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狼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些肯定,别总把那些挫败当成痛的诉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选狼教案模板集合【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狼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水彩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请一名老师配合扮演“大灰狼”。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幼儿作画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中有谁?大灰狼来干什么?
  鸡妈妈和小鸡是用什么办法战胜大灰狼的?
  3、丰富词:篱笆、密密的、长长的
  二、结合情景,开展绘画活动。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2.插“篱笆”,学习用水彩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水彩笔在纸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师:孩子们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3)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4)“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水彩笔在地上画直线。“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5)继续插“篱笆”,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狼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捕杀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感悟作者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而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鹿、狼、林”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快速阅读、感情朗读、口语交流、讨论总结
  教学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预读课文并搜集有关资料。
  2、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关于“狼和鹿”的童话故事吗?在童话
  中,你觉得“狼和鹿”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二、快速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课文如何描写森林的,你能找出相关的词句吗?
  2、“罗斯福”是何许人也?他下了一道什么命令?为什么下此命令?
  三、感情朗读3、4自然段,说一说
  :
  1、
  命令颁布后:狼被__________;鹿成了森林中的________。
  2、、我的口语-------Very
  good
  假如你就是一只受到宠爱的鹿,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四、用喜欢的方式自学5、6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狼消灭后,森林发生了什么变化?
  狼消灭后,鹿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回忆《蛇与庄稼》一文,写“鹿、狼、林”之间的关系图。
  3、用适当的语气朗读这一部分。
  4、、口语练习:
  假如你是余下的苟延残喘的鹿,现在的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我帮总统找原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7、8自然段)
  1、为什么会发生“鹿死林毁”的悲剧?你能补充完下面关
  系图吗?
  (
  )
  灭绝后→
  (
  )
  快速繁殖→(
  )毁灭→
  (
  )灭绝
  2、
  罗斯福总统错在什么地方?
  六、这个故事说明: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断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
  至整个生物界中
  的
  这种
  相互关系。
  七、“我”有收获了。
  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自己的收获。
  八、课外延伸
  通过画面进一步认识“狼”,在生活中学习狼的优良品质。

  狼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3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18课《狼和鹿》,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问: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来说,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课文说的也是狼吃了鹿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生字情况
  2、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感悟课文
  交流问题,抓住为什么把狼称为功臣?
  (一)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写狼是功臣的原因的句子。
  a)指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狼是那几方面的功臣?
  b)狼是森林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课文中哪些地方说鹿群发展得太快?哪些句段写了森林被糟蹋得这么惨?认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段,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从鹿的王国、很快、十万只等词语看出鹿发展得太快、数量多。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从一切、饥饿、吃光等词语中看出鹿太饿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从着了火、消退、枯黄在蔓延等看出森林很惨。
  想象这时候的森林有多惨。指导读。
  c)狼是鹿群的功臣。
  狼不但是森林的功臣,还是鹿群的功臣。(指生读原因)
  鹿不仅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还有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认真读读相关的句段。画出哪些词句可看出传染病的可怕。(生交流)
  d)、齐读第四自然段,再次记住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个道理。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有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看到被糟蹋得如此惨的森林,政府决定让这个森林焕然一新,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那美丽的森林,你准备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种花草、放上鹿、狼等动物)
  面对如此美丽的森林,齐读。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狼不只是个大坏蛋,还是个功臣。而美丽可爱的鹿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祸首,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首?正是因为人们没认识到这一点,才造成了森林被破坏,鹿群自身也毁灭了这样的严重后果。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世界要和谐,万物就得保持一个平衡,狼和鹿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关于生态平衡的例子。只有生态平衡了,世界才能和谐发展。
  六、作业
  1、小练笔:
  如果狼多了,鹿少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2、搜集关于人们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受到惩罚的例子。

  狼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狼山鸡的小鸡、公鸡、母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丰富词语:毛茸茸、神气。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关心之情。
  重点难点:
  初步观察狼山鸡的小鸡、公鸡、母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狼山鸡一家的视频、一般鸡的视频。
  2、在教室里布置一条小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狼山鸡家里去做客,好吗?我们去做客要注意什么呢?
  (提醒幼儿要有礼貌,主动与养鸡场人员打招呼。)
  二、教师带领幼儿模拟去养鸡场的过程。
  三、看视频,参观养鸡场。
  1、视频里出现养鸡场的工作人员和幼儿打招呼,教师提醒幼儿和他们问好。
  2、观察母鸡、公鸡和小鸡的外形特征。
  这些鸡长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鸡冠、羽毛、尾巴、爪子等方面观察比较,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3、了解母鸡、公鸡和小鸡的生活习性。
  (1)引导幼儿观察狼山鸡的视频,听听它们的叫声,看看它们走路的样子等,并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认识。
  (2)你们知道它们还有哪些秘密呀?
  四、谈话:
  人们为什么要养狼山鸡?你们吃过狼山鸡吗?味道怎么样?
  教师小结:狼山鸡的味道鲜美,营养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狼山鸡。

