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科学活动教案模板9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单枪匹马你别怕,一腔孤勇又如何,这一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怂,总得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迎来成功和鲜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推荐】科学活动教案模板9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新时代出版的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大班教育活动设计(下册)中《我奇怪 我发现》主题中‘光与影’的活动内容之一。镜子是幼儿日常生活所需品,除了用来照镜子整理自己,镜子其他的功能可能了解的并不多。《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有趣的镜子》是本次半日活动的第一个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去发现,当双面镜子的夹角改变了,摆放在镜子前物品的影像也会不同,从而使幼儿的探索活动从无意转向有意,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2.通过玩玩、看看,了解镜子角度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的关系。
  3.能够将经验进行迁移运用,感受镜子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单面镜、双面镜;油画棒、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1.一面镜子的游戏。
  (1)谜语导入,引出“镜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仔细听,猜猜谜底是什么?明明亮亮,又平又光, 谁来看它,跟谁一样。(幼儿答:镜子)对,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教师出示镜子)。
  (2)幼儿每人一面镜子,两人合作,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师:我请小朋友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答:里面的人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丰富词:一模一样)
  请你来说说,镜子里面的你长得怎样?(漂亮吗、帅吗?)请小朋友用完整话来表述。
  师:我请你们动动脑筋,怎样让自己不回头,就能看见我身后的老师? (幼儿动脑想办法)。
  师小结:把镜子放在面前,调整镜子的角度,高低就能从镜子中能看见后面的人和物。
  师:那现在我要更进一步了,我想看见自己后脑勺的发夹,可我怎么也看不到,谁能帮我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让我看到那个漂亮的发夹?
  (幼儿尝试探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否和同伴一起来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好办法?(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帮助摆放镜子的角度)
  师小结:我看到XXX和XXX用的办法,我请他们上来演绎一下,大家给评评是不是一个好办法了(用二面镜子,一前一后放置,调整好镜子的位置,就能看见自己后面的头发)。
  2.双面镜子的探究。
  (1)师:刚刚,我们用一面镜子、用两面镜子来照自己,都能照出不同角度的自己,那我现在要变换一种镜子来照照自己,又会有怎样的秘密?教师出示双面镜,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镜子,丰富词:双面镜
  (2)幼儿每人一面双面镜,自由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双面镜的初次探索:我们一起用双面镜来照一照,你发现了怎样的秘密?(引导幼儿发现镜子里的事物数量发生变化了)
  师:能告诉我你的发现吗?(幼儿回答)
  师小结:用双面镜照自己我们发现了一个自己变成了二个,那么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魔术,看看这个魔术怎么变。
  3.夹角成像小实验。
  (1)用奇妙的镜子给油画棒变魔术,教师讲解示范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
  师:这个魔术师这样子的:有一根蜡笔,放在双面镜的面前,变动双面镜的角度,去找找镜子里的蜡笔会变怎样的魔术?
