫物语》。
  板书: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捉纺织娘 捉甲虫 目标专一
  痴迷 捡贝壳 、石子 持之以恒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1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认识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伸出手跟我一起写下他的名字
  2、童年时代的法布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小就着迷昆虫,兴趣浓厚)这种难以割舍的兴趣爱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着迷,迷恋,痴迷)【板书:痴迷】
  3.课文写人,人物的情感是需要事情加以烘托的。回忆一下,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情记录下法布尔对于昆虫的着迷、迷恋甚至是痴迷呢?
  (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5、究竟是怎样的痴迷,帮助法布尔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熟悉的场景中,去找寻答案。
  二.自读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标的学习:
  (1)、默读课文,在你感兴趣的场景里找出表现法布尔昆虫痴迷的语句和词语,体会背后的思想情感;
  (2)、边悟边写,把你的思想感受留在书页上。
  (1)、默读课文,在你感兴趣的场景里找出表现法布尔昆虫痴迷的语句和词语,体会背后的思想情感;
  (2)、边悟边写,把你的思想感受留在书页上。
  三.精读品悟
  我们跟随小法布尔的脚步,一起将目光聚焦到捉纺织娘的画面中,通过你刚才的阅读,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吗?
  ★抓纺织娘
  ◇“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是的,法布尔真是纺织娘的知音,竟然从她的叫声里听出美妙的音乐,了不起,谁来读一读。(找一中等生)
  师:确实法布尔比较高兴,但他到底有多高兴?我们从课文中看一看。
  生:三天时间寻找的。
  师:在这三天里,他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究竟做了些什么?
  也许,第一天早晨,小法布尔在花丛中——(仔细地寻找会唱歌的虫子)花丛上沾满了露水,露水打湿了法布尔的衣裳,可他一点也不在意,他还在——
  也许,第二天中午,骄阳似火,汗水刷刷地往下流,小法布尔把耳朵凑近花丛,不小心被小虫子咬了几口,好疼!法布尔会——(揉揉伤口,继续专注地倾听,找寻)
  第三天,他早早地来到来到花丛,看见那只等待已久的纺织娘了,刚要靠近,纺织娘飞走了,这时的法布尔有没有放弃?(没有)法布尔———(依然耐心地守候着)
  师:今天晚上。终于被他抓住了。此时,法布尔心情(很高兴)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份喜悦。
  师:你从这“三天”法布尔所做的事情上,你还能感受到什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师:一种及其平常的昆虫叫声,,在法布尔听了却是那么动听;一只非常普通的纺织娘,法布尔足足探寻了三天,多浓的兴趣,多深的坚持,这就是———痴迷。
  带着这份痴迷,再来读读第三小节。
  ﹡﹡﹡﹡﹡﹡﹡﹡﹡﹡﹡﹡﹡﹡﹡﹡﹡
  师:刚才我们从法布尔捉纺织娘这件事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那么从捉小甲虫这件事上,有没有让你感受深的地方。
  ◇“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生:通过“敏捷”,可以看出法布尔捉虫子动作迅速,十分熟练,已经和昆虫打成一片了。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甲虫?在文中找一找。(生读)
  师:多小呀?(比樱桃还要小)哎呀,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么小的甲虫,你也能发现。
  (出示课件)
  师:谁来说说这只小甲虫的特点。
  师:你觉得这只小甲虫漂亮吗?那你读一读。(指名读)看来,你也喜欢上这只小甲虫了
  师:法布尔和你一样发现了这只小甲虫,还捉住了他。好好看一看,法布尔怎样对待小甲虫的?
  ◇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师:看到法布尔得到了梦寝以求的小甲虫,抓住几个几个动词去认真地品一品。(生自由读)
  师:你体会到什么?读。(指名读)
  师:法布尔称小甲虫为小宝贝,谁称你为小宝贝?
  生:只有父母会称自己的孩子为小宝贝,我们还可以称自己最喜欢的,别人不能碰的东西为宝贝。在法布尔眼里他的宝贝竟是?
  生:小甲虫。
  师:这几个动作词语让又怎样的体会?(显示出对甲虫的喜欢)谁来读?
  生:指名读。
  师:再小心翼翼些。
  生:读。
  师:它可是法布尔的小宝贝,你还可以读得再兴奋些(指名读)
  师:他这样地呵护这个小宝贝,因为他对这个小宝贝已迷恋了,已被它迷住了,而他觉得看到这个小宝贝是他最快乐的事儿;
  师:(出示法布尔鼓鼓囊囊的口袋)大家猜猜,她的衣袋里可能会有什么?
