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要想实现以前从未实现过的目标,你必须成为以前从未成为过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读着课题,浓郁的桂花香气便在鼻翼唇齿间弥漫,纷纷扬扬的桂花香雨在脑海眼前散开,引发了多少美好的遐想,读着课文,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难忘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也就理解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又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渐渐的,作者的思乡情便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也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且引得我们浮想联翩。
  怀念家乡的纯朴情感,留恋童年的纯真童趣,这些情感都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舒缓,在娓娓道来中透露出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设计理念】
  桂花是芳香的,桂花雨是美丽迷人的,而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虽然阵阵桂花已如雨般摇落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也已一去不复返,但对童年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却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就让我们在作者回味摇花前的期盼,摇花时的快乐,摇花后的喜悦中,一起重温段美好的时光,体验那种美好的情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或者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上文,激发情感
  学习了上课《梅花魂》,透过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唐诗宋词的喜爱,尤其是对一幅墨梅图的分外爱惜,以及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盼,深深激起了我们的爱国之情。下面,老师带来了王维的一首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里面也提到了梅花,它表现的又是怎样一种感情呢?
  (出示诗歌
  学生自由吟诵诗歌,交流体会。
  小结:
  诗人漂泊他乡,通过心系家乡窗前的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在不少文章中,通过对某样事物的描写同样能传达人物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桂花雨》,聪明的同学们一定猜出了课文主要写的是──桂花,那它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结合所学课文和已有的知识积累,迁移学习方法,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并划出有关词句。
  反馈交流:
  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2、“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3、“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4、“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从这些句子,体会到课文表现了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精彩的课文是生活的缩写。对它的直接造访和叩问就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学生直奔课文的思想情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旨。
  三、赏析课文,领悟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相同,互相讨论讨论。
  交流:理解全文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主要写了“摇花乐”这件事。
  ⑴ 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这句话说明桂花树样子很一般。)
  “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得仔细地从树丛里寻找那些细小的花。”(这句话描写了桂花树的叶子和花朵,表明桂花并不鲜艳,也不够明显。可是,就是这种普普通通的树,不显眼的小花,它的香气却“真是迷人”。)
  ⑵ 第二部分具体地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这一段文字写了四层内容:
  ① 桂花开放,母亲担心台风刮来。
  ② 桂花盛开,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爱恋。)
  ③ “我”帮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A、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B、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C、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D、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如,学生可能有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④ 摇落的桂花有的可加在茶叶中泡茶,有的可用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在这一部分中,“我”对桂花的喜欢,母亲的担心,“我”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摇桂花时的欢乐,这些情感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比如,选择一两处作示范朗读,或者请学生范读,再作评议。
  ⑶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相比较,再一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①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自由发言)
  交流体会: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②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2、老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一篇好文章,如同一幅好画、一坛好酒,需要细品,才能品出它的美、它的味,它的情,才能真正的拍手称妙。师生共同品读、赏析、比较,想象,实现美文美读、美悟、美育。
  四、感情读文,深化情感
  五、句式练习,加深体会
  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以便他们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扩散思维,激发情感,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难点的理解,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怀念童年 介绍故乡的桂花
  回忆“摇花乐”的情景
  思念故乡 再忆童年往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而《识字5》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一)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5条谚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课件、生字卡、一把一次性筷子
  (二)学生的准备: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2.用卡纸画好、剪好边框,以备制作谚语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单元的课文了,从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又是讲什么的呢?请翻开语文书第83页,读一读单元导语,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5》。《识字5》收集了几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板书:谚语)
  3.简单介绍谚语。(课件出示: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4.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过渡: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你们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那赶快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认真读,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读书的节奏。
  4.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棒!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请把书本放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的好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词)
  1.自由拼读生字词。
  2.说说在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在读音上要注意的地方。)并相
  机利用开火车的方式重点读一读容易读错的生字。(如:柴、折、搓、绳)
  3.如果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把生字读准确吗?(自由读、指名读、开8竖列火车读)
  4.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能认识这些生字,想必一定有什么很好的记字方法。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汇报)
  5.师小结:通过这么多小朋友想出的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我们记字就容易多了!真是“人多计谋广”。(卡片同时出示:人多计谋广)
  6.游戏巩固生字:踩地雷
  四、再读课文,体会谚语的意思
  过渡:生字宝宝玩累了,回到了谚语里,谁来把你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真是团结力量大,(板书:贴卡片──团结力量大)同学们读得多好,声音多响亮啊!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画面。你觉得课文里哪一句话送给他们最合适了?
