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教案合集【7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做一个花开不败旳女人,像仙人掌一样旳坚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综合实践教案合集【7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等内容。
  “为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学生成为文明礼仪的示范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我将针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例如大声喧哗、衣冠不整、课桌文化、厕所文学、长流水、长明灯等现象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力争经过两个月左右时间的努力,让学生养成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公共场所轻声交谈、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等十个文明习惯,使广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得到普遍提高。活动将围绕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赛场礼仪、校园礼仪四个方面进行。从九月到十月,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展开:调查 “校园十大最不文明行为”,征集“文明校园格言”,并组建“不文明行为督察队”等。
  活动目的:
  1、结合实际体验说礼仪的重要,掌握一般常用的文明语言及几点说话礼仪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校园里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到处可闻文明语言,使文明礼仪教育见成效。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3、通过亲身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校园礼仪。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提出希望,希望学生能把校园礼仪的一些规范应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区。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有关礼仪知识
  一、引入话题――说话礼仪:
  文明礼仪教育之所以要从说话做起,是因为他是语言生命的基石,学习,生活,交往无不需要说话.就是说,不说话,或不会说话,或说不好说都要影响学习、生活、交往的质量,影响人生的价值。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正是文明礼貌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写照。因此,南戴河小学非常重视文明礼貌语言的训练,把它当做文明礼仪教育的第一站。
  二、讨论:话咋说更得体。
  三、师生小结: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
  干什么事说什么话
  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
  最重要的是对话的前言后语,交际对象的文化素养和当时的社会时尚
  四、介绍一般常用的文明语言及几点说话礼仪的技巧:
  1、文明礼貌语言一般有:
  问候语语:“老师好!”“爸爸好!” “爷爷你身体好吗?”等。
  送别语:“老师再见!”“妈妈再见!”等。
  请求语:“小静同学,这道数学题能教我一下吗?”“请把你的橡皮借我用一下,好吗?”等。
  安慰语:“小弟弟,别哭,我带你找妈妈!”“奶奶,您放心,您的身体会好起来的!” 赞美语:“妈妈您真漂亮!”“王刚,你真厉害,真不愧是小作家。”
  提醒语:“小飞,请你把你的苹果皮放进垃圾箱好吗?”
  劝戒语:“洪丽,请你不要与她打架好吗?都是同学,有理总是可以讲清楚的。”
  2、加法和减法:
  “遇物加钱”与“逢人减岁”,是言语交际中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采用的两种投其所好、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
  加法――遇物加钱
  遇物加钱是指在品评别人所购物品时,对其价格故意高估,从而使对方高兴,求得更好的心理相容。比如,甲买了一套样式挺不错的西服,乙知道市场行情,这种衣服两三百元完全可以买下。于是乙在品评时说:“这套西服不错,恐怕得四五百元吧?”甲一听笑了,高兴地说:“老兄说错了,我220元就买下啦!”这里乙的说法就很有技巧性,在他不知道甲花了多少钱买下这套衣服的情况下故意说高衣服的价格,使对方产生成就感,当然也就使得对方高兴。
  减法――逢人减岁
  由于成年人普遍存在这种怕老心理,所以“逢人减岁”就成了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了。这种技巧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比如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是不会认为你缺乏眼力,对你反感的,相反,他会对你产生好感,形成心理相容。
  值得注意的是,“逢人减岁”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相反,对于幼儿、少年,用“逢人添岁”(年龄往大处说)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他们有一种渴望成年的心理。
  (一)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交谈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说什么的问题,即内容问题,语为心声,你不能信口雌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说,即形式问题,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听者而言,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一般而言,交谈有四忌。
