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无论你说话多么谨慎总有人歪曲你的意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混合运算教案1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看看下面每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 ○ ○
  (三)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能否应用运算定律简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探索、悟理
  (一)出示例题
  (二)读题之后请同学试做(板演在黑板上)
  教师:这道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强调运算顺序)
  (三)做一做
  教师提问: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四)小结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这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
  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做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边的.
  (五)仔细观察下面两题,计算中有没有好方法使它们算得又快又准.
  小组汇报结果.
  = × ×
  教师提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师说明: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在分数中.
  (七)做一做
  三、归纳、质疑
  (一)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己小结)
  混合运算、分数乘法中的简算.
  (二)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吗?
  四、训练、深化
  (一)巩固混合运算
  1.判断
  (×) (×)
  (√) (√)
  2.计算
  (二)巩固简算
  1.填空
  2.简算
  (三)提高练习
  五、课后作业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点评
  学生已通过第七册的学习,对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较熟悉了,所以,本教学设计注意以旧引新,通过复习,让学生讨论、试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技巧。巩固练习中,从基本练习一直到提高题,设计有层次,有坡度。

  混合运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29+38 =67
  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混合运算教案3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三、巩固训练:
  P46.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
  P471、23
  六、每日预题:
  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

  混合运算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练习十五的第5-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十五第5题
  3/8+1/85/9-2/95/6-5/61/3+1/21-5/87/10+5/10
  集体口算后校对,并请做错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7+3/8+5/83/7+5/6+4/75/8-(3/8+1/12)2/3-1/4-1/45/6+2/5+1/6+3/55/9+(4/5+4/9)
  1、指出: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使用,整数减法运算性质在分数中也同样适用。
  2、学生独立完成,六人板演。
  3、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1)加法结合律;(2)加法交换律;(3)(4)减法运算性质;(5)(6)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解方程1/2+X=1X-3/7=1/2X+2/3=7/6
  1、指出:方程中的X不仅可以是整数或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2、学生独立完成,三人板演。
  3、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并请错误的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四、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算式意义与结果,强调单位“1”。
  2、改变习题:将“小华调查了全班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改成“小华调查了全班30位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
  (1)该怎样解决问题?
  (2)为什么方法不变?
  强调:这两题都只要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从单位“1”里去掉送鲜花的1/3,再去掉送贺卡的1/4,剩下的就是送图画的人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与全班实际的总人数没有关系。
  五、延伸
  完成书上思考题。
  1、计算后找出规律。
  2、应用规律直接写得数。
  3、应用规律自编加法算式。

  混合运算教案5
    教学内容
  六年级北师大版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会想策略明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分数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独立解决。
  师:请看情境图,你是怎么想的呢?独立思考1分钟,将你思考的过程写在草稿本上(2分钟),开始。
  二、小组讨论、明晰思路。
  师: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想法,一会在全班分享。
  1、你们组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你们组还有什么困惑?
  3、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三、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1.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你有什么想说的?计算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进行本节课的反思与评价。
  四、完成书上练习,巩固检测