  师:第五小节作者具体写了法布尔捉甲虫的经过,那为什么不把他是如何让捡贝克和石子也写具体呢?(引导生看板书)
  师:这也提醒我们,在平时写作文时,所写的内容一定要和文章的中心中心紧密联系。从法布尔捉甲虫的一系列动作中和如何对待小甲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请大家完整地把第五小节读一读。
  ﹡﹡﹡﹡﹡﹡﹡﹡﹡﹡﹡﹡﹡﹡﹡﹡﹡
  师:刚才我们通过捉纺织娘,捉小甲虫这两件事情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文章还从那些方面写出他对昆虫的喜爱?
  生:我通过“满载而回”,“甜滋滋”看出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喜爱。
  师:“满载而归”,这里读zài,“载”的意思是(装),当它表示“装”的意思是就读第四声。你认为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是什么?(昆虫,贝壳,石子)
  师:除了我们可以看得见的,还有我们看不到,却能感受到的,触摸到的。(喜悦,兴奋,痴迷)
  生:我觉得这段印象深刻。“母亲也在一旁……垃圾堆。”因为他很喜欢小虫子,母亲让他丢了,他哭了,看出他喜欢虫子。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
  师:讲的真好。如果是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可以随手进垃圾堆,可是法布尔却很不情愿地把这些小宝贝?
  生:放进垃圾堆。
  师:他是放进去的。不是扔,用扔可以吗?(生议)
  师:,一个放字,你感受到什么?(比较两个字)
  师:想一想,法布尔是怎么放的?(很不情愿,轻轻地,小心翼翼的,)
  师:对了,能读出法布尔把小甲虫小心翼翼地放进垃圾堆吗。(第9小节)
  生:指名读。
  师:舍不得啊,舍不得,谁再读。(你读的真小心呀)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法布尔的感情在随着小虫子在变化,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就高兴,失去了,就伤心。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围绕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是一种极度的迷恋,就是一种痴迷。
  师:还有谁来读读你印象深的地方。
  生:我从第8小节的撑破裤兜,看出他喜欢小甲虫,还有前面说到的纺织娘等。说明他每天都抓了许多的小甲虫。
  师:他每天都这样。当然不止小甲虫,还有前面说到的纺织娘等,是不是这样。其实,父母是担心他的小手中毒,所以才责怪他,还有吗?
  生:第10小节给我印象最深,我把它读一读。“可是父母他责骂……偷偷地玩。”因为父母责骂他了,但他没听,仍把衣袋装了满满地,自己偷偷地玩,说明他确实很喜欢昆虫,迷上了昆虫。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玩。
  师:这里“没用的玩意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引用父亲的话,父亲认为昆虫没有价值)法布尔认为没用吗?说明了什么?(时间机动)
  师:他会怎么玩呢?(观察,研究,思考,聊天)
  师:父母的责骂他丝毫不顾,依旧沉浸在昆虫的世界,这里面的乐趣只有他自己知道。你在法布尔身上看到了什么?(痴迷,执着,专注)他对昆虫是何等的痴迷呀。再读一读这句话。
  四.总结提领
  师:刚才我们从捉纺织娘,捉小甲虫的动作描写和情感态度的变化当中,感受到法布尔对于昆虫的痴迷。(指板书)让我们再一次走进2—10小节,走进法布尔的世界。(听录音,或默读,或跟读)
  师:同学们,这些小昆虫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法布尔的手,引领着他走进了奇妙的昆虫世界。法布尔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深。在法国文学界,文学大师们推选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家侯选人。他用毕生精力完成著作《昆虫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昆虫记里的一段文字,想不想看看。
  (出示:《昆虫记》的一段文字)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生议论)
  师:正是通过法布尔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昆虫写得有滋有味。让我们再来看看他的雕像。
  (出示法布尔雕像)
  师:后人为了纪念他,特意塑了个高高鼓起的雕像。法布尔天天、月月、年年如此。作者说这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昆虫吗?你们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说。(出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多昆虫,还塞满了)师:法布尔的衣袋装着多少的眼泪,多少的迷恋,多少的执着与多少的梦想啊?同学们,这是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
  2、引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干弄明白?
