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8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一些伤口之所以总会痛,那是因为你总是去摸。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的话的含义。
  教法:点拨、诱导法
  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你与好朋友发生过矛盾吗?当发生矛盾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孩子们,想与你的同学更好的相处吗?想与好朋友的永远友好吗?那么,老师就要向大家介绍这篇课文《争吵》。学过之后,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请大家翻开课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习28课《争吵》(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的问题提得非常不错,想知道答案吗?老师也想知道答案,那么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认识了一对好朋友了吗?他们是谁?(克莱谛、安利柯)
  三、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同学之间常有争吵,而事后老师往往通过调查处理,今天你们也来帮老师处理一件争吵事件,行吗?
  同学之间常有争吵,而事后老师往往通过调查处理,今天你们也来帮老师处理一件争吵事件,行吗?
  1、学习1——4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特点。用调查表的形式完成。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调查对象 事件原因 争吵中的人物表现(关键词) 你的看法   要求:仔细阅读课文1——4自然段,以小组为合作团体,快速完成表格
  2、反馈交流。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他们的情况了解比较深刻,那么他们争吵的结果是怎样的?(和好如初)
  四、探究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出示问题:那争吵之后是什么使他们又和好的呢?
  1、探计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要重点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着重研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克莱谛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体会“我”和克莱谛的表现。
  3、呈现学习结果,综全训练提高。(从中进行朗读训练,并做到适时的评价)
  4、出示调查表: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看法?
  5、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一对好朋友,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五、圆满结局,感情升华。
  过渡:安利柯和克莱谛还是好朋友,回到家,安利柯向他的的爸爸讲起了这件事,爸爸是怎么做的?齐读最一段父亲说的话“既然你知道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理解时联第实际,明确犯了错误就应该主动认错,二是联系上下文,“我”所想的克莱谛所做的事来体会克莱谛的高尚。
  四、拓展练习:
  将来,你们长大了,成了爸爸妈妈的时候,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像安利柯的爸爸那样)
  五、从《争吵》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同学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朋友之间不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友谊,我们要宽容别人的缺点。)
  六、总结
  七、作业布置:
  联系你平常的生活,写一件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
  板书设计:
  争吵?
  安利柯克莱谛
  (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着重学习写好带有禾木旁、木字旁的字。
  2、继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能初步初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
  2、学写带有禾木旁、木字旁的字。
  三、教学难点
  继续指导学生初步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词卡或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融情入境。
  1、同学们,假如你们一家人外出游玩时,你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当时会是什么心情?你又会怎么做呢?
  2、看!这就是两只和你一样不小心离开了妈妈怀抱的小鸟。大家愿不愿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
  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把这两只小鸟作为自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学生第11课,看看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齐读课题:小鸟朋友。
  (二)初读课文,音准句通。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听清字音)
  2、请学生借助生字表画出生字,并反复认读。
  3、同桌互相指读识字卡片。
  4、教师指名认读—带读识字、词卡片。
  5、请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组学习:互听、互评、互助。
  7、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听、评,重点指导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三)读文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1、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大意)
  2、学文理解,感悟语言。
  (1)学习第一自然段,想象情境,体验情感。
  ①从大树上掉下来的小鸟见不到妈妈,它们会想些什么?
  ②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想一想应该怎么读,自己练一练。
  ③指名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1)从哪儿能看出来两个小朋友是精心喂养小鸟的?
  (2)你们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
  (3)真是精心极了。可小鸟快乐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面对并不快乐的小鸟,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谁来读读书上的语句进行回答?
  4、学习第三自然段,发挥想象,感悟真情。
  (1)指名说说小鸟是怎样回到鸟妈妈身边的。
  (2)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鸟妈妈。当你看到自己的小宝宝又回到自己的身边时,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3)鸟妈妈们,你和小鸟在说些什么呢?
  (4)两个小朋友听了小鸟一家在欢歌笑语后又会想些什么呢?
  5、有感情地朗读。
  (1)请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意思读出来。
  (2)同学们,你们打算向两个小朋友学什么?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两个小朋友一样,爱护小动物。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自主记忆。
  1、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指名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找出自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1、“和”与“羽”:掌握左右结构的字“左长右短”和“左右基本相等”的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端正。
  2、“种、秋、林、校、机”: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结构特点是“左窄右宽”。指导学生观察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端正。
  3、重点指导带禾木旁和木字旁的字。
  (1)课件演示或出示识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记忆的?
  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难写字可练写两遍。(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四)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词。
  2、有兴趣的学生自选2—3个词语练写一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笔下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性情。
  能力目标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用饶有趣味的细节描写来描摹上海弄堂日常的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
  教学难点: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
  (1) 读课文,找出描写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的段落。
  上海弄堂有什么样的生活特色?
  (2) 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异质分组法,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共六组。
  教学过程:
  一、从预习导入
  教师提问
  1、你住过或看过上海的弄堂房子吗?你眼中的上海弄堂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回答问题(点到即可),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为什么说:“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作者在上海的弄堂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圈划,点评,以大组为单位交流。让学生沉浸文本,整体感知是理解情感和品味语言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
  小组活动
  1、上海的弄堂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划出描写上海弄堂生活场景的文字的句子,品一品,读一读。
  2、在文中,弄堂里的上海人什么特点?你认为弄堂与人有什么关系?
