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文言文教案【四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相信信念能够战胜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信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必备】文言文教案【四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文言文教案 篇1
    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
  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xx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xx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
  1993年选自《新唐书-姚崇传》,主人公姚崇;
  1994年选自《唐语林-识鉴》,一说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
  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
  1996年选自《宋史-郭永传》,主人公郭永;
  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
  1998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
  1999年选自《北齐书-苏琼传》,主人公苏琼;
  20xx年选自《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的
  20xx年选自《田单传》主人公田单20xx年选自《史记.李广将军列传》主人公李广
  20xx年选自《资治通览·唐纪八》主人公裴矩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11实词解释题和14题句子翻译题)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教师要多加引导,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
  实词答题技巧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有许多学生对20xx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个义项
  A、气息B、休息C、熄灭D、子息E、利息F、出息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xx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4、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6、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xx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结构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翻译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
  文言文翻译方法
  翻译文言文,既要做到内容忠实于原文,又要做到文字通顺流畅。翻译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落实。即落实原文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意义。要通观全篇,仔细钻研字、词、句、篇。例如:《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有人把“外人”译为“外国人”有人译为“世外之人”,理由是“桃花源是陶渊明空想的乌托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桃花源记》全文来看,后面还有“此中人语云:‘不足以外人道也’。”“此中人”即桃花源中人,“外人”即桃花源以外的人。
  二.保持。即审慎地辨别原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保持原文的语气。例如《陈涉世家》中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句末的“乎”相当于现代的“吗”,似乎像疑问句。但是细审句子的语气,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表示陈胜愤慨的激情。
  三.调整。即对句子中的个别词序作必要的调整。古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毕竟有所不同,有时就要调整词序。如《郑人买履》中的“何不试之以足?”需要调整为“何不以足试之?”然后再译作“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四.增补。即翻译时要注意把原句中省略的字、词补充完整。如《登泰山记》:“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要译成“泰山的正南面有三座山谷。当中一座的水道绕过泰安城的外边,那就是郦道元书里提到的‘环水’。”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
  五.省略。即文言文中的有些虚词或客套话,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而且也用不着,这就可以省去不译。例如《公输》中的“子墨子”,不必译为“我的老师墨先生”,译成“墨子”或“墨翟先生”就可以了。又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夫”为助词,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不必翻译,译成“打仗”或“作战”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使文字简洁,又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六、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系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
  七、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八、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1、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亲近
  2、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照录不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
  4、删掉不译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5、补充省略6、调整语序(以上六种方法视具体语境来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摭谈高考古文今译的标准与技巧
  一、要准确翻译好每一个字,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即合乎“信”。一般高考翻译的句子总是有几个重要词语,如“其李将军之谓也?”的“其”,如果翻译不出,就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有些省高考阅卷组甚至规定,把这些重要参与作为采分点,不翻译出来就直接扣分。如下面这些句子,有哪些是重要词语必须翻译准确的呢?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2、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3、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上面这五句,每一句都有重点词语。如“心动”意义为内心恐慌,“极”则是尽情享受。我们在平时积累文言知识和做考试题目时候,要注意两类词语。实词中要注意多义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如“恨”在文中意义为“遗憾”;虚词意义往往不固定,如3、5两句的“其”,前一个在句中起揣测强化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表示自己,“焉”则有兼词“于之”和句末语气词两种用法,第2句意为“从中”。如果抓住这些点,句子翻译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翻译的句子要通顺,要合乎现代汉语语法,即合乎“达”。古代汉语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相距太远,如省略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就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翻译。如:
  6、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幕碑记》)
  8、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幕碑记》)
  这三个句子分别是省略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文言省略的成分有介词、动词,缺少句子主语宾语的必须补充完整。被动句有的有被动标志“见”“于”“受”等,有的没有,如第7句就要根据句意补充。定语后置句要把后置句的定语放到前面,如第8句应该译成“能够不改变他们志向的高官”。状语后置句也应该调整语序,如第2句应该译为“从中得到养生之道了”。而有些句子还要考虑语言环境,将句子蕴涵的语气体现出来,如第6句必须把假设的句意译出来,为“假如现在把钟磬放在水里”,这才通顺。
  三、对一些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还要译出原文的风格来,即合乎“雅”。常用的方法是补充成分、明确内容。如: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季氏将伐颛臾》)
  第9句用了比喻,语言简约,翻译时要符合语境恰当增加成分,而不能就文直译,应译为“人家是屠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第10句用了借代,翻译时可以把“虎兕、龟玉”分别翻译为“猛虎、珍宝”;又如第8句的“四海”也应该翻译为“天下”,这样才真正体现古文今译的标准。此外,对采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古文,也要注意。
  掌握了“信、达、雅”的标准,可能还不能翻译好一个句子,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字难句”。这时候就要根据“据文断义”的技巧,根据文章的语境来推测“难字难句”的意思。如20xx年北京春考:
  昔者弥子暇见爱于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这则短文写了弥子对母亲和君主的尊重,正因如此,卫君才认为弥子“孝”和“爱”。这是对传统美德的歌颂。许多考生理解不了“不尽而奉君”,或者对“忘其口而念我”感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没有从整体上理解古文的缘故。文章讲了两个故事,根据上下文内容,“不尽而奉君”是指“没有吃完(桃子)就献给卫君”,为什么不另外摘一个呢?因为弥子吃这个桃子的时候感到特别甜。而“忘其口而念我”是卫君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的,他没有批评弥子,而是替弥子找了一个台阶:“这是尊重我啊,他忘了自己的口味而想到了我!”这样上下文联系,文字就可以疏通了。许多考生就是用“据文断义”的方法,将20xx年春考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中的难点“多”字译成“称赞”。
  另外,我们复习的时候要注意,高考古文今译的字、词、句,都是常见常用的,因此平时要多在常见的字、词、句上下功夫,不要一味求难;偶尔遇到难的,我们也不要心慌,要善于联系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文章内容来推测,相信一定可以做好古文今译题。
  文言“互文”的翻译
  古文中,有些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句子,处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或三个词语中可以近义互释、异义互补,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称为互文。互文有同义对应和异义对应两种情况。下面就来谈谈它们的翻译。
  1.同义对应
  (1)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说》)
  译:冒着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
  (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译:率领着疲惫不堪且仅有几百人的队伍,转过来就进攻秦朝。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译:在军事失利、形势危急的时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4)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译:于是贯通了五经和六艺。
  (5)处若忘,行若遗。(《答李翊书》)
  译:静处或行动时都好像遗忘了什么。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译:北国的风光,在千万里辽阔的疆土上,都是冰封雪飘。
  从上面的翻译看出:同义对应的两个词可以互相解释,翻译时往往两词连用,如“遗忘”“贯通”“熙熙攘攘”“千万里”;或取共同义,如“触”“犯”译为“冒着”,受任、奉命译为“接受……的任务”,“率”“将”译为“率领”。
  2.异义对应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译: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2)朝辉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译: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师表》)
  译: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长期出征万里的人没有回来。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错。
  (5)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译:天地啊!你不分好歹、颠倒贤愚,真不配做天地啊!
  从上面翻译看出:对于异义对应的句子,翻译时把两词连用即可,如“谈笑和来往的”“早晨和傍晚”“秦汉时”“枝枝叶叶”等。
  表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分类例释
  文言人物传记中,表官职变动的词使用多且复杂,弄清这些词义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
  一、授予、提升官职类: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例如《张衡传》中:“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升:升官。《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元史·贾鲁传》:“擢户部主事。”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二、调动官职类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
  三.兼职、代理类:
  兼:兼任。《〈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晋书·袁乔传》:“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四、降职、罢免类:
  贬:降职。《宋史·唐介传》:“帝怒益甚,贬(介)春州别驾。”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出:京官外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
  左迁: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即司马。”
  罢、免:罢除、免去官职。此义同现代汉语。(例略)
  黜:废,贬退。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五、就任类:
  视事:任职。《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下车:刚刚上任。“下车伊始。”
  古代年龄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年幼:总角儿童:垂髫
  女孩子七岁:龆年女孩子12岁:金钗之年女孩子13岁:豆寇年华
  女孩子15岁:及笈之年女孩子16岁:碧玉年华女孩子20岁:桃李年华
  女孩子24岁:花信年华女子出嫁:摽梅之年男孩子8岁::龆年
  男孩子15岁:束发(成童)男子20岁:弱冠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礼仪习俗
  总角古代儿童未成年时束发为两结,形如角《祭妹文》:必梳双髻。
  弱冠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子路……侍生》冠者五六人。
  加笄(簪子)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以示成年。《孔雀东南飞》:结发为枕席。
  婚姻六礼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具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刘兰芝再嫁太守家。
  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家省亲,但娘家不接,不得随便归省《项脊轩志》:吾妻归宁。
  于归(归)女子出嫁叫于归或归《诗经》:之子于归,宜室宜家;《项脊轩志》:吾妻来归。
  丧葬棺,(柩)装尸用,是棺外的套棺,总称柩《祭妹文》:今予殓汝葬汝。
  殓将尸体装入棺中叫殓(入殓)
  殡停棺出殡即将棺抬出。
  葬埋棺于墓穴中今予殓汝葬汝。
  窀穸墓穴
  坟埋土隆起王昭君之青冢即坟
  俑埋葬的人形殉葬品秦始皇兵马俑
  挽歌出殡时所唱的歌陶潜自写《挽歌》(见《记念刘和珍君》)
  墓地著庐古人死后,晚辈或后学有的在墓地建庐服丧守护颜回于孔子死后,曾造庐守护于墓地。《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崩(驾崩)指帝王死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丧服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不同丧服和穿着时间的长短。一般穿白色丧服。《之战》;晋文公死后,其子晋襄公墨衰绖,晋于是始墨
  祭祀宗庙(太庙、祖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把宗庙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国君认为君权神授,是承袭祖先而得,所以天子诸侯必有宗庙。国家大事必告于宗庙,以示尊敬《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即秦代七代祖先之宗庙。《伶官传序》:少牢告庙,请其矢。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祭祀土神、谷神叫社稷,祭祀的地方也叫社稷,社稷也是国家的象征祭品:天子用太牢(牛、羊、猪各一);诸侯用太牢,卿用特牛(一牛),大夫用少牢(羊、猪各一)。
  祖古人上路前祭路神是祖荆轲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酹祭奠时,洒酒于地,以慰天地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最隆重的礼节叫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极顶祭天曰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霍去病追敌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斋戒古人祭祀前,主祭人要用数日更衣、独居、素食、戒酒、每天沐浴等,使心地清静,叫斋戒《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牺牲祭品如牛、羊、猪叫牺牲《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神器古代帝王所用之物,如符玺(印章)一类的东西,是帝位象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亚父南向坐。(最尊)项王东向坐。(也是尊位)
  礼仪坐姿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再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长跪(跽)跪时,臀离开脚跟,挺直了腰板府吏长跪告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顿首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长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礼(《左传》)
  再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为拜,拜了又拜为再拜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尚右古代左、右两字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尚右,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人乘车规矩都以左为上,主位在左。虚左是留出左边的座位,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贽古人拜见时的见面礼撰长书以为贽。