  出示笔录表:这里有一份记录表,第一栏画得是镜子摆放的大小角度,请小朋友把蜡笔放在镜子前面,按照上面的角度摆放好镜子,然后观察镜子里的变化,把你看到的画在对应的表格里面,你看到几根蜡笔就在记录表上用几个圆点表示。
  (2)幼儿自主操作,记录观察的结果。(镜子夹角越来越合拢,镜子里油画棒的数量就越来越多)
  师提问:从这个魔术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回答)原来镜子夹角越来越合拢,镜子里油画棒的数量就越来越多。
  4.油画棒的魔术
  师:刚才我们是变动镜子的夹角来变魔术的,那么我们来变动蜡笔摆放的位置又有什么发现呢(幼儿探索回答)
  5. 延伸活动: 镜子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小结
  师:镜子的魔术有趣吗?(幼儿答:有趣)那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镜子也很多,你还看见过怎么样的镜子呢,它有什么作用?(幼儿答,教师出示ppt小结)接下来我请小朋友去找找幼儿园还有哪些镜子,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下楼,注意安全。
  户外游戏【10:00——10:20】
  活动名称:手影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几种玩手影游戏的手势,体验手影游戏的趣味。
  2.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手影小故事。
  活动准备:手影视频,投影仪,手电筒若干,创设较暗的环境。
  活动指导:
  1.指导幼儿根据视频提供的手势来进行手影游戏。
  2.关注幼儿游戏,指导幼儿进行相互的合作,不推不挤。
  集体活动 【10:20——10:50】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了解皮球的外形特征及各种玩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同等数量的大皮球;方形、圆形大积木各一块。
  2、瘪皮球两个,充气针、充气筒。
  3、请家长协助搜集各种类型的球充实体育角,准备各种球类运动的图片、光碟资料。
  4、用各色即时贴剪出眼睛、鼻子、嘴巴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大皮球,滚得快
  1、幼儿自由玩球,主动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积极说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通过玩球,感知球的外形特征,并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感知的。
  4、通过同时滚动皮球与方形积木、皮球与三角形积木,让幼儿了解:圆的东西滚得快。
  5、游戏:(1)我和皮球赛跑。(2)两人合作滚、接球。
  二、大皮球,跳得高
  1、请两名幼儿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瘪皮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跳不起来?怎样才能跳得高?
  2、为瘪皮球充气,幼儿仔细观察如何用充气针、充气筒充气使皮球逐渐鼓胀的过程。
  讨论:能不能填充别的东西?
  3、拍球比赛:我的皮球跳得高。在拍球过程中探索:怎样让球跳得高?
  4、收放好皮球。游戏:“皮球漏气了”。
  三、 大皮球,伙伴多
  1、讨论:你知道的球类有哪些?怎样玩?
  2、观察各种实物球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观看图片与光碟,了解各种球的玩法,培养集体荣誉感。
  4、任选一球玩。
  四 、皮球是我的好朋友
  1、讨论:玩儿皮球的益处。
  2、打扮“我的好朋友”:自选所喜欢的各色五官装饰皮球。
  3、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多陪孩子看球、玩球,进一步加深对球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雕刻“小企鹅”雪雕作品活动,使幼儿感知经过积压的雪很硬,懂得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雕琢,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像带、小冰铲、小角铲(自制),笤帚、小锯等。
  活动过程
  1、探究的问题:怎样雕“小企鹅”。
  幼儿讨论。
  (1)用彩笔画企鹅。
  (2)用彩泥捏企鹅。
  (3)用雪坯雕企鹅。
  幼儿实验。
  (1)用彩笔画各种姿态的企鹅。
  (2)用各种颜色的彩泥捏企鹅,企鹅非常漂亮。
  (3)在雪坯上用各种工具雕琢企鹅。
  试一试,铲雪。
  教师在幼儿做好的雪坯上画企鹅。幼儿观察教师画的图样,听教师讲制作雪雕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后,开始选择工具进行雪雕创作。教师引导幼儿从四个角开始铲雪,做大体轮廓。
  (1)怎样雕琢大体轮廓?
  幼儿铲雪时,教师关注幼儿掌握铲雪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引导提示幼儿在画的轮廓外要留有余量。
  (2)小企鹅的翅膀怎样雕?
  幼儿互相商量,教师引导幼儿用小雪铲根据图样从前面铲去多余的雪,再到后面,把前后铲通。
  (3)怎样雕企鹅的身体?
  教师提示幼儿选择角铲铲雪,使翅膀与身体区分开。用小铲雕出企鹅的嘴。
  (4)眼睛和脚怎么雕?
  幼儿选择工具铲雪,用小铲雕眼睛和脚。
  (5)你做的雪雕满意吗?
