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收获是事业的雨量计;聚集着奋斗者洒落的每滴汗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2年级认识平均分分三个课时教学,其中第三个课时是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行对比,从而对平均分有个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片段】
  环节一:
  谈话:老师这儿有12个圆片,想把这12个圆片平均分。老师在黑板上分,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
  教师操作:4个4个地分,分成了3份。
  启发:谁来说说看,老师是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说出:12个圆片,每4个一份,分成了3份。
  激励:你说得真好!老师要把你的话记在黑板上(板书),我们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
  谈话:老师现在要把手中的12个小三角形平均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次,看哪位同学说的好,能记在黑板上。
  教师操作:先在黑板上画出3个大方框,教师先每份分1个,再每份分2个。
  提问:分完了吗?还剩几个?每份还可以再分几个?
  根据学生回答,每份再分一个。
  指名口述,老师是怎样分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对比两种分法,师生共同总结:第一种是已知12个圆片,每份4个,分完知道可以分成3份;第二种分法已知12个三角形,要平均分成3份,分完知道了每份有4个。
  环节二:
  谈话:现在老师说出分法,你们能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吗?
  板书:12个圆片,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
  指名上黑板分一分,集体评议分的过程和结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这个学期由胡主任负责我们二年级的教学常规检查,我欣然接受了,只想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更多老师地指导,以求自己在教学艺术上的更大进步。
  按照课时进度我将要《分香蕉》这一课,可由于这是同学们初次接触除法,在教学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本想给领导求求情,让她下节课再听。可想到听课后可以得到更多老师的指导,我决定就在今天让同学们来认识除法。
  本节课是要学生结合平均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开始认识除法。
  课前,我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小猴分香蕉”一故事情景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由于有了分东西的基础,学生很快分出结果,这时我问:“你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算式来表示?”这时有学生说出:2×6=12,很不想听到的答案居然被同学们说了出来。这时,我只好停下来,请另一位同学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所列的算式到底求出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呢?很快,同学们安静了下来。思考之余,大声喊到:求的是一共有多少根香蕉?我紧接着重复了先前的提问:请同学们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来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和结果。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下面有同学在小声的说道“用除法”。唉,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时学生才猛然想到所见过的除法算式,很快地举起了小手。教师写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看书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练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部分的意义。可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问题:有的学生会摆,会圈,却不会列式。有的学生会摆、会列式,但却不会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不知除数是谁?如: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他列式:12÷4=3,学生知道每份是4根,可是动笔列式时不知除以哪一个数,但是通过数数学生在括号里都能填正确,这种情况必须具体学生具体分析,进行个别指导。在以后的做题中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己。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在《买球》这节课教学中,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在1——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的已有经验上理解8、9的乘法口诀,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堂实践,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识记”,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自主学习”。
  而“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思想: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
  在本节课上,我引导学生找出8、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学生找到了表面的规律,如:9的口诀前后2句相差9、十位依次增加1、个位依次减少1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学生熟练地应用8、9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等能力。
  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而导入填表格的教学中,根据表格中的数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9的乘法口诀。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手指记忆法”、“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使“9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在教学中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如:“我说你对”“开火车”等游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不足。
  1、在教师评价的语言上,我还需再仔细斟酌,力求让评价的语言再灵活一些,更有针对性。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期待更多动态生成的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充盈、鲜活。
  相信,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潜能,多注重学生自为性的培养,该放手就得放手,教师不要过分包办,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二年级,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是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次课上,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通过低段组教师的交流与讨论后,由我来执教这一节课,我觉得也是给我一次煅练的机会。经过两次的教学后,感受颇多,现反思如下: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这个内容的教学与以往的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老教材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要求列出的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数当做被乘数,把份数当做乘数,位置不能颠倒。而新教材则着重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感悟乘法的意义。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在设计方案时,我思考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是有其必要性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观察,探究,思考,对乘法产生亲切感,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呢?