  刺即名片,官员互访时要投刺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九宾礼是战国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设九个迎宾赞礼官,将客人延引上殿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可进行下面的一些归类:
  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20xx)
  作者的其他文章
  论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如何帮助补习生提...
  妻子和丈夫的别称
  18个常用文言虚...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中秋诗词
  新闻的标题
  文言实词120个...

  文言文教案 篇2
    一、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复习检查(投影)
  温故而知新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汗牛塞屋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 (4)家贫难致
  (5)归而形诸梦。 (6)故有所览辄省记。
  (7)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多义词:
  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有地洼然而方以长。
  4、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为一说,使与书俱。
  5、翻译句子,并体会语句表达的语气:
  (1)子不闻藏书者乎?
  (2)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三、研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翻译,下面请同学进一步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投影)
  1、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
  3、 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探讨1、(板书)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探讨2、举例论证:天子之书——七略四库
  (投影)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
  (作者提出观点后,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这些例证有何作用?生回答)(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有书而不读,依次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非独书……”一句由书过度到“天下物”,写“天下物”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回答)
  (投影)书→天下物:物非己有: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不同心态
  物为己有:心安理得、束之高搁
  (以上由书及物都是从别人说起,接着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运用什么论证方法?生答)
  (投影)自己 通籍 前:家贫难致 有所览辄省记——勤奋
  后:俸去书来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懒惰
  (第四段通过哪些对比,劝勉黄生认真读书?生答)
  (投影) 借书:“予之公书”与“张氏吝书” 提出希望
  “予不幸”与“生幸” 读书必速、归书必速
  (这些对比论证有什么作用?)
  小结:根据板书进行总结,作者由书及物、由人及己,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劝勉黄生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勤奋读书。
  四、拓展:
  1、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小结: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气,有决心,不利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
  (投影)2、积累读书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列夫托尔斯泰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1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
  (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
  五、小结:
  同学们,现在和过去不同。过去许多人想读书而得不到,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都很优越,大小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图书真是琳琅满目,咱们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书店逛一逛,相信这里的书籍一定会填补你精神世界的空虚。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趁着青春年华,珍惜拥有的读书条件,多读书,读好书!
  六、作业设置:(任选一题)
  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和事例,制成读书卡片。
  2、以“谈读书”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写一个议论片断。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3.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4.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 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省略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三、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教学内容: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准确判定不同句式,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一、请翻译。
  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 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尝疑乎是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尝射于家圃
  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宾语)1、子将安之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以战?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
  六、作业:
  自己总结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特点,并能够找出典型例子。

  文言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安排同学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同学,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同学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同学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同学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同学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同学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同学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⑴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身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⑵ 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⑶ 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同学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同学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⑷ “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同学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同学讲述,老师结合同学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身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同学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同学对照注释,自身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效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争辩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同学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同学回答引导同学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同学肯定两小儿敢于讪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扮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扮演准备)
  6、向同学优秀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同学阅读古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