  (二)交谈的禁忌
  1 忌打断对方
  双方交谈时,上级可以打断下级,长辈可以打断晚辈,平等身份的人是没有权力打断对方谈话的。万一你与对方同时开口说话,你应该说“您请”,让对方先说。
  2 忌补充对方
  有些人好为人师,总想显得知道得比对方多,比对方技高一筹。出现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没有摆正位置,因为人们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譬如你说北京降温了,对方马上告诉你哈尔滨还下大雪了。当然如果谈话双方身份平等,彼此熟悉,有时候适当补充对方的谈话也并无大碍,但是在谈判桌上绝不能互相补充。 3 忌纠正对方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考虑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未必一致。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回答外,人际交往中的一般性问题不随便与对方论争是或不是,不要随便去判断,因为对或错是相对的,有些问题很难说清谁对谁错。
  举例
  美国人吃螃蟹习惯吃钳子,其余部分都不要,而中国人习惯吃黄吃膏,此时你就不能说“你真傻,吃螃蟹应该吃黄吃膏”。
  在中国,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但在有些国家,如马其顿、保加利亚、尼泊尔,则正好相反,点头表示反对,摇头表示同意。
  所以请大家记住一个社交的原则:从心理上接受别人。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职业背景不一样,考虑的问题也不相同,所谓做人必须宽容,不要把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随便强加于人。
  4 忌质疑对方
  对别人说的话不随便表示怀疑。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质疑对方并非不行,但是不能写在脸上,这点很重要。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带来麻烦。质疑对方,实际是对其尊严的挑衅,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人际交往中,这样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1 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应注意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例如某人在介绍一位教授时会说:“这是??大学的??老师”。学生尊称自己的导师为老师,同行之间也可以互称老师,所以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在介绍他人时往往会用受人尊敬的衔称,这就是“就高不就低”。 2 入乡随俗
  一般情况,也许你会习惯性地问:“是青岛人还是济南人?”但是,当你人在济南时,就应该问:“济南人还是青岛人?”这也是你对当地人的尊重;当你到其他公司拜访时,不能说主人的东西不好,所谓客不责主,这也是常识。
  3 摆正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要摆正自己和别人的位置。很多人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关键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下级要像下级,上级要像上级,同事要像同事,客户要像客户。摆正位置才有端正态度可言,这是交往时的基本命题。
  4 以对方为中心
  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务必要记住以对方为中心,放弃自我中心论。例如,当你请客户吃饭的时候,应该首先征求客户的意见,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凭自己的喜好,主观地为客人订餐,这就叫摆正位置。如果你的客户善于表达,你可以夸他说话生动形象、很幽默,或者又有理论又有实践,但你不能说“你真贫,我们都被你吹晕了”! 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商务交往强调客户是上帝,客户感觉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就能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言之有礼,谈吐文雅,主要有以下几层含意。
  一、是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所以,说话时的神态、表情都很重要。例如,当你向别人表示祝贺时,如果嘴上说得十分动听,而表情却是冷冰冰的,那对方一定认为你只是在敷衍而已。所以,说话必须做到态度诚恳和亲切,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说话产生表里一致的印象。
  二、是用语谦逊、文雅。如称呼对方为您、先生、小姐等;用贵姓代替你姓什么,用不新鲜、有异味代替发霉、发臭。如你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需要用厕所时,则应说:我可以使用这里的洗手间吗?或者说:请问,哪里可以方便?等。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三、是声音大小要适当,语调应平和沉稳。无论是普通话、外语、方言,咬字要清晰,音量要适度,以对方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调要平稳,尽量不用或少用语气词,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总之,语言文明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加学习,加强修养,使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文明礼貌的五句话和十字用语指的是什么?