  4.课件出示谚语相关的图画:
  (1)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柴多火焰高。)
  (2)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树多成林不怕风。)
  (3)出示“搓绳”的画面。(线多搓绳挑千斤。)
  (4)众人抗洪、抗震图。(人心齐,泰山移。)
  (5)百花齐放的情境图。问: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百花盛开的季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实验: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请班上最大力的同学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他使劲折筷子,筷子没有折断。)从这个实验,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力量大。)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斤”与“折”。
  2.观察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斤”。提示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4.师范写“折”,把“斤”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字体左窄右宽。
  5.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动笔书写。
  六、实践活动──做谚语卡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绘制好的卡片里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谚语,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选做:制作一张谚语卡,把它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板书设计:
  识字5(谚语)
  团结力量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犕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孔子和学生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二)、第二、三段的学习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四、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五、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六、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七、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语文天地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3、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4、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2、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
  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
  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读四-七段,说说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再想想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交流。(师板书:庭院、公园、街道。美丽、整洁)
  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
  3、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学生观看录像,师范读。
  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实物投影出示句子: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热闹:写出花多,花艳,争相开放。含拟人手法。
  笼罩:覆盖,花多,几乎满城都是。
  一片片红云:花多,花红,很美。 板书:花美
  你见过这样的树开这样的花吗?这就是海滨城市特有的。
  ②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你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大家吗?指名多人读,齐读。
  ④再看录像,加深印象。
  ⑤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庭院中的树――(很多)板书:树多;有……这些树都是亚热带树木,这也是海滨小城的特色。
  ⑥你还能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吗?(板书:叶香)
  ⑦齐读第四段。
  4、.总结学法。
  小黑板出示:先找中心句,抓特点,再理解词句,感情朗读。
  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五、六段。同学们可以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每一段各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出。
  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用“ ”划出,并圈出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⑶小城的公园、街道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5、学后交流,检查自学。
  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那么你通过自学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呢?指名交流。
  投影出示句子: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一棵棵:树多。
  绿绒大伞、密不透风:颜色绿,树冠大,树叶茂盛(板书:榕树大,树叶密)
  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再次体会公园里到处是绿树,体会榕树的大,树叶的密不透风。看着这绿树成阴的公园,你还能用什么句子来描述它,你还想说什么?(我真想去小城的公园坐一会儿)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⒈、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等词语的意思。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
  ⒊、了解介绍“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⒋、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点】
  了解介绍“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创举”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⒈、出示“桥”的图片,引出课题。
  ⒉、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1小节,了解赵州桥的概况
  ⒈、指名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节作者介绍了关于赵州桥哪些方面?
  随机正音:洨(xiáo)河、隋(suí)朝
  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信息要点,整体把握赵州桥的概况。(板书:概况)
  三、研读第2、3小节,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作者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㈠ 抓关键句,把握2、3小节的主要内容
  ⒈、检查预习,用简要而又清楚的语言说说作者写了什么?
  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关注第2、3节中的关键句。
  ⒊、归纳学习方法:找关键句了解这两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个好方法。
  板书:特点
  ㈡ 学习第2小节,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介绍方法