  幼儿不满意。教师组织幼儿统一整理,进行精雕。
  (6)修整磨光。
  教师启发幼儿使用小磨板,幼儿开始拉、推进行磨雪。实验后发现很平、很光、很美,幼儿对雪的自然特性更加了解了,一边磨,一边清理企鹅身上的残雪,把雪面磨得平平的。可爱的小企鹅终于雕刻成了,幼儿高兴地在雪雕作品前面立下写上了他们名字的牌子。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记录雕刻的过程。
  2、注意事项
  提示幼儿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打逗、嬉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和基本组成。
  2、能够完整、连贯地讲诉自己对树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并能讲诉自己对树的认识。
  活动准备:
  PPT、树叶(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猜谜语:身体长得壮壮壮的,春天来发芽,脸上皱纹多,冬天不见啦!(大树)
  二、出示PPT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树伯伯的图片,请小朋友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等一下老师会请小朋友来回答老师问题哦!(出示大树的图片)
  2、师:你们在哪里见过树呢?
  3、那树伯伯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三、分解树
  1、那现在老师还有几张图片,小朋友们也要仔细看哦!(出示图片树根)
  师:树根的样子?(长长的,弯弯的)
  树根的作用?(吸收水分,让树能够长高、长的更壮)
  2、出示图片—树干
  师:这张树干的图片和其他树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粗细、长短)
  3、出示图片—树枝、树叶
  师:大树慢慢的长大了,慢慢的长出了树枝,再慢慢的长出了树叶
  4、秋天到了,大多数的树叶都掉落了下来,那现在我们在来看一下秋天的树和春天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呢?(没有树叶)
  四、游戏活动
  1、小朋友刚才看了大树的图片,那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变成(模仿)大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示范)
  2、老师示范并解说脚是树根,直直的身体是树干,手臂是树枝,那我们少了什么呀?(树叶)那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树叶,待会儿给你们贴上。
  3、分别请4组,每组幼儿5人模仿大树,一人当树根和树干,四人当树枝和树叶!(老师为幼儿贴上树叶)我们的大树做好了!请小朋友们慢慢的把树枝长出来,再有树叶,风来了,我们的树叶应该?(幼儿摇摆树枝和树叶)
  4、那现在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下真正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呢?(想)请幼儿依次排队出门观察大树!
  活动反思:
  树木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的贡献巨大,但是幼儿在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多,对树木的了解不够。如果只是说教性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幼儿清楚了树木对人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要保护树木,爱护树木,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比单纯地说教要有效果。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结合我班幼儿吃饭掉饭粒、有剩饭的现象,特意设计“春耕”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启发幼儿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同时了解春天播种的季节。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缺少了苦难教育,因此有时候“珍惜”只是作成了口头工夫,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为了锻炼幼儿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了让孩子对春天农田里的情境有一定的了解,我结合季节特色和孩子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这节带有综合课性质的大班的大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大胆表述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让幼儿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3、教育幼儿要尊重劳动人民,爱惜粮食。
  活动过程:
  (一)通过各方面的变化,了解春天到来的信息。
  1、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2、柳树绿了 (引出杨树、槐树、梧桐树现在都开始变绿,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3、花朵开放了(引出桃花、梨花、迎春花都开始开放了,穿上它们美丽的衣服比美呢!)
  4、河水解冻了(河水解冻了,“哗哗”的唱着欢快的歌,小河里有小鸭、鹅,它们在河里玩耍嬉水呢!)
  5、由河里的小动物引出冬眠的陆地上的动物,如:青蛙、蛇等。
  (二)引导幼儿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到的时候,动、植物都开始发生变化。最忙的要数农民了,大家来看一幅图。
  2、出示挂图,幼儿观察画面。(农民正用牛来犁地、播种)
  3、提问:春天会种哪些种子呢?
