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
  2会认9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地形,知道中国有长江、黄河和长城。
  二、教材说明
  本文写作者在梦里坐上飞船飞向太空,见到了地球上的高山、平原、岛屿和海洋,还看见了中国的长江、黄河和万里长城。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听预报员的讲解,看看地图上的黄河和长江在什么位置。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从太空俯视地球的录像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读准生字“坐、向、平、里”和要求会认的字“梦、洋、城”的音。
  指导写字,要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
  注意“坐”的上面是两个撇、点;“万”的第二笔是横折钩,不是撇;“里”的第五笔是竖,不是横。
  (三)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读好两个带“啊”的句子。可以分两步进行,先指导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试着读出“啊”的感叹语气,读出作者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看到中国的喜悦、激动心情。
  (四)练习指导
  第三题,从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长城。可以请课前有准备的学
  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用清晰的挂图,依次指点学生找出长江、黄河和长城,并在课本上用符号作上标记。还可以结合挂图,指导学生认识高山、平原、岛屿和海洋。
  (五)扩展活动
  想象自己乘坐飞船飞向太空所见到的景色,并画下来。可以画课文中描述的内容,也可以随意画自己想象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板书设计:
  29*颐和园
  仁寿殿
  佛香阁
  大戏楼
  长廊
  十七孔桥
  铜牛(详)
  谐趣园
  “买卖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美过雪花,有多少赞美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寻雪的诗句呢?(学生读搜集的有关诗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鲁迅的《雪》,请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据此给课文分段。
  (板书: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先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哪些词句描写出“滋润美艳”呢?请再仔细读一读作者描写雪野时,用了哪些颜色,写了哪些事物?(边说边读):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浑黄的(磬口腊梅花)、冷绿的(杂草)。
  3、单是看这些字眼,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边读边想象一下啊!这雪中的鲜花,鲜花中的白雪,交相辉映相互衬托,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呀?(学生读到哪,就指导到哪)
  4、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画面吗?
  5、是啊、看到这些雪中的花儿,我不仅想到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江南的雪真是“滋润美艳”,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6、作者写了这雪中的花,觉得还没有写尽江南雪野,他接着又写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来就有了矛盾,这样的冬季,哪来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满生机活力,虽不是春天,我们却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说——(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8、再细细品味一下这一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9、喜欢这美丽的江南雪野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10、鲁迅的少年时期是在家乡绍兴度过的,成年的鲁迅,为了寻找国家民族复兴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他还会想起什么呢?(他在故乡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是什么?(生:塑雪罗汉)
  11、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 ”画出,与同桌小声交流)
  12、用雪堆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润美艳”的特点,从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艳,以身、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给孩子们带来如许快乐的雪人,遇上连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难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强)
  三、小结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让人一边向往,却又一边惆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三教学思路
  四教学准备: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语;准备小鸟和青蛙头饰。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1在《识字4》一课我们学习了一组成语,大家背一背。
  2板书“坐井观天”“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坐井观天吗?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2、3部分对调)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它们在争论什么?
  3检查生字词语:青蛙、井沿、边际、相信
  (1)比一比,再组词。
  井()沿()抬()开()没()拍()
  (2)用“答”字扩词。
  三讲读课文,悟出道理。
  1你们也争论争论,读一读小鸟和青蛙的话。
  2分角色朗读,在读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和青蛙的语气,抓住它们的“笑了”有什么不同理解小鸟的讲事实、摆道理,青蛙的自以为是。同时,
  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天到底大还是小?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呢?从哪些话可以看出天很大?抓词、句:飞了一百多里,无边无际。
  青蛙为什么说天小呢?替青蛙想一想,用本子卷成筒状试一试,明白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3戴头饰表演课文内容,深化理解。
  表演当中启发学生理解青蛙这样的人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四总结、拓展:假设你是那只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见识少,看事物不全面
  小鸟
  天无边无际
  四作业:星级:认读词语。
  二星级:积累词语:井底之蛙
  见多识广
  鼠目寸光
  无边无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读一读自己积累的词语
  二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
  1观察8个生字,想一想每个字的特点,找出结构相同的字,先示范写一个。学生仿照写其他的。
  2重点指导写“慢”。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
  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
  1. 读题、解题:(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2)“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堂目标
  1. 认识笔画、笔顺,田字格,学习拿笔姿势,了解写字的意义,为学习写字作准备。
  2. 阅读方面,学习两个句子读一首儿歌。同时认读7个汉字。
  教 法
  趣味教学法、观察法、谈话法。
  教 具 生字卡片、课件。
  课 时 3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句子,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懂得学习写字的好处,你们想学会吗?
