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5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你就一定会有进步。如果,你正在埋怨命运不眷顾,开导自己: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5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对教材的分析
  1、全面熟悉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2、明确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掌握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制定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x)班有xx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位置 ,1— 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 图形(一)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 教学的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
  五、 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10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认识=、>、  六、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育和谐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细致全面的教学管理,进行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8名学生,其中男生38人,女生12人。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时间短。
  为此本学期计划特定如下: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
  5.《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 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5、分类…………………………………………………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8、认识钟表……………………………………………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2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全册总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回读、写;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会把2-10各数分成两个数,会把十几分成十和几;会比较20以内得数的大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认识符号“>”“  一、班级以及学生情况分析
  (1)班共有学生26人,男生12人,女生14人。虽然学生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五、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六、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数一数 比多少(4课时)(第二——三周)
  (二)位置(5课时)(第三——四周)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课时)(第四周——第八周)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9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3课时)
  (四)认识图形(5课时)(第八——九周)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十周——第十三周)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10课时)(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4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5课时)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5课时)(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5课时)(第十七周——第二十一周)
  总复习(15课时)(第二十二周——第二十五周)
  七、教学具体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以上是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