  4、农作物(南瓜、茄子、豆角、西红柿、菠菜、棉花、水稻、葵花等)
  5、春季适合播种的花有(天竺葵、茉莉花、牵牛花、鸡冠花、一串红、月季花等)
  (三)了解农民播种的辛苦,教育幼儿要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
  1、让幼儿了解,种子种上之后要浇水、施肥、锄草、除虫,收获的时候还要用机器等。
  2、提问:农民辛苦吗?(教育幼儿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
  3、提问:那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的馒头是怎样做好的?(通过让幼儿了解工序,从而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春天,大地妈妈换上了漂亮的衣服,那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衣服变了吗?引导小朋友自己说一说服装的变化。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物品有目的地制造声音,体验创造的乐趣。
  2、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辨听一些常听到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重点、难点:体验创造的快乐,区分乐音和噪音。
  活动准备:
  1、将报纸、瓶盖、木珠、纸箱、纸杯、塑料袋、不锈钢杯等各种材料置于活动室四周,并用东西遮盖。
  2、能运用手头的物品制造出声音。
  3、带录下不同声音以及乐音和噪音。《郊游》的音乐磁带。安静的标志。
  4、大班创新智慧游戏课程P53制成课件
  活动流程:
  一、产生兴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样小乐器合奏乐曲《郊游》。
  2、引导幼儿想象小狗会吹出什么声音?小兔呢?米老鼠会拉出什么声音?唐老鸦会拍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创造性的想象。
  3、拉拉公主形象。我是拉拉王国的公主,你们美妙的声音吸引了我。以前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乐器。可恶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乐器变成了废旧物品,从此王国里再也没有美妙的音乐声了。请你们帮帮我们,让音乐与欢乐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吧。
  二、制造声音
  1、教师轻轻打开盖在操作材料上的遮盖物。这些东西都是被巫婆施展了魔法的乐器。我们来帮助拉拉公主找回美妙的声音,好吗?
  2、启发幼儿使用各种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三次尝试和讨论)
  3、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像哪种乐器的声音。(如摩擦纸可以发出沙球般的声音)
  三、展示交流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的。(如揉、敲、摇等)
  2、请幼儿展示自己制造声音的方法,并分析声音的性质,将它们分为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两类。
  3、分别请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制造声音,看看声音是否和谐。
  四、模拟音响效果
  1、请幼儿讨论:怎样用这些材料来表现拉拉公主喜欢的鸟鸣声、流水声?
  2、请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利用这些操作材料表现鸟鸣声和流水声。
  3、播放《郊游》音乐,引导幼儿用自选的材料伴奏。
  4、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谢幼儿:你们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们拉拉王国的人民感谢你们。
  5、幼儿互相拥抱,庆祝胜利。《喜洋洋》结束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组织紧凑,师幼互动融洽,和谐。始终以幼儿的兴趣点为活动的主线,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新操作。
  2、运用游戏情境,动静交替,通过幼儿想一想、试一试,学一学、演一演、讲一讲、玩一玩、做一做等多种形式围绕制造声音展开创新思维想像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意识,幼儿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幼儿创造声音时,还需要更到位的引导,让幼儿的探索更加大胆,更加积极。
  教材分析:
  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声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关注,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习与求知欲,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各种乐器的响声,大自然的天籁之声……都是幼儿模仿,喜爱的对象。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需要。其教育资源来源丰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们都能使其发出声音,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切身的体会。符合《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载体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
  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随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相对逐渐丰富,对生活善于观察,喜欢琢磨新奇的事物,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迅速,语言表述,情感表达,运动技能,协调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个性品质等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和提高。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探索。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便可利用幼儿爱表达这个兴趣点,结合多种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并区分乐音和噪音。
  设计思路:
  本着幼儿自主探究,自己创新的原则,我设计了此活动。幼儿在尝试制造声音后,感受拉拉公主原来生活的美好,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象小动物演奏出的'声音,锻炼幼儿的想象思维。拉拉公主出现了,说这一切都被可恶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乐器变成了废旧物品,从此王国里再也没有美妙的音乐声了。请你们帮帮我们,让音乐与欢乐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吧。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声音的欲望,情感上做了良好的铺垫。
  幼儿开始探究,分三次,在难易程度上呈现递进的关系,让幼儿充分自主创造,尝试制造声音。后面再区分噪音和乐音,感受二者的不同,知道噪音对人身体有害。最后一起合作演奏交游,幼儿自愿演奏,自愿表演,解除巫婆的魔法,让拉拉公主的生活有重新有声有色。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米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米、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米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米?