  三、同学自学课文,考虑: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家长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家长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家长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同学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假如是你的家长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同学说出自身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同学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家长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家长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喜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示(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同学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同学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俺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胜利,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沛表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逐层深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师:衣袋里装满了昆虫。(出示图片、音乐)你们看,这就是法布尔衣袋里的昆虫。哇!这么多昆虫,你们看了有什么话想说。
  师:你们喜欢这些昆虫吗?法布尔也很喜欢这些昆虫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学生交流
  师:这些事情都写出了法布尔喜欢昆虫,哪个给你的印象最深,你就读哪一个,边读边圈画出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喜欢昆虫的语句。
  二
  1、抓纺织娘
  师:好,我们都来学习这个内容吧。你来读第二节,你来读第三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师:你们是从哪些具体语句感受到法布尔十分喜欢昆虫的。
  交流:
  (1)、“三天前”:是啊!法布尔早就注意了这纺织娘,大家想象一下,在这三天里法布尔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2)、“终于”:你是怎么从这个词中体会到法布尔十分喜欢纺织娘的,愿意把体会的过程与大家分享吗?——你很会咬文嚼字,体会言中之情,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3)、和母亲说的话:同学们,这可是法布尔辛辛苦苦才捉到了这位“歌唱家”,想想当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对!法布尔一定非常兴奋,那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先自己试一试。(指名读——齐读)
  2、抓小甲虫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内容。指名读第五小节。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部分内容,也想来读读。(师读“法布尔高兴极了……好好欣赏。”故意把“小宝贝”读成“小东西”、“欣赏”读成“看”。)
  师:怎么样?老师读得不错吧?意思差不多,换换也可以吧?——嗳,法布尔回家后会怎样欣赏呢?
  师:这部分内容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很喜欢小甲虫。(动词)
  师:是啊!这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法布尔对小甲虫是多么爱惜啊!谁也来读读这两句话(你这个小法布尔可真爱惜小甲虫啊!)——咱们一起来读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师:这节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请自由读读。
  甲虫样子为什么呢?在法布尔眼里这小甲虫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漂亮的小甲虫(出示图片)引读“嗬——”——(出示语句)谁来读读这句话。你从哪里看出这个小甲虫真漂亮。——谁再来读——指导朗读——齐读。
  师:法布尔真是太爱昆虫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把第五节完整的读一读,感受感受!
  3、遭到父母责骂仍然喜爱昆虫
  师:这件事中有对话,所以我想分角色读。先请同学们把6—10节的意思读明白,再在小组里分角色练练。(指名两组分角色读)
  师:这几节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
  (相机理解“很不情愿”、“放”、“丝毫”、“仍然”、“背着”、“偷偷地玩”。)
  (1)“放”:如果把这个“放”字换成“扔”行吗?——是啊!一个“放”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请你读读第九节。
  (2)法布尔虽然是躲起来偷偷的玩,但仍然是兴致勃勃,自得其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0节,感受一下。
  三
  师:课文为了更好地向我们介绍法布尔喜爱昆虫的特点,列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其实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事例还有很多,刚才同学们就说了不少。请你读读课文第四小节。
  师:读了第四小节,你发现写法上和刚才学的三个事例有什么不同?
  师:这叫有详有略,也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方法。
  四
  师:正是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遇到困难也不言放弃,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才在昆虫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就,完成了这部昆虫学巨著——《昆虫记》。(出示《昆虫记》封面和书评录音: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了解《昆虫记》这部书吗?是的,他的作者正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这是一部专门写“虫子”的书,于100多年前问世,此后便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轰动,真是奇迹中的奇迹。这部誉满全球的巨著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五
  师: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了解了法布尔,知道了他伟大的成就,你们想不想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布尔呢?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式?
  1、将书上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看来,今天的学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就是一个法布尔精神的传递者!
  2、读《昆虫记》:看来,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还是一个愿意与别人分享好书的孩子。
  3、做一个雕塑:那你准备怎样设计这个雕塑呢?——同学们设计的雕塑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对昆虫研究的喜爱。
  …………
  师:同学们的点子真多,也非常好!课后就请同学么那抓紧行动吧!让我们记住这位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伟大科学家。
  这课在上学期的市会教中上过,第一稿是按照“着迷——迷恋——痴迷”这个思路,后来想另辟一条路,就有了现在这个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提高性目标: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3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3、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交流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词的朗读与书写。
  法布尔 圣·莱昂
  小溪纵横 花草众生 鸟栖虫居
  纺织娘 蠕虫 蜗牛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甜滋滋
  着急 厉声 怒气冲冲
  着迷 迷恋 痴迷
  2、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3、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4、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要求:
  1、再次朗读课文。读后思考: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你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
  2、 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六、反馈交流:
  1、 出示重点句子:
  法布尔从小就对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引导学生抓住“着迷”、“迷恋”、“痴迷”,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你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
  (学生默读课文)
  3、讨论:文中通过哪两件事来具体介绍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的?
