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说教案汇编【8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师说教案汇编【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师说教案 篇1
    【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5、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6、教师范读课文。
  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8、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10、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2、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3、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4、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1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6、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7、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所以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 /……者,……。 /……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所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
  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
  1、处所。
  2、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3、为……所……,表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
  4、表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使动,使……小。 客观)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意动,认为……小。主观)
  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吾从而师之。(《师说》)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左右以君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清层次:提出中心论点——师的作用——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
  集体诵读第一段
  分析第二段:
  明确:本段教师按照层次分别请五位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请这五位同学串起来翻译。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师道之不传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 句读
  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其可怪也欤
  重点拓展: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理清层次:师道之不传(分论点)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于其子—于其身(对比论证)
  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
  集体诵读第二段
  分析第三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孔子师郯子 术业有专攻
  理清层次: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孔子从师—事例论证
  孔子曰—引用论证
  集体诵读第三段
  分析第四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六艺经传余嘉其能行古道
  理清层次:赠李蟠(写作原因)
  集体诵读全文
  给学生5分钟提问。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词,需要大家课后去巩固。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兼具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议论代表作。无论在论说和语言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需要我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课后作业: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
  2、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3、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心的.。

  师说教案 篇3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 (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 (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师说教案 篇4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读准句子停顿,熟练朗读课文。
  2.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4.掌握实词“师、道、惑、知”和虚词“者、乎、于、之”等的用法和意义。
  【学习重点】
  1.了解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和择师的标准。
  2.分析特殊文言句式和几个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第一段论点的推出过程。 2.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dòu ) 乐师(yua ) 阿谀(yú ) 郯子( tán )
  苌弘( cháng ) 老聃( dān ) 经传( zhuàn ) 贻笑大方( yiī )
  3.诵读下列句子,将句中停顿用/划出: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⑤其出人也/远矣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二课文鉴赏:
  1.速读课文,找出每段论断性的句子(明确提出关于从师的观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圣人无常师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
  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3. 第一段学习:
  (1)自读并翻译第一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 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说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名词,道理
  ③吾师道也 名词,道理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名词,道理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③惑而不从师 形容词用作动词,有了疑难问题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乎:①生乎吾前 介词,在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介词,比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在
  (2)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宾短语后置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3)内容学习:
  ①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为什么要从师?从师学习有什么必要?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讨论: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⑤分析本段的结构:
  (4)熟读第一段。
  三.小结
  【同步测试】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B )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马说》《原道》《原毁》等。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B )
  A.蟠(fán)句读(dú) 针砭时弊(bì)
  B.谀(yú)苌弘(chánɡ) 六艺经传(zhuàn)
  C.郯(tǎn)谄(xiàn)媚 不拘于时(jū)
  D.聃(dān)严谨(jǐn) 以资切磋(chā)
  3.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rú,阿谀,奉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第2.3.4自然段,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2. 借鉴本文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的议论方法,把握本文的思想内容
  3.深入学习韩愈尊师重道的论述,树立谦虚学习的风气。
  【学习重点】
  1.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的学习。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的掌握和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
  【学习难点】
  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
  诵读法 分析讨论法
  【知识链接】
  关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① 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 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③ 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学习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并翻译第二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师: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名词,老师
  ③或师焉,或不焉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音乐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道: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名词,道理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名词,知识水平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名词,风尚
  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之:①结构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②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助词,的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代童子
  ④彼童子之师 助词,的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代词,代童子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些
  其:①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代词,他们
  ②其皆出于此乎 助词,表推测语气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代词,他的;代词,他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代词,那些
  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他们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 助词,表反问语气
  (2)词类活用
  ①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前边的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⑤不耻相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⑥位卑则足羞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羞愧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内容学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②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这三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吗?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递进关系 ③ 在本段论述中,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请根据语气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分析。
  由推测到肯定到反诘。其皆出于此乎?推测语气/吾未见其明也 肯定语气/其可怪也欤,感叹反问 ④小结本段:
  作者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判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二学习第三段:
  1.自读并翻译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师:①圣人无常师 名词,老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名词,老师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名词,老师
  贤: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形容词,贤明
  (2)词类活用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内容学习:
  (1)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圣人无常师。
  (2)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师说教案 篇6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从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后练习三
  (3)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师说教案 篇7
    自读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自读,从中发现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习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
  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
  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主要通过检查学生的朗读课文情况来完成。
  三、教师示范背诵。
  激发学生背诵兴趣,课后主动背诵。

  师说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语文教案-《师说》教案,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师说》教案》。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