  狼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审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的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审辩,驳倒了狼,但狼最终还是凶狠的扑向小羊。全文篇幅较短,结构精练,寓意深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的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象。
  学情分析:
  〈〈狼和小羊〉〉的故事学生已经从课外书中读过,因此对故事的内容很熟悉。学生对于这样的课文,很感兴趣。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朗读训练时,要教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朗读时,让学生抓住对象的特点,读好不同的情况下人物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会找理由借口干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内容,进行感情朗读。
  第一课时(总)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狼和小羊的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狼图)它是谁?你对它有什么了解?狼都是怎样的?
  2、板书:狼
  (1)指名拼读,读准字音。
  (2)学生描红狼字。
  3、(出示羊图)它又是谁?小羊都是怎样的?
  4、板书课题:狼和小羊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
  (2)自己读读词语。
  (3)正音。
  狼、弄、脏、惊、争都读后鼻音。
  亲读前鼻音。
  狼读边音,不读鼻音。
  弄读鼻音,不读边音。
  脏读平舌音,不读翘舌音。
  争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4)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齐读。
  4、把生字词语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顺、流利。
  5、(出示长句子)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1)自己读句子。
  (2)指名读,齐读句子。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为了吃小羊,狼共找了几次碴儿?
  每次是怎样找碴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教学生字。
  1、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自学课后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3、反馈检查。
  4、指导写字。
  (1)本课所有左右结构的字,除扑外都是左窄右宽。
  (2)弄下面一横最长,亲中间一横最长。
  倒中间部分写在竖中线上。
  争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右边要出头。
  5、教师范写
  6、学生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总)
  课时目标:
  1、学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情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3、扩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续写狼和小羊。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新授。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说具体。
  一只()小羊在()小溪边喝水。一只()狼走来,想()。
  (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到小溪边的?你是从哪儿读出来或看出来的呢?
  (5)齐读第一自然段。
  2、精读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小羊又是怎样说的?
  分别用和﹏画出来?
  (3)同桌互相读三次对话,体会一下狼和小羊各自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4)理解找碴儿这个词语。
  ①指名读第2-3自然段。狼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是怎样驳斥它的?
  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可狼偏说小羊弄脏了水,这是书上说的什么?(出示:找碴儿)齐读两遍。
  ②自由读第4-5自然段。
  狼又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样驳倒它的狼骗小羊说去年小羊在狼的背后说狼的坏话,可小羊去年还没有出生,狼无中生有指责小羊,这叫(出示:找碴儿)齐读两遍。
  ③教师读第6自然段。
  这一次狼找了什么理由?诬赖小羊不成,又无中生有硬讲说坏话的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做什么?(出示:找碴儿)齐读两遍。
  ④现在谁说说找碴儿什么意思?
  (5)这一次又一次的找碴儿,应该读出什么样的预期?三次语气相同吗?(一次比一次凶狠)
  (6)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说法吗?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换个说法。
  (7)气冲冲、温和、可怜、反正、再也通过观察、想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指导朗读。
  (8)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自由找同学组合表演朗读,比赛读。
  ②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分两大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9)小结第2-6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练习说话。指导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说出来。
  ②教师小结:凶饿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由此可见狼是多么的蛮横,不讲道理,温和善良的小羊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的跟狼讲道理,结果是没有用的。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扩散思维、启发想象
  1、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和狼作斗争?
  2、小组讨论,指名说,评议。
  四、课文剧比赛。
  小组随意组合表演这篇课文,比赛读。
  教后小记:
  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读词读句的常规训练,训练的起点要低,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指导学生会读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篇文章。在教学此文时,针对课文内容,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说了三次,引导学生看图,认真讨论体会,并做多次的师范,声情并茂。这样,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生读时,做到了速度较快,语气较重,一次比一次急促,一次比一次凶恶,表现了狼的狡猾、凶狠、急切地想吃到小羊的心情。同时,通过感情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朗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