  混合运算教案6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课堂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两种读法。
  二、讲授新课
  1.计算下列各题:
  2.计算:
  (1)-12+11-8+39;(2)+45-9-91+5;(3)-5-5-3-3;
  (7)-6-8-2+3.54-4.72+16.46-5.28;
  3.当a=13,b=-12.1,c=-10.6,d=25.1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c);(2)a-b-c;(3)a-(b+c+d);(4)a-b-c-d;
  (5)a-(b-d);(6)a-b+d;(7)(a+b)-(c+d);(8)a+b-c-d;
  (9)(a-c)-(b-d);(10)a-c-b+d.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a-(b+c)=a-b-c;
  a-(b+c+d)=a-b-c-d;
  a-(b-d)=a-b+d;
  (a+b)-(c+d)=a+b-c-d;
  (a-c)-(b-d)=a-c-b+d.
  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改变了符号;括号前是“+”号(没标符号当然也是省略了“+”号)去括号后各项都不变。
  4.用较简便方法计算:
  (4)-16+25+16-15+4-10.
  三、课堂练习
  1.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不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
  (1)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2)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
  (3)两数和大于一个加数而小于另一个加数,那么这两数一定是异号.()
  (4)当两个数的符号相反时,它们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
  (5)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6)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7)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
  (8)两个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正数.()
  2.填空题:
  (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______;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______;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2)若a<0,那么a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______.
  (3)若|a|+|b|=|a+b|,那么a,b的关系是______.
  (4)若|a|+|b|=|a|-|b|,那么a,b的关系是______.
  (5)-[-(-3)]=______,-[-(+3)]=______.
  这两组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判断题中错的应举出反例,同时要求符号语言与文字叙述语言能够互化。
  四、作业
  1.当a=2.7,b=-3.2,c=-1.8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c;(2)a-b+c;(3)-a+b-c;(4)-a-b+c.
  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x-y-z+w的值:
  (1)x=-3,y=-2,z=0,w=5;
  (2)x=0.3,y=-0.7,z=1.1,w=-2.1;
  3.已知3a=a+a+a,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3a的值:
  (1)a=-1;(2)a=-2;(3)a=-3;(4)a=-0.5.
  4.(1)当b>0时,a,a-b,a+b,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b<0时,a,a-b,a+b,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并举出反例。
  (1)若a,b同号,则a+b=|a|+|b|.()
  (2)若a,b异号,则a+b=|a|-|b|.()
  (3)若a<0、b<0,则a+b=-(|a|+|b|).()
  (4)若a,b异号,则|a-b|=|a|+|b|.()
  (5)若a+b=0,则|a|=|b|.()
  6.计算:(能简便的应当尽量简便运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时是习题课.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混合运算教案7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情境,呈现知识起点
  师:你们喜欢购物吗?这是小军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出示购物
  情境图,先呈现小军来购物的情境,改动教材小军和小晴同时呈现的购物情境)。
  师: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呈现三种学习用品的标价)
  生:一本笔记本5元,一个书包20元,一盒水彩笔18元。
  师:小军想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请你替小军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
  生:53=15元,15+20=35(元)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有没有列不同算式的?
  有个别同学列成如下算式,并进行了计算。
  ①53+20=15+20=35
  ②53+20=15+20=35
  师:板书学生的算式作为后面交流的素材。
  师:黑板上这两个同学列的是一个算式,你同意他们这样的写法吗?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了分步列式的基础,大部分同学都会列出53+20的算式)。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计算15+20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步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第二步再加上买书包的20元,表示一共用去多少钱。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53+20,能先算3+20吗?(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实际情境说出不能先算3+20的道理)
  师:对比分步与综合算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生:分步算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直接写在算式的后面,而综合算式要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在算式的下面。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在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算法中相机用红笔标出。
  【设计意图】: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因此,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也应是这样的。整改情境图分层出示数学问题,既便于突出学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实现为了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
  二、丰富算、用材料,再次感悟运算顺序
  师:投影增添小晴来购物的动画情景。
  师:小晴付50元钱买2盒水彩笔,请你帮小晴算一算她带的钱够不够?(生马上回答:够了)
  师:为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基本上能分步口算得出结果)
  师: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尝试解答。
  生:50-182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又表示什么?
  生:第一步先算182,表示买2盒水彩笔的钱。第二步再用50去减182的积,表示应找回的钱。
  师:现在老师写两个算式,你能结合情境图说说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吗?
  师:18+53;182-20
  (由于情境图信息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结合情境图说出每道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板书上面三道算式。
  师:比较53+20和18+53;182-20和50-182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体验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道理。
  【设计意图】创设丰富的算、用材料,让学生通过情境提炼数学问题,;根据算式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以用引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尤其是两组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运算顺序的实质,拓展了运算顺序的认知。
  三、抽象概括运算顺序
  师:黑板上有几道两部计算的综合算式,观察它们的运算符号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乘加(减)
  师:谁能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四、拓展延伸
  师:继续增添情境图信息:一套3本《格林童话》共36元。①小明买4本。②小红买2套。
  师:谁能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分别是解决什么问题?该怎样去计算呢?
  3634 3626
  生:3634是小明买4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算式3626表示小红买一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3634要先算什么?能先算什么?
  师:算式3626呢?
  师:你觉得乘除在一起运算,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情境图中的解决问题,大部分都能说出运算顺序)
  师:算式3634与算式3626在运算符号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乘除运算。
  师:对比黑板上的几道只有乘加(减)和上面两道乘除算式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乘加(减)两部计算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或减;乘除两部计算顺序,要按照顺序(从左到右)计算。
  生:暂时不计算的数要把它移下来。
  生:等于号要在算式的下面写,两个等于号要对齐。
  师:配合学生的叙述,在算式的相应位置相机标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再次通过增添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再次以用引算、以算激用,为进一步拓展岸生对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沟通了练习题中的题组对比题之间的联系。
  五、突出重点训练
  第层次:质疑运算顺序,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1.15+32 2.100-253
  23+15 255-100
  3.6484
  6442
  第二层次: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33+50 166-9
  38+415
  第三层次:下面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50+507 44-74
  =l007 =28-40
  =700 =8
  153-25 3682
  =45-25 =364
  =20 =144
  六、全课总结
  1.有什么收获?
  2.有什么问题?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示?
  3.你认为两步混合运算还会出现哪些情况?课后你能应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吗?

