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甘愿为卒,虽不勇猛,但又有谁见卒退后一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乐园》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
《儿童乐园》这一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上好这节课,在备课过程中我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我把探究新知做为本节课的中心环节。
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小棒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摆出自己画的图形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 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 ”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我的优点是: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95%,但拓展练习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有一半学生不会写,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灵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3
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后都需要反思思考自己的对与错,这样子才能方便知道自己的表现,以下是“《儿童乐园》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自主探究部分:学生先自己观察儿童乐园插图,然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因为之前的知识铺垫,学生大多能够找出数学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现有的数学信息提问和解答。
2、合作交流部分:通过提出问题的铺垫,老师适时提出让学生合作讨论,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计算:有多少人坐飞机?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从自己的一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和分享方法后,知道很多种方法,有之前预习过的孩子更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先和同伴说一说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孩子们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于是,便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课堂检测部分:讲解完乘法,剩下的时间马上完成活动单练习,后汇报对批。由于对批是灵动课堂活动的一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名小老师,所以,学习性质高,完成作业的态度也比以前积极。在汇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
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当然,在教学的具体过程当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如:有的学生有蒙混过关的'想法,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有退宿,讨论不积极等,我会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更要向做得好的老师们多学习。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4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95%,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灵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5
一、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掌握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二、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主要分为:
1.情境引入,发现数学现象;
2.提出数学问题,引入乘法;
3.教学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4.体会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5.学生练习反馈这五部分来进行。
三、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教学过程总体流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练习 反馈情况良好。
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针对2+2+2+2=8这个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对乘法算式中各数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讲解时所花费的时间过多,没把重心放在乘法算式各数字与问题的联系上。
2.鼓励语言较少,以至于到后半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3.教学过程单一,应有些变化。
五、改进的方法:
1.通过激励的语言或方法,维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比如:比一比哪一组最积极举手发言,课后可以得到小红花等等。
2.在进行乘法算式讲解时,多运用儿童化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3.可以把“一共有多少人划船?”与“一共有多少人在椅子上休息?”这两道题作为学生的反馈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来做,并请学生讲解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6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发练习本”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3.自评表现,总结全课。
学生学会自评是“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鼓励学生树立自信,不断进步。对于那些认为自己表现不好的学生,应肯定其优点,并提出希望。对那位本节课自评表现欠佳的学生,老师要求他课后给同学们讲讲他在儿童公园发现的乘法问题,以弥补其在课内的损失。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案例点评
1.除了“教学反思”中提到的优点之外,本节课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比较充分,主要表现在:(1)给学生比较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或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如每个学生都在草稿本上独立列式计算,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向同桌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人人都选择一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与同伴交流等等。
(2)学生互动中,智慧的火花时有闪现,如“我发现了如果两个乘数不一样时,可以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如果两个乘数一样时,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观察具体情境,把“1+2+3=6”改写成乘法算式时,学生发现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移多补少”把3个加数都变成2,另外一种是不用移,前后两排椅子都坐着3个人,这两种办法都可以列出3×2=6或2×3=6。
(3)学生有一定的发展。学生小结说“我学会了将一个很长的连加算式用简短的乘法来表示,真奇妙。”“我知道了有些连加算式能用乘法表示,有些就不能。”这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才这样自信。
2.在描述数学问题方面,也存在着与前一个案例同样的缺陷,需要改进。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7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有二个知识点:
1、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一条主线。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有个别学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8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有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有个别学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9
本节课学习的是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的基础课。这次,我大胆地改了情景的创设和练习的增设,让课堂更有趣而且让乘法的意义更容易理解。
联系生活,引出乘法。用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带4枝铅笔为入口,问孩子们:“3个小朋友一共带了多少枝铅笔呢?5个小朋友呢?全班31个小朋友呢?”让孩子再次感受到用加法计算的不便,再让孩子想想,4+4+4=12(枝)可以怎样用乘法来表示。预习了的孩子马上能说出乘法算式,接着老师追问:“4是怎么来的?3是怎么来的?”让学生能明白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变。
有了这样的引入,教材中的情境图变成了练习,一样的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解决起来也很快速,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在下面看的学生都惊呼2太多了,让学生把这些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算式变得整洁。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加法变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同时感受到加法的不便与乘法的简便。学生通过这样的类比练习,更加明确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在教学中,恰当的练习才能真正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0
《儿童乐园》这节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难点是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乘数表示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二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好奇的心理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课前渗透
我以出示2袋玩具小熊(每袋有两只小熊),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再出示4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列完后并说说是几个几连加,最后出示10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多个相同加数连加列加法算式比较麻烦。
二、 新知学习
1、 情境导入
2、 让学生说说在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3、 提出数学问题
4、 抽出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①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2+2+2+2=8(人)
②师出示课件:6架小飞机一共能到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学生体会到加法算式 越来越长,由此引入乘法。
5、 以4个2连加的加法算式为例来学习认识乘法及乘法算式 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 乘法算式。
6、 说说乘法算式中的乘数2表示什么?4是哪来的?
7、 巩固解决:6架飞机一共坐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应 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8、 当堂练习。
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几处值得反思:
1、“课前渗透”这个环节可以删除,应该直奔主题,以免“多个 相同加数连加写起来比较麻烦”的体验重复。
2、在教学将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没有突 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怎么来的,应该如何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及每个乘数表示的意思”这一难点。如:2+2+2+2=8,改写成乘法算式:2×4=8,第一个乘数确定的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4,并附以明确的板书,学生才理解深刻。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尽量不要重得学生的回答。以后应 注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1
儿童乐园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的情节。情境图共分为四部分:左上部分呈现了很多小朋友在蹦蹦床上玩的情境,包含“我蹦了23下、我蹦了66下”等数学信息。左下部分呈现了坐龙船和飞天轮的情境,包含“坐龙船的由17人,坐飞机的由24人,我们一共来了50人”等数学信息。右上部分呈现了玩碰碰车的情境,包含门票每位10元、汽水5角、矿泉水2元等信息。右下部分提供了坐小火车的情境,包含时分、图形、长度单位等数学信息。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画面,在明确基本图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使学生能全面地发现图中隐含的信息,了解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为下面按知识板块整理知识做好准备。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2
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这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的循环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这种放松的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学生再创造的状态,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让学生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3
1、自主探究部分:同学先自己观看儿童乐园插图,然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同学完成的比较好,由于之前的学问铺垫,同学大多能够找出数学信息,并且能够依据现有的数学信息提问和解答。
2、合作沟通部分:通过提出问题的铺垫,老师适时提出让同学合作争论,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计算:有多少人坐飞机?同学通过相互沟通、启发,取长补短,从自己的一个方法,和同伴沟通和共享方法后,知道许多种方法,有之前预习过的孩子更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然后我让同学自己先和同伴说一说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孩子们虽然能发觉一些问题,但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于是,便向孩子们具体讲解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以及需要留意的地方。
3、课堂检测部分:讲解完乘法,剩下的时间立刻完成活动单练习,后汇报对批。由于对批是灵动课堂活动的一种,同学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一名小老师,所以,学习性质高,完成作业的看法也比以前主动。在汇报的过程中,发觉问题后准时解决。
本节课让同学感受到了参加到学习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当然,在教学的详细过程当中,还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如:有的同学有蒙混过关的想法,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有退宿,争论不主动等,我会努力让同学主动、主动的参加到学习中来,更要向做得好的老师们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