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范文合集【5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说教案范文合集【5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师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刘振伟
  《师说》课堂实录3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
  生:都当“拜师”讲。
  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
  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
  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是意动用法。
  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
  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师:其,有几种用法了?
  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好!接着翻译。
  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
  师:谁的翻译准确?
  生:后面的翻译准确。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
  生:第四个用法。
  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
  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
  生:儒道吧?
  师:具体说应当是儒家的“六艺经传”,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句讲的是什么?
  生:从师的标准。
  生:从师的原则。
  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
  生: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
  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
  生:他的。
  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
  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教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师: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漂亮!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家把第一段背诵下来。
  (同学们开始琅琅背诵。五分钟后,教师让全班齐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出语势,要把韩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气背诵出来。)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第二段快速口译一遍。
  生:(开始口译。有不少译错的地方)
  师:他译错了哪些地方?请给他纠正。
  生:“师道之不传”的“师道”应该译作“从师的风尚”。
  师:也就是说,“道”——在这里怎么讲?
  生:当“风尚”讲。
  师:这是“道”的第二种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识”讲,要注意。
  师:对了!注意,还有一个“耻”——“而耻师焉”怎么讲?
  生:以从师为耻。
  师:都是意动用法。
  我们再注意几个“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欤”。
  生:“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这句翻译错,大概原因就出在这里吧。
  师:我补充一点,这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个“其”当“其中”讲,第二个“其”当“那些”讲,第三个也是当“那些”讲。
  师:这里的第一个是特指代词,“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当“难道”讲。
  师:也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表示反问。也就是说,其,在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自己再总结一下:
  (学生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其:3)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表示反问。
  4)特指代词,其中。
  师:“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这里的“道”怎么讲?
  生:道理。
  师:当“道理”讲,讲得过去,但是勉强。从语气上推断一下,是“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注意,这是“道”的第三种讲法。
  生: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怎么讲?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是读书吗?
  师:是“文字”的意思。
  师:字词与翻译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一看,这段讲了几组对比。
  生:一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
  师:怎么对比的?
  生: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的人很远,还尚且从师;现在的众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是一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与“今众人耻师”对比。
  谁还能找出一组对比?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一般人相师”和“士大夫耻师”。
  是否还有对比?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爱其子择师”和“于其身耻师”。一共是几组对比?
  生:3组。
  师:下面我们再系统地总结一下。请大家自己归纳成板书的样子。
  (学生都组合成下面的样子)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 与自身耻师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师:大家再看看3组对比,各是什么类型?
  生:第一组是纵比。第三组是横比。
  师:第二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师:我提一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的“君子”怎么解释?联系我们刚学过的《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贵的人。
  师:注意,这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遥遥相隔,理解应当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西周、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达官贵族”,春秋末年时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韩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体沿用了最早的意义,即“世禄之家”、“达官贵族”。
  师:回头把前面两段放在一起,总起来看,分别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证核心观点的?
  生:第一段应该是理论阐述,第二段应当是结合现实进行阐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于古代,第二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代。
  师:对,首段从古说起,重点是理论阐述,着眼于正面倡导从师风气;次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今,结合现实,反面指责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拿出几分钟来,看看谁背诵得快。
  (学生琅琅背书,之后齐声背诵,之后又检查个别学生单独背诵。)
  师:进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并不难,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口译一遍。(一生译)
  师:第三段又出现了一个“师”字,应当怎么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翻译得非常准确了。“师”是什么用法呢?意动用法。
  刚才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当中的“耻”,怎么翻译的?“以拜师为耻”、“不以相互学习为耻”,本段中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也是“孔子把后面的三人认做老师”。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举例,譬如“稍稍宾客其父”、“登齐鲁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词属于意动用法?
  生: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小天下,觉得或者认为天下变小了。
  师: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个论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论据呢?
  生:两个,一个是“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一个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一个行,一个言。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最后一句。从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让人们学习孔子的榜样。
  生:从正面阐述哪些人可以为师。
  师:从正面举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从师的范例,让大家思考,学习他。我们再用两分钟左右时间背诵本段。
  (于是响起背诵声音,然后是齐声背诵。之后个别检查。)
  师:最后一段,与课文无关紧要,我觉得可以删掉,大家同意吗?刚才讲到孔子的范例之后,且又得出一个结论,正好回应首段,非常圆满。
  生:不同意。最后是又交待一个现实的从师的范例。因为刚才上文已经批评了现在人们不从师的风气,而现在却还有逆风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写作缘由。
  师:而且这个李蟠才17岁,就“能行古道”,让读者感叹。
  回看全文,论点是层层推论,论证过程是正反对比论证,有条有理,非常严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书设计,立即背诵最后两段。
  师:下节课,我们要重点检查单个的同学背诵。
  学生整理的板书:
  从师的作用
  理应从师 从师的必要 正面提论点
  从师的原则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今不从师 爱其子择师 于自身耻师
  反面论证(对比)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孔子从师
  从师范例 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论证(两部分)
  写作缘由 李蟠行古道 今之榜样
  论点:层层推论;论证:正反论证

  师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的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是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当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三、 [探寻背景]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的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的,“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当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了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的文字很少,但是十分的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结构: 内 容 论证法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 下定义
  ②从师的必要 孰能无惑
  ③择师的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作结论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 据
  (三个对比)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
  (纵 比)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
  (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耻相师 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例证法 引证法
  师道关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四段;写作缘起 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的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的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的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是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3,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如何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么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之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经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师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则曰-省略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九)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说教案 篇4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地与同伴一起听老师讲话。
  2、鼓励幼儿自己有事情会大胆告诉老师。
  二、材料准备:
  木偶玩具若干(小猫、小兔、小狗、小熊、小猪)
  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木偶表演,引导讲述→尝试练习→引导总结
  1、引起兴趣
  出示木偶小兔,告诉幼儿:动物幼儿园开学了,小兔是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2、观看表演
  (1)小猫来园了:“老师早,我是小花猫。”
  小兔老师:“小花猫真有礼貌!”
  (2)小狗口渴了:“老师,我要喝水。”
  小兔老师:“小狗真懂事,要喝水会告诉老师!”
  (3)小熊要小便:“老师,我要小便。”
  小兔老师:“小熊真懂事,要小便会对老师说!”
  (4)小猪想玩积木:“老师,我要玩积木。”
  小兔老师:“小猪真懂事,想玩玩具也会对老师说!”
  3、尝试练习
  (1)小狗要小便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个别—集体练习)
  (2)小猫摔倒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启发幼儿说出:老师我摔了一跤或老师,我要搽点红药水等)
  (3)小熊衣服穿不好,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小猪口渴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引导讲评
  小结: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事情要对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对那些有事情会对老师说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师说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鉴赏: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难点)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积累: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方法】
  串讲、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讲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
  复习旧课:齐背《滕王阁序》
  讲读新课
  1、导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
  〖板书课题 师说 (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2、关于作者(见注及提示)
  古文运动的主张:
  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憙言之有物憘,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
  ②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憙唯陈言之务去。”憘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讲读课文
  ①译 ②分层 ③概括层意
  〖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 (为什么) └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二段。
  【教学步骤】
  1、齐背第一段,点名解词。
  2、讲读第二段
  ①生读 ②生译 ③分层 ④说层意
  〖板书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