  混合运算教案8
    课题名称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同级混合运算
  重点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掌握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同级运算的两步式算式的运算顺序的脱式计算”和“初步体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懂得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最简单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乱的问题。
  教学方法
  利用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发现、讨论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映东风小学图书馆的动画,吸引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学生设问题。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②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口述,板书:53-24=29(人),29+38=67(人)
  学生口述,板书:53-24+38=67(人)
  这一种综合算式是怎么想的呢?可以这样列式吗?
  (2)认识混合运算
  请学生观察左边的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求出中午剩下的人数,再去加下午来的人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减法,一个加法;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既含有减法又含有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3)学习书写规范,应用运算规则。
  示范:刚才这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
  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边说明边板书)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和上面对齐,再写出得数(板书)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谈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小结
  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样的收获?
  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混合运算教案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法作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是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上的,为以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因此我在教学时直接引导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说明运用这些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学会解答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样引入让学生觉得新知不新,没有学习难度。
  本节课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重视对学生在计算习惯方面的培养。
  成功之处:
  一是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来。首先我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比较两名学生计算方法后,及时小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同时一起算。要注意检查第一次约分后所剩下的分母分子是否还能约分,直到分母分子不能约分后才能计算。
  二是精心创编计算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因此我在教学中精心创编了一些具有典型特点、学生易错的习题。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应用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计算时,要合理选择才便于计算结果正确,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的意识和掌握一些计算技巧。
  三是重视计算习惯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时不仅注重训练学生掌握灵活的计算技巧,更注重要求学生在做每一道计算题时,首先不能把题抄错;其次要认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不能忽视书写格式。

  混合运算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混合运算教案11
    教学内容:简便计算第39页例4练习十第5-10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式题中怎样使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同上。
  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
  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2、教学例4。
  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页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5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2、练习十第7题
  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8、9、10题
  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课堂(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后感:

  混合运算教案12
    教案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52×0.8
  (3)5-1.42-0.58
  (4)36×2.5
  (5)8.3×8+8×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0.3+0.7
  (2)6.3+3.7÷0.25×4
  (3)10.5×4.2×5.8×10.5
  (4)3.14-1.25+0.75
  (5)3.28×2.7+7.3×3.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1)3.46×5.4+4.6×3.46
  (2)0.48+0.25×1.22×4
  (3)18.65-3.4×2-9.6÷3
  (4)3.7×6.3+2.7×3.7
  师:
  (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7×0.3÷0.7×0.3
  A.原式=(0.7×0.3)÷(0.7×0.3)=1
  B.原式=0.21÷0.7×0.3=0.3×0.3=0.09
  C.原式=0.7÷0.7×0.3×0.3=1×0.3×0.3=0.09
  (2)7.6×2.7+7.2×(11-3.4)
  A.原式=20.52+7.2×7.6=20.52+54.72=75.24
  B.原式=7.6×2.7+7.2×7.6=7.6×(2.7+7.2)=7.6×9.9
  =7.6×10-7.6×0.1=76-0.76=75.24
  (3)4.8×5.2+7.3×4.8
  A.原式=4.8×(5.2+7.3)=4.8×1.25=(8×12.5)×0.6=100×0.6=60
  B.原式=4.8×(5.2+7.3)=4.8×1.25=(4+0.8)×12.5
  =4×12.5+0.8×12.5=50+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
  (1)36×0.42+6.4×4.2
  (2)7.5×45+2.5×17
  板书:创造性简算
  六、小结:
  师: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板书设计 :