  ⒈、从具体的数字中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⑴ 理解“雄伟”(板书:雄伟);自读第2节,思考:从哪儿可以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交流,小结:作者通过列数字介绍了赵州桥雄伟的气势。
  ⑵ 联系赵州桥建造时间,了解作者赞叹赵州桥“雄伟”的原因。
  ⑶ 齐读介绍赵州桥雄伟的内容。
  ⒉、了解赵州桥“坚固”的原因。
  ⑴ 理解“坚固”(板书:坚固);提问:是什么样的设计使赵州桥的结构如此坚固。
  ① 抓语素理解“创举”,知道“创举”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交流出示: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板书:创举
  ② 默读,找到设计四个小桥洞的好处,用直线划下来。
  交流,校对。
  看媒体理解“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感受设计者的智慧。
  了解作者是运用“既……又……”这组关联词将两方面的好处连起来的。
  ③ 小结:通过介绍“四个小桥洞”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以及这样设计的好处,告诉我们赵州桥之所以“坚固”的原因。
  ⑵ 朗读体会。
  ㈢ 学习第3小节,在读中感受记诵方法和作者的写法
  ⒈、师生合作朗读,交流背诵方法,感受作者写法。(板书:美观)
  ⒉、背诵。
  ㈣ 小结2、3节。
  ⑴ 小结:通过学习抓关键句了解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还知道了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⑵ 再次联系赵州桥的设计者和建造时间,激起自豪感。
  四、学习第4小节,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⒉、小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五、总结全文。
  ⒈、整合信息。
  ⒉、借助表格,了解介绍“古建筑”的方法,指导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⒊、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将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验和感受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我们不但要重视文章中萨沙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内化情感、精神。如何实现这两者间的共鸣?这就要通过引导学生与鲜活的文本对话,使学生与文本既有声的交流,又有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识字:萨、衬、聊、瓣、纤
  2.写字:末(与“未”对比)、亚、森、雷。
  3.理解:弱小、聚精会神、映衬、娇艳、纤弱等。
  二、 朗读教学:
  1.萨沙的三次问话,语气并不相同。第一次真的是不明白,他在问为什么同样需要却把雨衣给了自己;第二次则有几分不服气;第三次,萨沙认为自己保护了花朵,已肯定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充满骄傲。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朗读文中两次描写蔷薇花的语句,自己揣摩。允许有不同的读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三、感悟体验:
  (一) 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读三至八自然段,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2.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妈妈,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萨沙的不解,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不服气,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自豪,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3.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4.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二)谈谈说说——与心灵对话
  1.萨沙的精神世界:不解──不满──自豪(说说萨沙心理变化的轨迹)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 说说当时萨沙的心里的想法。
  ② 萨沙会对风雨飘摇中的蔷薇说些什么。
  3.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 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 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
  四、语言文字训练:
  1.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2. 初步体会提示语在前、后、中时冒号和引号的不同用法。
  五、课后阅读:《带地图的名片》《小蜗牛参加文艺晚会》
  六、课后实践: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我叫足球》公开课教案
  教材简析
  《我叫足球》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这篇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课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足球的形状和发生的时间。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踢足球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运动。
  同学分析
  一年级同学对朗读感兴趣,但阅读能力不强;对运动感兴趣,但对足球比较陌生。
  设计理念
  让同学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
  教学目标
  1.能喜欢阅读课文,并把课文读流畅。
  2.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激发喜爱足球、热爱运动的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认识1个偏旁,会写“庆祝”两字。
  教学流程
  一、启动激趣。
  1.由同学向老师自我介绍开始,激发说话的欲望和积极性。接着,请同学介绍足球。师扮成足球:今天你们可以叫我什么?或足球先生,或足球老师。
  【通过角色的转换,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板书课题。)
  2.“足球老师”(师手捧足球)走近同学,让同学亲亲自身,摸摸自身:说说“我”长得什么样?让同学对足球外形有一个认识。“你们想了解我的过去与现在吗?”引起“足球”的自我介绍(课文内容)。听完介绍可说说知道了什么,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创设阅读情境:一起到绿茵场上去看看“我”的身姿(放VCD,《’98世界杯》的精彩剪辑),球场因为有“我”而精彩,球迷、队员因为有“我”而兴奋、激动、疯狂,“我”的威力多大啊!你们想加入我们足球的行列吗?好,谁要能把足球的自我介绍读得很流利,我——足球老师就欢迎你的加入!
  二、主动认读。
  同学自由放声读,师巡回指导,给予充沛的时间。
  三、联动合作,能动内化。
  1.请同学选一段自身最喜欢的或最拿手的读给大家听。
  老师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推进朗读,如:欢迎你的加入(与之握手)!祝贺你,成为足球的一员(击掌)!好棒哦,足球老弟(翘大拇指)!请进入足球王国(邀请式)!或者是:有希望,再练练!×××,加油!也可以是同学相互评价,促进朗读的提高。
  2.课间活动:为了庆祝大家加入足球王国,老师带来一段音乐让大家轻松轻松,可以动一动,唱一唱,扭一扭(放《生命之杯》),师生一起跳。
  介绍这首曲子,并介绍中国队在20xx年10月7日走向世界以和参与今年世界杯的有关情况,激起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同学质疑提问:关于足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带着问题走向课外,去释放对足球的热爱之情。
  四、互动识字。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的生命中又多了一个朋友——足球,你们高兴吗?用什么方式表达?(同学用欢呼、击掌等各种形式庆祝。)
  (板书:庆祝。)
  2.联系生活,你还在哪里见过“庆祝”两字?(庆祝春节,庆祝元旦,庆祝香港回归……)这么多地方要用上这个词儿,它真是个神奇的词儿,想写好它吗?