  一,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来进行导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相同加数。在说与写长长的同数连加算式的活动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确实实很麻烦,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怎样读简便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先通过观察公园游乐场的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再呈现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到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一道开放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交流巩固,双基得到了很好的落,开阔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四,学生小结,畅谈收获,前后呼应。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但课无完课,在教学中,有的环节点得不够多,不够透。特别是在说乘法意义的环节中,学生对于几个几的理解还没有到位。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与练习的处理上不够到位,特别是第一节试教时,练习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点走过场的味道。在第二次教学时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处理得还是有点仓促。在时间的安排上也需要一定地调整,分配得不是很贴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写数读数》这一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为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打下基础,更能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好准备。
  教学时,我先复习数的组成,紧接着又复习了口算和20以内的写法,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看课件用铅笔摆数,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5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在讲解读数写数和练习题的设计上都特别突出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地方,从而加深如何读数、写数的理解。
  当然在这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另外,由于一年级年龄较小,注意力好分散,在课堂上的纪律不好,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方面以后要注意改善。还有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效果不理想,学生参与程度不好,这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研究改善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从现代课程理念来看,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评价一堂课,最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自始至终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他们学习的情绪是不是达到了兴奋点,是不是获得了主动发展。基于这样的观点,我的反思如下:
  首先,我试着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从内容到方法要更贴近儿童,尽可能顺应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要不断地触发他们的兴趣点,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事先设计好的一个事例,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事例,感知东西要分门别类的放好了,这样才不会出错,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正所谓“未登殿堂,先入佳境”。再用计算机向学生呈现了一幅动物运动会的画面,这幅画面既富有现实生活的气息,又充满了童话的色彩,一下子就紧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仔细观察,操场上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参加了哪两项活动?”从而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统计问题上来,接着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帮小动物们“发运动服”、“订午餐”等一连串的问题,产生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的意识。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分类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其次,我又试着在教学的安排上做了一点尝试。
  1、授课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动。
  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在电脑前操作。我的想法是: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下将知识内化。但也有让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如:学生自己动手完课本第95页上的“想想做做”的第2题。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到只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同时又安排了活动和实践作业部分,让学生动脑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统计的?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一下子发现不了,我就作一些小小的提示:“全班的小朋友,你想怎么分类呢?”,接着课件出示“中国象棋”和“积木”帮助他们开动脑筋,他们的想法会可能很幼稚但仍需鼓励,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在课下实施。我的用意是让他们懂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如: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索新知”,我如果这样设计或许会更好些: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把看到的小动物“数一数记下来”,当学生用以前学的一个统计表来统计自己提出的小狗、小兔、小猴各有几只,跳高、赛跑的动物各有几只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由于分类不清,让人很难一下子看明白到底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看图数是13只,看统计表算是26只)。这时,学生便对掌握更好的统计方法产生了期待。当学生面临这个新问题时,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思维异常活跃,都纷纷投入到寻找新的统计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我想这时的参与将会是更深层次的参与。
  运用以前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生的“记录”显然不够科学,别人不易看懂,感受到了“挫折”,正因为有了这种“挫折”,才激起了他们主动寻科学的统计方法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过程。最后,把分类统计的方法告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始终是在自主探究,对分类统计这一方法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而充分的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再如:由于某些原因,没能充分的让孩子说说通过观看这两个统计表你知道的什么,尤其是“对于同一件事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上分析得不够透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中,利用远程资源创设以下几个情境。
  1.问题情境,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和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综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创设了多个数学情境,不但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以形象的情景为媒介,缩短了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认识之间的距离。如从开始的扮演猴子妈妈为两个猴子分8个桃子,拓展为如何为2 个猴子分6朵小红花,再拓展为如何将6朵小红花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以及创设了尝试平分12个小朋友的数学游戏,使全班学生的情趣盎然,也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让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既重视学生的平均分的结果,但更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均分的不同分法,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让学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生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的不同分法;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为学生努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总之,我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的倾听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必须得完成一个教学难点,就是“总长度与标准量的关系”,这个似乎和高年级的“商不变性质”有点相像。呵呵!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和其他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视过程,重视引导求异思维,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等贯彻新理念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不费劲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多数同学已表现出对数学的一定兴趣,并已逐渐适应,形成初步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已逐渐懂得倾听他人发言,与同学合作交流等。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工作,重点围绕自主探究这一课题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情境教学中要会“思”
  二年级学生听话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有时教师对同样一句话重复多次,也只能达到的效果有限。这样,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烦心。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尝试在教学较难的内容时,要积极设置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分析性学习,例如:小熊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35米,离学校55米,小熊家离学校共有多米?在讲这道题时,出示小熊上学去的动画路线图课件,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小熊从家开始走的35米是哪一部分?离学校还有55米是哪个部分?生动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明白了在小熊上学这一鲜活的情景中的数学道理,即:已经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又如在教学数学广角中:一个文具盒12元,可以怎样付钱?这个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怎样给钱却感到有些难度,我在教学中,出示准备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钱,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一份深深的思考进行正确的排列给合,轻松的解决问题。
  二、在情境教学中要会“静”
  设置有序的情景、场合进行教学,会非常有力的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变抽象的知识为浅而易显,容易消化的知识。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从一个面来观察物体,然后进行调换(前后调换、左右调换),让学生体会到左侧面、右侧面是不一样的。我让学生在很安静的情况下在室内进行观察,在互动中静观,在静观中互动,既保证了讲课秩序,又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后看,侧看的相对性,及方位存于空间的真正含义。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东西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三、在情境教学中要会“动”