  二、教学句子。
  1、教师反复带读这两个句子。
  2、学生个人读。
  3、分小组读
  4、齐读。
  三、认读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1、从第一句话中抽出 语文课、我们、写字 、三个词语认、读、记。
  2、从第一句话中抽出 笔画、笔顺、认真、三个词语认、读、记。
  四、集中识字
  1、出示字卡,师领认读。
  2、学生自由读。
  3、分小组读。
  4、齐读。
  五、游戏
  1、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
  教学回顾:
  学生能认识句子、词语,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句子,同学们记得非常好。(出示课件)看谁能把它读的准确、声音响亮。
  2、今天,我们还要从中找出7个字娃娃,作为我们的好朋友。
  二、识字教学。
  1、出示字卡,师边说边贴。
  2、生独立识字。
  3、小组内识字。
  三、游戏识字。(激趣识字)你们想不想和字娃娃做朋友呢?你只要准确读出字娃的音,就可以和它们做好朋友。比比看,谁找的朋友多。
  教学回顾
  能认识7各字娃娃,并能记住。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生字,那么,你想把他们写下来吗?今天老师就教你写字。你们愿意吗?
  二、课件出示丁丁写字的姿势
  先指导学生观察,再说一说怎样写字,让学生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并直接用课件向学生讲解一尺、一拳、一寸的具体长度。
  三、指导实践
  1、让学生演示怎样写字。
  2、同桌互相纠正姿势。
  3、练习描图。
  四、课间律动。
  五、课件出示田字格。
  六、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五种笔画。
  教学回顾
  能掌握正确的写字知识,书写工整。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习作6》是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家乡的名人,获取真材实料,然后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目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6教案教学设计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访问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通过与“名人”的接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3.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重点:
  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访问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教学难点:
  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准备:
  1.看电视台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2.作好采访准备,写好采访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说说他们的名字和关于他们的故事。
  2.同学们说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艺术家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可以称得上是地方上的名人,“优秀班主任”或者优秀同学,如运动员、小书法家、小画家、故事大王等,是我们学校里的名人。你知道我们家乡、我们学校有哪些“名人”吗?
  3.我们家乡、学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学生说后,教师总结提问:看来同学们对他们了解得还不是很多,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呢?
  (调查、访问与他们熟悉的人,或直接拜访他们本人。)
  4.那么,该如何采访的呢?看一段采访录像,讨论: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二、拟定采访方案。
  1.你最想了解哪一位名人?想了解他(她)的哪些方面呢?
  先思考一下,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2.学生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奋斗的历程……)
  3.当我们面对“名人”时,心情会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这样一来,可能会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忘了,/article/所以我们在采访之前必须写一个提纲式的采访方案,简单地说,就是把你想说的问题概括性地写出来。
  4.学生制定采访方案。
  5.交流,同学间相互建议补充。
  三、组织学生进行采访。
  1.如采访社会名人,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进行采访活动。(专门安排时间进行。)
  2.如采访学校里的名人,教师介绍被采访学生的情况,学生进行采访。(可以现场进行采访。)
  四、指导学生习作。(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把第一课时进行的自己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学生分小组交流。
  2.分大组交流,汇报采访情况。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学校名人),刚才我们把采访情况交流了一下,现在再把材料进行调整、修改,就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习作了。
  4.学生习作后认真修改。
  5.学生誊写习作。
  采 访
  根据采访材料写文章:
  先 确立中心
  再 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然后 将重点材料写具体
  最后 按记叙文的要求将材料写成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 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 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 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背诵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 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 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 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 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读文
  学习4——7自然段。
  1、 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 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 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跳出文本,读说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泉水的奉献精神。】
  想象
  1、 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 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说:“ ”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
  1、 填空
  ( )的杜鹃花 ( )的身影 ( )的镜子
  ( )的山谷 ( )的歌声 ( )的果子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 )、( )、( )、( )的特点。
  (2)泉水流过( )、( )、( )、( )。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