  3.生写字,师指导。
  4.师生反馈,同桌评价,互相提高。
  课后总结
  米卢先生用他“享受足球,快乐足球”的理念把中国队带入了世界杯,圆了我们40多年的梦。我们是否也能用“享受语文,快乐语文”的理念来圆我们语文教学的梦呢?本堂课的设计,我就努力地尝试着把它放到同学生命的长河里,试图成为一颗小石子,激起一朵小小的美丽的浪花,甚而能再泛起圈圈的涟漪,让课堂能充溢生命的活力。
  一、让教材活起来。
  教材是课堂的重要资源,是同学的一个独立的对话伙伴,它可以凭借符号信息向同学进行全方位的刺激,发出对同学心灵的呼唤。《我叫足球》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可爱的说明文,读来又像生动的故事,与小朋友的心灵非常贴近,我们应该好好地挖掘教材的内涵。我通过自身角色的转换和情境的创设,由听我介绍到同学自身去读悟课文,完成与文本的亲切对话,让文本成为一个有声的朋友,使教材变得鲜活。但是,教材又只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要用好教材,又不能只依靠教材。所以,我借着这篇课文,和同学一起走入了一个更为广阔、更充溢活力的足球世界,让小朋友热爱足球,让足球走进小朋友的生命之中。也许,生命会因此而更精彩。
  二、让同学动起来。
  同学是阅读的主人,只有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才干使他们有所收获和启发。
  1.内部思维动起来。
  在看过足球场上精彩的一幕幕后,同学带着满腔热情迫不和待地进入了阅读。这时,他们的目标是读流利,这就必需要靠自身动脑、动口,进入符号世界,加工处置符号信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他们的思维无形地活跃着。再有,我让同学说说小脑瓜里的问题,还想了解什么?培育他们的问题意识,不时激起同学问题的涟漪。一堂课的结束,不但使他们充溢了喜悦与满足,并且充溢激情地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来回应、拓展课堂生活。
  2.外部肢体动起来。
  我们培养的同学,应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听听欢快的音乐,自由豪放地动一动、唱一唱、扭一扭,愉悦了身心,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握手、击掌中,我们传送着快乐与友情,表达着对课堂的喜爱和对足球的热情,让个性得到张扬。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次“积累运用”安排了“读读背背”“阅读”“习作”“实践活动”四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读背《清平乐》,知道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的风光和人们的劳动生活。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拓展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清平乐》,大体知道词的的内容,并能背诵。通过自读短文,了解制作树叶书签的工具材料、步骤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一、 完成“读读背背”。
  1 检查预习,自学这首词。
  (1)学生找资料,交流对词牌及作者生平的了解,教师作适当补充。
  (2)自学字词,读准字音。
  (3)指名读这首词。
  (4)分别找出词的上阙和下阕。
  2 学习词的上半阙。
  (1)学生自读词的上阙。
  (2)如果请你根据上阙的内容画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
  (3)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阙的内容。
  (4)直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半阙。
  3 学习词的下半阙。
  (1)先默读,再讨论下半阙分别写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汇报讨论情况。
  (3)教师出示图,请学生对照课文认真观察,找出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在哪里,从而理解方位词。
  (4)在老农的三个儿子中,作者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阙。
  4 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词。
  5 指导背诵这首词。
  二、完成“阅读”。
  1 激趣。展示几枚精美的树叶书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看到这么美的书签,你们一定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也一定想动手做一做吧。我们一起来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
  2 自读课文。
  (1)思考:说说制作树叶书签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在关键词句下面画上横线。
  (2)讨论:制作树叶书签有几个步骤?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制作树叶书签的步骤。
  4 请做过树叶书签的同学谈谈自己制作的经验。
  作业设计
  根据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个树叶书签。几天后在班上展示,评出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七
  读读背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10个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残酷、斩钉截铁、 催人泪下”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提示复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3、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2、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生平事迹
  1、教师板书:英雄 你知道哪些英雄?他们为什么被人们尊称为英雄?(交流)
  2、教师补充板书:女英雄赵一曼
  (1)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名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赵一曼。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赵一曼,PPT出示。
  3、教师补全课题“15抗日”,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突出斗争的艰难。
  4、读题 说明: 从课题入手,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讲讲他们知道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资料的收集让他们大概了解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抗日战争的介绍,渲染当时斗争艰难。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开小火车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练习
  ①寇( ) 艰( ) 县( ) 韩( ) 据( ) 押( )
  冠( ) 根( ) 悬( ) 朝( ) 剧( ) 鸭( )