  3、文章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了弄堂的起源?
  教师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最后大组交流,明确让学生进一步走入文本,理解品位,把握“从上海的弄堂,到上海弄堂的生活的环境,到上海人的特点,到上海文化”这条主线。
  四、写法赏析
  老师在读了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似乎在看一部上海人生活的纪录片,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呢?
  (用了颇多生动的特写镜头和饶有兴趣的细节描写来写弄堂里的生活。)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朗读、感受。
  写法的总结为练笔做铺垫。
  五、拓展练笔
  陈丹燕将视角落在弄堂里平民百姓的生活上,来解读了弄堂文化,其实在上海的弄堂生活里还有许多文化,还有许多视角,比如:弄堂游戏、弄堂小吃……(放照片)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弄堂离我们远去,如今在高楼大厦中、在新建社区里生活着的依然是上海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同学们,你们眼中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场景,体会到的又是怎样的海派文化呢?
  仿效作家以细节描写、特写镜头的写法,写一段话,描摹一下你们眼中上海人的生活,可以是小区一角,家庭一幕,早晨的集市……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题:
  识字二
  教学理念:
  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重点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自主预习:
  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用“加一加”和“减一减”两种方法识记汉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提练主线: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教学过程: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在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合作探究
  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三、拓展延伸
  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 即改正 愿 洗碗筷 扫庭院 人人夸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四、课后反思
  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学会提问。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叶健斌小朋友提的问题着实让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是个很好问的孩子,平时上课总喜欢给大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他的好问,我一直鼓励和支持。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他能提出“给韵文加题目”的建议,这也得益于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二、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三、小组交流,你最想写什么?准备怎么写?
  四、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五、自主习作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写完以后仔细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评价作文
  1、自我评价:
  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认为这一段比较好的理由是什么。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对照自己的评价与同学的评价,再次修改后在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要求全班同学根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标准给上台读作文的同学作出评价。
  5、教师总结评价,主要是关注全班普遍出现的问题或现象给与针对性地指导。
  七、誊抄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办。第二局部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分,但“我”从中获得感悟。本文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小朋友内心世界。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同学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同学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
  【设计理念】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同学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教学建议】
  1、本课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2、本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教学中引导同学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可引导同学借鉴课文写法,描写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同学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同学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回忆自身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鼓励质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要想学习好该怎么做?(有疑问向老师请教)
  2.是的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节课就让我们比比谁会提问?谁的进步大?
  二.板书课题,质疑学问。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年的发现》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你读了课题后有何疑问?
  2.学生汇报:(重点问题: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
  ⑴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⑵体会:①“几岁的时候”“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说,“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犬笑”,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九岁的儿童,竟然能独立思考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相信的。)
  又说“竟使我当众受到惩罚”,他又为什么当众受到惩罚?课文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以这样的开头设下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⑶小结: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化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而“我”小时候就发现了这一规律。
  2.“我”是怎样发现的?
  ⑴自由读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组内讨论。
  ⑵全班交流。
  ①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②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个阶段(3、4自然段)写“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第二个阶段(5—11自然段)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第三阶段(12、13自然段)写“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发现。
  ⑶小结:梦中飞行引出了“我”对这个现象的好奇,老师的解释又引出了“我”的疑问:“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样痴迷”“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终于”这些词语都表现了“我”求知若渴的特点,同时也看出“我”惊人的想象力。
  3.“我”的发现可靠吗?
  ⑴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归纳:“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是因为“我”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而且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格外高兴。现在知道了当时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心情使他无法控制,已顾不得是在课堂上,更顾不得这“笑”是否合时宜了。
  ②“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了房顶!”
  这句话是说“我”的发现会令人不可相信,人们绝对不可思议: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庆幸自己没有解释,而实质上表现了“我”之所以有人们不可思议的发现,是因为“我”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极强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与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认为“我”是怎样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岁、诗、池、蓝、掌、划、动、清、波、浮、听”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语境中正确认读;认识笔画“斜钩”;描摹带有“斜钩”这个笔画的汉字“划、我”。
  2朗读课文,能按标点正确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3认真阅读课文叙事部分的内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本领。
  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生字,读准翘舌音:诗、池、掌。
  2认识新笔画“斜钩”。
  3能通过故事内容的阅读大致了解古诗的诗意。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师: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赞美鹅的漂亮。
  2板书课题:咏鹅
  师边板书边说:“咏”就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
  3齐读课题。
  说明:
  上课伊始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说些什么,教师不要提过细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语言的积累畅所欲言。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可起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如果学生直接背出古诗,教师也可随机以“你已经能背诵古诗了,真了不起!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咏鹅》”引出课题。
  二初读古诗,引导质疑
  1出示古诗:自读,互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生字:浮
  3读了古诗,你有什么要问的?(如:谁做诗?他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做诗?怎么会做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说明:
  也许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诗,但诗的意思和有关诗的其他内容学生并不一定知道,教师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而学会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释疑解难
  1听课文录音,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第一节。
  (1)学习生字“岁”、“诗”正音:读准平、翘舌音。
  (2)朗读第一节。
  3出示第二节:感悟诗意。
  (1)读,骆宾王看到了什么?用“――-”划出有关句子。
  (2)出示第1、2两句话。
  ①学习生字。
  自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
  大组交流:池、掌——注意翘舌音。
  池、清、波—-与“水“有关。
  划——新部首“”,想想哪个字中也有“”(我、找……)
  掌——常蓝——篮作比较,说说怎么记。
  ②读句子,感悟美景。
  骆宾王看到的景象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美丽、漂亮、好看)
  说话练习:骆宾王看到真美啊!,美在
  (可从鹅的颜色、声音、动作、池水等方面说)
  师:这么美,怎么读呢?