  文明礼貌五句话的具体内容是:
  文明礼貌,使你添风采;进步成绩,使你增自信;
  周到服务,使你受尊敬;热情助人,使你更快乐;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城里孩子一方面对金钱非常漠然,一角钱掉在地上,他们大都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待遇”又使他们对金钱强烈追求,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劳动缺乏尊重。
  出于对以上现象的思考,我们组织学生亲历“挣一元钱、说一元钱、花一元钱”的过程,品味一元钱的价值,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的道理,学会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一、准备活动:
  教师:
  1. 提出活动任务——独立赚取一元钱。
  2. 布置活动时间——星期六或星期日。
  3. 要求学生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以便交流。
  4. 准备摄像机并做好安全等工作。
  学生:
  1. 自由搭配成组。
  2. 讨论赚取一元钱的途径。
  3. 给小组命名、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4. 创作小组口号、制作小组招牌。
  5. 讨论、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
  (学生经过自由搭配,共形成 “笨小孩打工团”、“丑小丫排档公司”、“破烂大王”等六个体验小组,以到大排挡、超市打工,卖《扬子晚报》、捡破烂等形式来赚取这一元钱。有的小组还创作了别致的口号。)
  二、赚取一元钱(略)
  三、讲述一元钱的'故事
  讲述故事之前,我播放了他们活动时的录像,学生立刻欢欣雀跃起来,我开始进入主题:“大家现在坐在教室里,也许有千言万语想向老师倾诉,如果我让你们用一两个字概括一下心中的感受,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经过讨论、权衡,在黑板上分别写下“苦”、“累”、“尊严”等字词,然后开始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苦”:
  生1:我们写下的是“难”。一是找工作难,二是过父母那关难,三是打工难。我先说第一“难”吧……
  生2:我感受最深的是“尊严”。有一次,我问一位叔叔要报纸吗?他没理我,我又问了一遍,他才抬起头白了我一眼。更可气的是,一位叔叔一边翻看报纸一边说没有时间看。我只卖了一次报纸,就有这样的遭遇,那些整天卖报纸的人呢?卖报也是一种职业,卖报的人也需要尊重!”
  (真实的也往往是最生动的,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就不会没话说。大家经历不同,但激荡在一起的,是他们相似的感想。)
  四、品味一元钱
  讲述完各自的故事,我询问了孩子们的收获,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冷静的思索:“经过了这次活动,你觉得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是那些钱吗?”
  生1:我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
  生2:我对“社会”有了认识。在饭店我看到有些人吃饭非常浪费,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可惜。而好多穷人却生活得很艰难。
  生3:我觉得我更应该好好学习。现在我们干的是粗活,将来学习好了,就能做世界尖端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4:我觉得人的品质有差别,有的品行很好,有的品行很差。
  生5:我觉得父母挣钱不容易,以前他们让我少花钱我总不听,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惭愧。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亲历“挣一元钱”之后,学生渐渐地冷静下来,他们的记忆就像大浪淘沙一样开始把活动的思考引向纵深,这时正是进行教育的绝好时机,也正是实现本次活动目标的关键点!)
  五、花一元钱
  为了 “导之以行”,让学生的深刻想法得以践行,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学生把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元钱花掉。
  学生都显得很舍不得,纷纷选择了比较有意义的方式:有的买了学习用品,有的给蹬三轮车的妈妈买了副手套,有的愿意把它捐给希望工程,也有的选择买幅装饰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
  2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通过引导、评议,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勇敢自信。
  游戏人数:
  12人
  游戏准备:
  气球若干个,磁性黑板,吸铁石,“金苹果”等
  游戏规则:
  1、探宝队员背对背夹着行囊(气球)出发,赶往“丛林提示牌”。如果途中行囊掉落,必须返回营地重新出发。
  2、按提示牌上的不同要求打开行囊,你将会从行囊中获得下一项行动任务。
  3、最先取下藏宝图的小队,按图纸上的线路寻找宝物。
  游戏过程:
  一、引入:
  1、师述: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狮子王的来信。你们看!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丛林探宝!如果你够聪明,够勇敢,通过各种考验拿到藏宝图,你将会得到传说中,能帮助你实现三个愿望的金苹果!
  狮子王
  (出示多媒体,学生自由读信)
  2、师述:你们想得到这只神奇的“金苹果”?
  好!大家闭上眼睛,伸出双臂,很快我们就会到达丛林!
  二、探宝游戏
  1、狮子王:同学们你们是来参加丛林探宝的吧!欢迎欢迎!
  现在请你们自由组成两个探宝小队,到营地集中,想好自己小队的队名!
  学生:(报队名:xxx小队xxx小队)
  狮子王:出发前,你们得仔细看清,这次探宝行动的方案!
  (出示多媒体,读游戏规则)
  狮子王:这些行动方案,都记住了吗?祝你们好运!let’sgo!
  2、学生游戏
  (1)各自的小队加油助威。
  (2)教师适时激励游戏中的各个小动物。
  如:“背行囊,注意安全!”“赶快去找下一个任务!”