  ▲ 抓纺织娘
  ▲ 抓小甲虫。
  4、理清课文条理: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一(1)二(2-10)三(11)
  七、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作业设计:
  a类:
  1、 朗读课文3遍。
  2、抄写文中优美词语3遍,注意积累。
  b类:
  1、 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法布尔、《昆虫记》等)。
  2、 阅读《昆虫记》摘抄优美段落。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内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学习“法布尔精神”。
  4、学习课文通过“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一生与昆虫为伴,达尔文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者”,人们还称他是“以生命讴歌昆虫的诗人”。你们猜猜他是谁?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法布尔的雕像。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呢?
  指名说说。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补充。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杰出的文学家童年的一些趣事。谁来吧课题读一读。
  读着这个课题你联想到了什么?
  1、法布尔非常昆虫。
  2、鼓鼓囊囊。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昆虫小溪纵横纺织娘观察责骂中毒 垃圾殿堂
  闪烁光泽鸟栖虫居可恶痴迷鼓鼓囊囊
  相机指导读音:纵、栖
  相机理解词语:小溪纵横、纺织娘、鸟栖虫居、可恶、痴迷
  2、分小节朗读课文。共11小节。学生评价,相机指导。
  3、放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小法布尔哪两件事来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试着给课文分段。
  两件事,一是捉纺织娘的事,二是放鸭时捉昆虫遭到父母责骂的事。
  两种分法,一是三段,一是四段。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默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读了这些小节,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法布尔出生于1823年,距今将近二百年。
  2、法布尔是法国人,出生于一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
  3、法布尔所生活的村子环境优美,“鸟栖虫居”,这对于他的影响很大。
  4、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
  重点理解第三点。有感情地朗读。“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个优美的村子展示出来?”
  小结:正是因为与鸟啼虫鸣为伴,所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四、作业:《补充习题》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出示图像——法布尔。
  同学们,他是?
  对,他是一位著名的?
  达尔文称他是?
  人们还称他是?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知道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的小村子里,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到第十一小节,看看法布尔对昆虫到底迷恋到了哪一种地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到能够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2、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句的标点,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法布尔抓到纺织娘以后那种极其兴奋、激动的心情。
  指导感情朗读。
  为何如此激动?一是可爱。“全身翠绿、触角细长、会唱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二是因为可爱而喜欢,称它为“歌唱家”。三是这只纺织娘来之不易。“三天前”“终于”用“也许……也许……也许……”
  是啊,这一只纺织娘真是来之不易啊。怪不得法布尔抓到它要如此的兴奋,让我们一来再来体会一下他兴奋的心情吧。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读着这一句,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发现?
  重点抓“静静”、“奇妙”、省略号。
  “静静”,说明法布尔观察非常认真,很专心。
  “奇妙”,说明法布尔对水底世界很感兴趣,在他的眼中,水底世界有着无穷的奥妙,看也看不够。
  省略号说明法布尔观察的不止是这几种生物,凡是他感兴趣的,他都在用心观察。
  他观察如此用心,兴趣如此广泛,难怪达尔文要称他为“无与伦比的观察者”啊!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布尔,也来做一个用心的观察者。(观察图片,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叫”突出了法布尔的兴奋。
  “扑”“敏捷”突出法布尔动作快。
  “放”“包”“装”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爱护。
  “欣赏”突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在法布尔的眼中,昆虫们不是普通的虫子,而是精美的艺术品。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重点理解:为什么而难过?
  一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被爸爸妈妈所接受。二是心爱的昆虫舍不得扔掉。“很不情愿”“小宝贝”
  理解父母对他的爱。父母对他的责骂其实是对他的关心。但是他们的想法和法布尔不一样,不能接受法布尔这样的行为。
  结果——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这种情形,已经不是“着迷”“迷恋”所能形容的了,而应该叫做“痴迷”。
  请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呢?——更好地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是啊,法布尔对昆虫是如此的痴迷,以至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以至于他的家中塞满了瓶瓶罐罐,以至于他一生贫困,……
  这种甘守寂寞和清贫,几十年如一日研究的精神,人们称他为“法布尔精神”。
  学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读《昆虫记》或者《图文中国昆虫记》(赵力)
  了解其他科学家着迷的故事。
  学习本篇课文通过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试写一个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