  2、幼儿第一次运米。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米,并记录运米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米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米,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米: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米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米,验证。
  (1) 统计运米次数
  (2) 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米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米。
  (1) 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米,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 幼儿操作
  (3) 统计数据
  (4) 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米,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立起来,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大胆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乐于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牌人手二十张;大记录表一张;小记录本、记号笔人手一份。
  2、不同形状的卡纸若干;红、黄、蓝、绿的牌子各四个;金、银、铜的奖章与幼儿人数对应。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扑克牌,探索扑克牌的各种玩法。
  1、提出活动内容,强调探索规则:
  师:瞧,老师手上是什么?(扑克牌)今天我们就要用扑克牌玩游戏。玩扑克牌游戏时要遵守下面几条规则: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请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扑克牌不要跟别人混在一起。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的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师记录并总结幼儿玩扑克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玩扑克的。
  (教师用大记录表以分类、排序、比大小等形式总结、记录下幼儿的不同玩法。)
  二、自由探索“让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问题,强调探索规则:
  师:刚才我们总结出很多玩扑克的方法,现在我们要挑战“让两张扑克牌站立”,挑战的要求是
  (1)把扑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记录在本子上。
  (2)一种方法记录一格。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拿着记录本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并记录。
  3、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儿出示自己的小记录本,边讲述边示范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3)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种方法站得最稳?
  4、教师小结。
  师:原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有怎么多,从小朋友记录的方法中我们发现——两张互相依靠,竖立成三角形摆放在桌上,当两张扑克牌依靠的力一样大时站立最稳。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在幼儿园平时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跷跷板,自转几圈不让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现象的体现。但是,孩子对此类现象的认识多为无意识的,为了激起孩子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关注,特设计本次活动。结合子课题: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本活动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验到科学活动的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探索,引导幼儿了解两脚重量相等,且足够重时能让物体平衡。
  2.乐于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尝试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两人一份钢丝架子、大记录表一张、铅笔。
  2.人形卡纸、橡皮泥、回形针、积木、夹子、双面胶。
  3.相关多媒体课件、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像,引导幼儿欣赏,组织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杂技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人在走钢丝)这个人走的怎么样?(很慢、很平稳、没掉下来)
  师:对,他走得很慢、很平稳,没有从钢丝上掉下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请幼儿欣赏纸质小人走钢丝的杂技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表演从而发现小人是怎么走钢丝的,用什么部位在钢丝上走的。为下面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讨论使小人不掉下来的方法
  1.教师出示小人纸片,组织幼儿探索走钢丝不掉下来的秘密
  师:这里也有一个冒险小子,他也想走钢丝,他想尝试跨在钢丝上不掉下来,谁愿意来试试。(教师请1-2名幼儿试一试)
  2.教师示范小人走钢丝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冒险小子,他也想走钢丝,一起看看他走的怎么样?(教师将小人横过来摆放,让幼儿看的更加清楚)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人成功的秘密
  师:为什么我的小人成功了,小朋友的没成功?(幼儿自由讲述)
  师:秘密就是老师请了2个硬币帮忙,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2个硬币,请你们去试试。我们可以请双面胶帮忙!
  4.教师组织幼儿探索贴硬币的位置
  (1)教师有针对性的请2名幼儿上台展示硬币所贴位置
  师:一起来看看他有没有成功?(教师摆放在钢丝上,引导幼儿观察)
  a.失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成功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小结:原来成功的秘密就是要将硬币贴在小人的腿上,增加重力,小人就不会掉下来了。
  (3)师:你们成功的也和他一样贴在脚上吗?