  “相互配合,千万别急!”“不要灰心,再试一次!”
  三、游戏评议:
  狮子王: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小勇士!我要向xxx小队表示祝贺!
  狮子王:这次探宝行动,xxx小队你们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
  xxx小队,你们也很努力!但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游戏小结:
  狮子王:你们想让“金苹果”帮助你们实现什么愿望呢?
  学生:(讨论)说出想要实现的三个愿望。
  狮子王:太好了!你们能把三个宝贵的愿望,留给那些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真让我感到高兴!老师相信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天的探宝行动非常成功!同学们,再见!
  丛林指示牌:
  藏宝图
  用脚踩破气球(2人合作完成三个仰卧起坐)用脚踩破气球
  用屁股坐破气球(2人合作完成三次“划小船”)用屁股坐破气球
  用膝盖跪破气球(2人合作完成三次“背箩筐”)用腿夹破气球
  编者的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设计的这个情景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体”一词的含义,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游戏需要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具备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认识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得按规则办事!乐意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综合实践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即将来临期间,了解清明习俗,捏小燕子。目的是通过捏小燕子,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通过动手尝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体验捏小燕子的快乐,体会春天的美好,懂得感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燕子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过动手尝试,学会观察,提高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体验捏小燕子的快乐,体会春天的美好,懂得感恩;
  3、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4、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向。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了解小燕子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过动手尝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体验捏小燕子的快乐,体会春天的美好,懂得感恩;
  3、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捏好的小燕子等作品;
  师生共同准备橡皮泥、剪刀等捏燕子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知道这幅画面描述的是哪个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啊,春节过后,可爱的春姑娘,便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万物呈现一片生机,看那可爱的小燕子也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2、你知道这么美好的春天里有哪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预设: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3、清明节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节日。说起清明,你熟悉这个节日吗?你知道哪些清明节的习俗?
  预设1:扫墓、踏青春游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我们一起去看看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你们知道她们在做什么吗?——捏面燕
  是啊,捏面燕是我们胶东地区特有的习俗,你想像他们一样捏出生动活泼的小燕子吗?那这节课我们也加入到探索清明民俗文化的活动中,探究怎样捏小燕,好吗?(好)板书课题
  二、探究习俗
  (一)初步感知,了解学情
  1、谈燕子
  你印象中的小燕子是什么样子?谁来给大家说说?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来观察一下,小燕子有什么特点?
  2、初次试捏
  你能将我们观察到的小燕子用橡皮泥捏出来吗?自己试着捏一捏吧!
  3、作品展示:
  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手真巧,各具形态的小燕子已经在同学们的手中初具规模。我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他哪捏的好?应该注意什么?你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二)观看视频,方法指导
  1、咱们同学捏出了自己心中的小燕子,那我们的特约嘉宾是这样捏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视频)边看边想捏小燕有哪些步骤?
  2、谁来说说捏小燕有哪些步骤?
  3、明确了步骤,相信有了方法的指导你一定能捏的更好。想不想再捏一个更满意的作品?那就再来捏一个吧!
  (三)小组合作,创编作品
  1、看到大家捏的小燕子,老师仿佛看到一群真的小燕子在跃跃欲飞呢!瞧,这些燕子在干什么呢?(图片)
  2、接下来,请大家小组作,发挥想象力,创编一组关于燕子闹春的作品吧!有信心吗?动手之前老师有几点提示送给大家:
  (1)、小组内活动组长分工明确,确定好每个人的任务。
  (2)、给作品起个合适的名字。
  (3)、完成后一起给作品编一个小故事。
  3、交流展示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巧巧手,让我们一起将我们的劳动成果展示一下吧。哪个小组先来?有请——
  4、看着同学们的精彩展示,老师忍不住为大家喝彩!现在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三、说来历
  1、小结:
  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在捏小燕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用心观察、小组合作,还体验到了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劳动能够创造美的道理。这就是我们的收获呀!
  2、说来历:
  孩子们,捏小燕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那你知道捏小燕的来历吗?