  混合运算教案13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会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什么糖及它们的价钱。接着讨论:什么是什锦糖?什锦糖的价钱是怎样确定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糖是学生非常喜欢吃、也很熟悉的东西,进行知道什么糖及各种糖价钱的对话,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口头介绍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解决问题
  1、提出“1千克什锦糖合多少元”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的,教师参与交流或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讨论第(3)种方法的算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两点混合运算的顺序,把整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
  4、提出问题(2),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探索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三、尝试应用
  1、提出配制什锦糖问题,学生独立做完后,全班交流,对简单的解题思路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素材进行拓展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配制什锦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看试一试中的几道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自己计算。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的正确率如何。)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混合运算教案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题
  二、基本练习
  三、简便算法练习
  四、应用题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这节课主要练习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1、口算
  练习五第6题说说怎样想?
  2、练习五第7题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数字与符号的填空(见幻灯可件)
  2、做练习五第8题后三题
  练习五第11、12题
  说明:在混合运算中一般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有一些计算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要尽量用简便算法。
  练习五第8、9、10
  说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后感受
  出示一些类型不同的简便运算,强调注意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及小括号的去和添影响中间符号的变化。

  混合运算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并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脱式、分步写出每次计算结果,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7-2=7+8=7×9=54÷6=
  3×6=6÷3=9×7=6×5=
  48+16=54÷9=47-18=21÷7=
  60-18=7×8=5×4=8×6=
  2.先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再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最后算出结果
  24+8-6 3×6÷9 47-10+5 28÷7×6
  学生算出结果后,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谈话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上面同学们口算的四个两步混合式题,也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结果,怎样进行书写呢?请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题。
  2.出示例1 47-12+5
  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脱式计算的步骤,教师可逐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这道题都含有哪些运算符号?
  (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第一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第二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
  这样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脱式过程。
  例1 47-12+5
  =35+5
  =40
  3.教师出示:48+16-37 54÷9×7
  让学生尝试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1的书写格式,使学生初步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并请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学生甲48+16-37
  =64-37 64是哪一步计算结果?
  =27
  学生乙54÷9×7
  =6×7 “7”照写下来,为什么?
  =42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旁注,强调两道题的书写步骤,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上述三道题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清楚:
  (1)每道题第一步计算结果,都要写在第一行的下面。
  (2)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要照抄下来。
  (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4)左边的等号上下要对齐。
  4.教师出示例2 6×3+50 50-6×3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这两个式题各含有什么运算符号?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问:“这样的混合式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接着师生共同完成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2 6×3+50 50-6×3
  =18+50=50-18
  =68=32
  请较好学生说出“6×3+50”先算6和3的积,再加上50,算出它们的和。“50-6×3”先算6和3的积,再从50里面减去。以渗透四则式题按运算顺序的读法。
  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师可再强调指出50没有参加计算,在原算式下面先照抄下来,再写出要减去的6和3相乘的结果。
  为了巩固例2的计算步骤,可出“19+5×3”和“7×8-29”两道同类题,让全班学生做一做。
  5.教师出示例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学生看清题目后,教师可指出:“像这样的两步混合式题有除法和加、减法,而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然后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完成。并请两名学生板演。
  学生甲54÷6-7学生乙7+54÷6
  =9-7=7+9
  =2=16
  学生完成后,可让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每道题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学习了三道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两步混合式题的特点,小结出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的问题,并有重点地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反馈
  1.根据下面算式,正确填上()里的数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58-4×8(2)4×8+15
  (3)45÷5-8(4)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