  (4)师:请没有成功的小朋友赶紧改正过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请幼儿尝试将纸片小人也像影片里一样的将其跨坐在钢丝上不掉下来,并请个别幼儿进行尝试。但是结果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小朋友的没成功?老师的成功了?”让幼儿发挥想象,说出自己认为的可能性,最后老师再暗示幼儿:“是因为请了2个硬币帮忙所以才成功”,这时幼儿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还很模糊,到底贴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这时,教师提供幼儿找寻答案的机会,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尝试,通过实践得出秘密是将硬币放在小人的左右两只脚上让其增加重力,从而保持平衡。本环节教师材料准备充分,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探索和求知欲望,并提供机会让其进行探究,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从而发现秘密,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意义,对于没有贴对的幼儿教师也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师出示多种材料,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
  (1)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一起看看有什么?
  (2)师:想想这些材料能不能帮助小人稳稳地快坐在钢丝上不掉下来?
  你们觉得XX能不能成功?(教师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多种材料成功的方法
  (1)师:到底能不能成功,请你们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小人稳稳地跨在钢丝上。(幼儿操作)
  (2)教师依次展示4种材料的探索结果。
  ①【橡皮泥】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橡皮泥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小结:原来,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左右两只脚上的橡皮泥必须用的一样多。
  ②【夹子】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夹子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师:你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小结:原来左右两边夹得夹子数量一样时,小人就能平稳的跨在钢丝上了。
  ③【积木】】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积木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小结:原来,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左右两只脚上的积木必须一样多。
  ④【回形针:】
  师:一起来看看,请回形针帮忙的有没有成功?看看他是这么做的?
  师:为什么两条腿上是5个的时候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看老师这样做,能否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教师不说直接做——老师在这条腿上加一个,另一只腿上也加一个。)
  (若不成功继续···)
  教师:现在成功了吗?为什么呢?
  教师:为什么刚才两条腿上都是5个的时候没有成功,现在成功了?(又增加了回形针)
  教师:是不是在一条腿上增加?(两条腿上都要增加)
  教师小结:原来,5个回形针的时候两条腿上的重量太轻了,当老师增加回形针的时候,两条腿上的重量就足够重,小人就能跨在钢丝上了。
  (4)教师播放课件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首先:1、把物体放脚上;2、放的东西要一样重;3、如果太轻了,必须增加质量。这样才能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同步的演示课件)所以这些材料都能成功。(教师在大记录表上统一记录)
  3.教师请失败的幼儿再去试一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现在请没有成功的小朋友改正过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请幼儿分组进行探究,和集体操作相比,分组既能节省时间,且更有针对性,有利于突破本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利用记录表,师幼集体进行猜测和记录,使没有参与到其他材料操作的幼儿也知道实验结果和原因。最后的小结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幼儿直观的认识到使小人平稳跨坐在钢丝上的条件,使得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幼儿接受。)
  四、教师组织幼儿带领小人进行走钢丝表演
  教师:现在,冒险小子邀请成功的小人参加走钢丝表演,我们一起来吧!
  (环节评析:这是个延伸环节,让幼儿体验到制作和游戏的乐趣,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做中学的道理。)
  五、教学反思
  本活动,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用时方面有点过长,在幼儿分组操作的环节,时间应该控制一下。在提要求的时候语言可以再简洁一点,活动中幼儿对于贴硬币以及后面的分组探索积极性很高,都能积极的投入操作实验。本活动最难的难点是回形针,因为它很轻很小,要想让它成功,不仅要在脚上增加重力,而且增加个数还必须足够多、足够重,这与其他操作材料有所不同,其他材料都增加到2个即可平衡,但是回形针至少是5个以上,这样的操作对于没有耐心的幼儿是一个挑战。所以教师在该环节应多加的引导,在本次的教学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引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