  在轴对称图形中,我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剪剪轴对称图形,然后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让同学对图形进行分类,在学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已经渗透了轴对称图形主要特征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图形是对称而另外一些不是,从而引出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对折后看是不是完全重合)。通过找作品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只要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接着让剪出对称图形的学生来说说他(她)剪图形的过程。然后让同学看书本68页剪一剪,加深同学的印象。最后全班再一起来剪对称图形。通过对先对折再剪的图形的观察、比较,学生自己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共同之处——折痕,自然引申出对称轴这个概念。再让学生动手自己画一画对称轴(自己剪得对称图形)。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剪纸经验,让学生“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再剪一剪、画一画”,初步体验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
  四、在情境教学中要会“记”
  数学教学中概念性知识是教师最难讲解,学生最难接受的问题,尤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那就更难了。在学习加法、减法、乘法算式名称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一些加法、减法或乘法算式,然后同桌面对面叫准对方所准备的算式卡片中的数字名称,这样要求每人交友5次进行对话学习,在具体的游戏场景中多次重复加数、和、被减数、差、因数、积,学生便会正确加以区分性记忆,不易混淆。
  又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厘米的认识及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米长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观察1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再用尺子画出一厘米的线段,真切的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数一大格有几小格,1米尺子共有几大格,共有几小格,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张开感受一下1米大楷有多长让学生反复的数一数、做一做,加深印象,归纳得出1米等于100厘米。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加深知识的记忆,又在记忆的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形成,收到了相辅相成的好效果!只要设置一点情境,学生就会增添一份乐趣,达到因材施教,培养素质型人才的目标。
  还有在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我遵循“顺学而导,当堂检测”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建构数学模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加法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再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感受乘法算式相对于加法算式的优点,在练习中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比较简便。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口诀不熟,而导致计算速度慢,还经常出错,那么乘法口诀该如何记忆才好呢?我想口诀不是背的,是用的,光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孩子烂熟于心。我想理解口诀的意义是关键,在游戏中熟练是载体。纯粹的背会很枯燥,孩子往往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课堂上的“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反而能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当然最终乘法口诀应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限性的,我们需要家长的协作帮助孩子记忆好乘法口诀。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学困生转化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方法,在课后多花时间进行沟通和辅导。以上是我在本学期数学教学所做的几点初步尝试,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它在教学中已经初步落到了实处。
  其次,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培养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备教材、备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中还存在着下列问题。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面还欠缺,应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业务知识,不断充实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二年级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一定重要的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备教材要“懂、透、化”
  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是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太小了,滋长能力比较差。所以导致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定会努力认真的总结、反思,虚心求教,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1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2、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5、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几点思考:
  1、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2、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2
    1、教材中选用大象运木头,猴子摘桃,这些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课堂中,没有像一般公开课改情境,还是应用这两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刚才的教学促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2、在学生的交流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对同伴的方法进行理解,让大家欣赏不同算法的精彩,达到思维的相互沟通和方法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优化,在此基础上作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建构活动富有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尊重不放纵、自主不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刚才教学中,既追求解决方法的多样化,也重视方法之间的沟通和优化。教学优化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使其将自己的算法与别人的算法作比较,并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需要,从而捂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在教学3×20后,很多小朋友认为用3×2=6,推出3×20=60最简单,但有一个女孩认为用20+20+20=60简单。这时,我还是尊重这位同学的相法,没有强调让她和其他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在算8×20时,我再问她:“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她通过再次比较,因为8个20相加太复杂,所以认为由8×2=16推出8×20=160最简单。
  因为学生的个人差异,解决同样的问题又想出了不一样的方法,接着带领学生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法,这一点十分必要,也就是优化过程。学生思维开放以后,必要的选择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态度。这一态度也要从低年级培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3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或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的甚至能够读出万以内的数,只是尚未形成系统的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整理归纳新知,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我把教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解:
  一、联系生活,感知大数。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数学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本节课,我首先将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的大数,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进而产生研究生活中的大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再让学生探索,将生活化的大数抽象成数学知识。
  二、动脑思考,体会十进制关系。
  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先认识计数单位“千”,通过数大正方体的方法到数出大正方体的个数这样的过程,重新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其中在数大正方体时,引导学生数的方法尤其重要,并在其中让学生感知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由此得出大数:一千。并使用课件演示一个个、一条条、一片片数的过程,加深对“千”的认识,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为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三、以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数感。
  学生在数一数活动中,经历数数的过程,继而认识计数单位“万”和10000以内的数,能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简单地交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过于生硬和说教,学生很难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关系。为此,在本节课安排以活动,促进学生数感地发展,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首先,课前让学生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中生活中的大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感受。接着,安排“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个小正方体是大正方体的一份子”,给学生估计地标准,进而估计“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在估计中思维得以碰撞。学生对“万”的认识是困难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建立“万”的理解呢?在学生认识“十个一百是一千”“一个大正方体里有1000个小正方体.” 紧接着我通过活动:观察1本100页的书,再把10本100页的书放在一起,让学生体会感知1000页到底有多少。那么10个大正方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建立“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初步认识,而“一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还是模糊的。我再通过体会“猜学校的人数”,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二年级每班大约有50名学生,有10个班,全年级大约一共有500人。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00人,全校大约一共有3000名学生,3000还差7000才到一万。学生会觉得全校学生看起来已经很多人了,但是全校人数3000人距10000人还差那么多,说明一万这个数很大。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4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2、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
    1,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根据学生喜欢动物的特点,在导入新课时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学生,我们中国有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王环境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更加关注我国部分物种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根据低,中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巩固练习时设计了夺红旗比赛的游戏,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 合作探索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辩论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本课在新授课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最后得出多位数加多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交流合作中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
  3, 利用旧知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主要是把例1连续进位加的原理进行推广的结果。课本第18页做一做最后一题是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0,也是要求学生运用类推进行计算。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