  ②多音字: 恶{ 重{ 看{ (强调“寇”的字形,以及三个多音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说明: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但反馈只需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
  3、刚才我们开小火车通读了课文,现在请你轻声地自己再一次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人们为什么称赵一曼为女英雄,课文讲了她的几件事?(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归纳理出脉络) 板书:掩护队伍 严守机密 英勇捐躯(PPT出示)
  说明: 让学生经过几次阅读后,试着讲述读了课文后印象深刻的事,一来为复述打下基础,二来通过板书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请根据板书,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小节。
  2、交流:掩护队伍(第2节) 严守机密(第3-10节) 英勇捐躯(第14节)
  3、选择其中的一件事重点了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建议: “掩护队伍、严守机密”学习小建议;
  读一读相应的小节 划一划描写赵一曼英雄气概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圈一圈突出赵一曼英雄气概的关键词语
  说一说你的感受 “英勇捐躯”学习小建议: 读一读相应的小节
  说一说赵一曼的遗憾是什么?希望什么?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4、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掩护队伍
  抓住赵一曼的语言:坚定地说…… 动作:举起枪就向敌人猛射 教师引读 (理解赵一曼当时坚决的口气,通过朗读体会她一心保护战士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抓关键词:赵一曼的语言、动作,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严守机密
  抓住赵一曼与敌人之间的对话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引读补充:战败后,投降的日寇回顾当时审讯赵一曼的过程。 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 (理解“大声回答”、“斩钉截铁地说”,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赵一曼当时宁死不说出机密的坚强意志。) 说明: 这部分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英雄坚强的意志,教师的适当补充内容,让学生能真实地了解敌人的凶残,感受英雄的大无畏气概。
  英勇捐躯
  1、教师结合遗书的内容理解“催人泪下”的意思。
  2、填空: 女英雄赵一曼的遗憾是 ,希望 ,希望 。
  说明:抓住遗书中的关键句来体会感悟赵一曼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的补充更渲染了赵一曼对儿子的思念和这对母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壮烈情感。
  四、突破难点,复述课文
  1、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了课文,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事迹,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试着复述有关内容。
  提示:掩护队伍: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所在的部队被日寇围困, 。 严守机密:被捕当天的夜晚,敌人 。 英勇捐躯:1936年8月12日,赵一曼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 。
  3、同桌复述
  4、个别交流(学生复述,教师进行及时评价,指导)
  说明:让学生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迹进行复述,即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尊重他们的个性思维。教师的提示,提醒了学生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
  师过渡:在赵一曼与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课文的第11-13小节也有叙述,请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护士和看守都被女英雄赵一曼感化了?
  说明:有了前三件事的铺垫,再读课文的11-13小节,抓住一个问题,深化感悟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忘我的爱国情怀。
  五、总结、布置作业
  1、 朗读全文
  2、推荐学生阅读描写抗日英雄的书籍,结合三年级的作文要求写一篇读后感《英雄在我心 中》。
  板书设计: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掩护队伍 严守机密 英勇捐躯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通过看图和学文,是学生懂得孔雀因为骄傲,结果跌进湖里,落得个很不光彩的下场,以此教育学生不骄不躁,学会尊重别人。
  重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图文对照,懂得骄傲的危害,并知道应当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认读卡片上词语,重点词语让学生口头解释,教师补充。
  二、教学导入:(略)
  板书课题(略)
  三、讲授新课: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指读,思考:故事中的孔雀是怎样的一只孔雀?
  因为孔雀长得很美丽,所以很骄傲,你从哪看出这只孔雀很骄傲的?
  板书:只要------就------羽毛(指生造句)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这样和人家比美的?
  板书:展开、炫耀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孔雀美丽,也骄傲。
  2、第二自然段:
  看图,说出图意,指读,思考:
  1)、孔雀到了什么地方?
  2)、孔雀的神态又是什么样的?
  3)、这时又看见了谁?
  4)、花喜鹊是怎样对待孔雀的?
  5)、结果怎样?
  (略)
  3、第三自然段:思考:骄傲的孔雀忽然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模一样、十分漂亮
  它是怎样做的?
  :通过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湖中的鸟和孔雀一模一样。
  4、第四自然段:看图,说出图意,指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1、孔雀看到湖里的鸟,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它为什么掉到湖里了?
  教师:骄傲使它冲昏了头脑,比不过湖中的鸟,使它再次逼近人家以炫耀自己,反而落入水中,
  自食苦果。
  5、第五自然段:方法同上。
  思考:孔雀掉到湖里结果怎样?当它爬上岸来,怎么又高兴了?
  6、第六自然段:思考:
  花喜鹊为什么笑?孔雀为什么不高兴,叫花喜鹊为丑喜鹊?
  四、课堂:
  骄傲的孔雀认为自己漂亮,目中无人,到处与人家比美,炫耀自己的美丽,骄傲的连自己都不认识。通过学习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