  自己试着读一读。
  交流读。
  师:看到这么美的景,骆宾王陶醉了,于是骆宾王就做了一首诗,把这美丽的景象永远留了下来。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作的诗。
  说明: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读边思,通过交流,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课文第2节,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感悟,再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做到不顿读、不唱读,体现从读通到读好的过程,释疑解疑也在这过程中随之完成。
  四再读课文,熟读背诵
  赛读;背诵。
  说明:
  此时再读古诗与初读时相比,学生应对诗的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因此一定会读得更好,语气更符合诗的意境。当然,只须读,通过读来反馈学生的理解,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意。
  五欣赏人物,介绍自己
  师:骆宾王七岁就会做诗,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小朋友也很聪明,你有什么本领,请介绍一下吧。(小组,大组)
  说明:
  这是课文设计的说话练习,也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要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地说说自己的本领,相信自己的聪明与才干。本领不在大小,重在大胆地说,说完整的话。
  六复习巩固字词
  1读词:
  (1)七岁做诗池水蓝天脚掌划动清波碧绿游来游去
  (2)浮动水池古诗蓝天手掌划线听话
  2读生字。
  3指导描摹:划我
  (1)学习笔画:“”
  (2)看笔顺指导,说说怎么写。
  (3)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明:
  复习巩固字词体现是由易到难,先课文中的词语再课文外的新词语,做到在新的语境中正确地认读;先读词语再读单个的生字,更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记住和掌握。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9个生字,能准确认读。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每、直”
  等生字,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受语言的美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每、直”等生字。
  2、练习朗读,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友情提醒:查找本课,请在搜索课文题目)(多媒体课件出示: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2、看来这个谜语难不倒咱们班的小朋友,它的谜底就是花生,(多媒体课件出示:花生图)我们也把它叫做花生果。(板书:花生果)能说说你对花生果的了解吗?
  3、你们喜欢吃花生果吗?(多媒体课件出示:松鼠图)瞧,他也喜欢吃,他是谁呀?(板书:小松鼠)
  4、小松鼠可没有你们知道得多,他不知道花生果长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帮着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果,好吗?(板书:找)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小松鼠上哪儿去找花生果?结果怎样呢?快读读课文吧!
  2、读完了课文,再来看看小松鼠,你想到了什么?
  3、认读生字:看,小松鼠想吃花生了,可是,花生里躲着生字谜,你如果能读准生字,小松鼠就能吃到花生了,谁他?(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4、这些小花生果里的生字又藏到词语里了,你还认识吗?(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绿油油”: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这个词的读音有些特殊,当它单独一个字的时候,它读第二声,而在这个词语里,它读第一声,这是普通话中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谁来读一读?
  延伸:像“绿油油”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他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你能说一说在他们家庭中还有哪些成员吗?启发引导说说ABB形式的词
  5、小花生果里的生字最喜欢和聪明的小学生做朋友,它现在都跳进你们的课文里了。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分自然段选五位小朋友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三)细读课文,体验文本
  1、现在,我们来到树林旁边,看到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读后交流:读完之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树林旁边有许多花生。(指好“许多”)
  生2:我看到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指好“绿油油、黄灿灿”)
  2、多么好看的花生呀!想看一看吗?谁想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花生的美?指名读,齐读。
  3、可是,小松鼠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引读:小松鼠问蚯蚓——(多媒体:这是什么呀?)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指名读一读。蚯蚓说——(多媒体:这是花生。)从你的朗读里,老师能感觉到这是一只热心的小蚯蚓。
  4、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5、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可高兴了,这时,他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读,齐读。
  6、后面的日子,小松鼠会干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互动:你从哪儿看出来小松鼠很着急?指导朗读“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一句。谁能把他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可是,找的结果又怎样呢?引读句子“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
  此时的小松鼠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这句,读出失望。
  10、等了这么久都没有看见一个花生果,在失望的同时,小松鼠还感到非常奇怪!花生果到底去哪儿了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帮小松鼠找花生果。
  (五)反馈调控,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还记得这些字么?齐读。
  2、在这几个生字中,你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
  3、按笔顺描红。(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