  四、拓展延伸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捏小燕只是传统面塑的一种,我们的面塑习俗在各个节日都有体现,孩子你们看——(课件)现在逢年过节庆喜时蒸“枣饽饽”、捏“面鱼”,正月十五捏属相等风俗都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捏小燕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灿烂悠久,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这节课只是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老师希望这颗美好的种子能够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大家能做到吗?(能)
  下课!
  板书设计:
  清明—捏小燕
  团-挤-剪-贴
  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综合实践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交通工具的不足之处,并了解交通工具不断创新的有关信息。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交通工具革新的探索和团结协作。
  二、活动准备:
  查找有关交通工具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给人们制造了不少麻烦。怎样才能使交通工具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呢?
  (二)交通工具的不足
  1、出示图片1:交通事故,提问:交通事故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2、说说自己听说或亲眼目睹的交通事故。
  3、教师简单介绍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
  1、出示图片2-4:污染环境、行驶缓慢、侵占良田。分小组讨论:交通工具有哪些不足?
  2、:交通工具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三)设计一个新型的交通工具
  1、出示图片,观察并讨论:两位小朋友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2、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组确定一个比较好的主题,开展讨论,制订一个新型交通工具的设计,并按设计画一个设计简图。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组讨论。
  5、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作品的优点,小组内其他同学可补充。
  (四)活动
  先自评,然后小组评议或集体评议。
  (五)活动延伸
  1、根据自己作品的优点,再合作设计一条推销的广告语。
  2、评一评:谁的设计好,广告语吸引人
  3、小组合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交通工具,要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综合实践教案 篇6
    第一单元
  一、活动主题:居家生活安全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 样去防范。
  三、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烧水时; 使用高压锅时;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 比如,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单元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 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
  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年级和班的界限,学生跨年级和班 级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实施方案可行性进 行评估。
  5、动员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
  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2、研究的主题由各年级定,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 (各年级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象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性。
  (2).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学校中的浪费现象对我们的危害,设计各种调 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3).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浪费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
  (4).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 产品。
  (5).成果展示会: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第三单元 好看的动画片
  第一课:我们喜欢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 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 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定 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我们每位同学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动画 片时不太注意姿势,看的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沉迷于动画片中以至于影响了学习。今天,我们就开展一 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二、制定方案 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交谈、采访、问卷调查等。 2、确定调查对象:学生和家长 3、学生分组: (1)学生调查小组 (2)家长调查小组 4、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各小组抽几名小记者进行采访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共同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打印出来。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记者进行采访、记录。 2、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 3、对采访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写出调查报告。
  四、交流汇报,成果展示
  (一) 导入主题 1、播放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说出动画片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活动小结
  六、课外延伸,生成新课题 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寻动画片的奥秘,或者为动画配配音,制作 一个简单的动画等都可以。到时,我们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与特点。
  (1)作用:引导、指示、识别。 (不能、应该) (2)特点:简单、醒目、直观。 (一般来讲,绿色表示安全、环保等含义,红色表示紧急或禁止含义) (3)认识标志的基本分类(从作用、颜色、代表含义)
  2、初步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进行设计。 标志在为我们带来方便得的同时,也在规范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 标志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能用生活标志知道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在学 习与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2、难点: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图片等等。
  教学设计:
  一、场景导入
  1、同学们,这周末过得快乐吗?都去老师和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放假到各处走走,请大家猜猜看,老 师这天都去什么地方了! 2、老师的钱包被好心人送到了失物招领处,真是帮了我大忙。同学们,你们也要这样做,拾到东西要要 交到失物招领处或者警察叔叔的手里。 (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二、新授:
  (一)揭示课题 虽然老师没有告诉大家我去了哪些地方,但是同学们仍然猜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常常会见到这些能 提醒我们、指示我们的图画,我们把这些图画称做标志。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起重要的作 用。
  (二)联系生活对比分类 出示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辨识,简介标志的分类。
  1、按作用分: (1)引导; (2)指示; (3)识别。
  2、按颜色分: (1)红色; (2)绿色; (3)其他。 3、代表含义: (1)商标; (2)公共标识; (3)徽标标识。
  小结:生活多姿多彩,标志形形色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使生活更多了一抹亮色的色彩。 大家不必局限于老师对它们的分类,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志的理解,对它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
  (三)对比分析 (图画和标志) 我们已然知道,标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指示、引导我们的生活,请大家看下面一组图: (保 护环境&游泳) 对比:1、图画与标志的区别,抽象出标志特点:简单、醒目、直观; 2、不同的设计,有相同的符号。 小结:标志其实就是从图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语言符号。
  (四)引发创作 (过渡:标志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连我们的校园里也比比皆是。 ) 1、看图回忆:作为大红门一小人,你了解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存在标志吗? 2、看图思考: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缺少标志? 3、引发创作:做为大红门一小的一名小主人,请你为学校缺少标志的地方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标志,使 我们的校园萦绕在美丽的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和谐氛围中。 4、提醒学生创作注意,加深学生对标志用途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1)标志的特点; (2)美感、有独创性。
  (五)提创作要求 1、用绘画的方法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 2、抓住标志的特点; 3、设计时注意颜色的运用。
  (六)学生创作 1、巡视,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2、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合作完成或自己独立完成标志设计。
  (七)展示评价 采取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评价导向: 1、评价自己或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独创性; 2、小组创作的过程中的点滴体验。
  第五单元 巧巧手
  第一课时:玩纸
  一、活动主题:玩纸
  二、活动对象人数:三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 情。 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探讨折纸的民族风格,并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四、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学生:查找收集折纸资料。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 (一课时)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 (一课时)
  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 (四课时)
  4、展示成果(一课时)
  5、活动评价(一课时)
  六、活动方式与方法:
  1、 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1、 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
  2、 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观折纸作品,学生可以边欣赏边思考,提出质疑,为研究性学习作准备。 大家认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对折纸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选 1-2 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4、展示折纸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含义,及在创作中的发现。
  5、 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分围中学会相互欣赏。
  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继续 研究探讨。 2、分小组进行互评。 3、继续查找资料研究折纸规律。 促进学生相互欣赏,学会反思。
  七、总结与评价: 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互评。
  第六单元 光的游戏 影的游戏
  活动目标:探讨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图书>手电筒、蜡烛、粉笔 。
  活动过程:
  1、讲故事>。(这是一个讲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提问: (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影子?
  2、引导学生在室内做影子。
  (1)教师启发:你在教室里看见过影子没有?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看到影子?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电筒、蜡烛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关系
  (1)带学生去阳光下,让他们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观察他们怎么做。 (2)提问: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会怎么样?在游戏场的阴凉处呢? (3)启发学生动脑:怎么改变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的影子变得大些、小些、瘦些、宽些?怎样改变影子 的形状?并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如伞、书等.
  4、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并学习记录。 让学生结对在走道上游戏观察,并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每 2-3 小时回到同一点,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 变化,是变大了、变小了、还是变宽了、变长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么样子?
  5、游戏:>。 一个学生试着通过踩另一个学生的影子去捉住他。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踩影子,如用自己的影子 去碰别人的影子或用自己手的影子去碰别人的影子等。

  综合实践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重阳节习俗
  活动背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可是,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倍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反而淡漠了他们的尊老敬老的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感恩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重阳节敬老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
  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重阳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感染;并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的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组的介绍完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时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前通过多种方式搜集“重阳节习俗”相关内容资料,准备交流。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内容:重阳节习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xx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重阳节习俗”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教师引入小组活动: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交流重阳节的习俗有关知识。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下面就请我们的各小组为大家分别介绍。大家欢迎!
  2、小组一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3、小组二介绍重阳习俗之二:品酒赏菊(幻灯片出示)。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就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小组三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三:插茱萸(幻灯片出示)。
  大家好!听了前面朱晓丽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重阳节身插茱萸、饮菊花酒,其实和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差不多。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说茱萸可以辟邪,这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大家好!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幻灯片出示茱萸图片)
  因为据了解,茱萸分为两种: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都是中药,不过前者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可以驱虫。古人重阳节插的就是吴茱萸。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专家认为,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俗的重心发生潜移,重阳在早期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所以代表“延寿客”的菊花最终盖过了“辟邪翁”――茱萸。因此,现代人知道茱萸的已经很少了。这也是我们调查之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