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昨天是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这是一篇外国作品,写的是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以后,对来自妈妈赞扬和爸爸批评的即时感受,以及十二岁时和成年以后对这样事的认识。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升华的认识,是本课的主要特点。教学时,要依据课标精神和课文特点,让学生和作者一起经历心灵的感动,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
  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本课题充满悬念,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谁说的?以人物的对话作课题,要表达怎样的重要信息?利用悬念是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交流初读感受。交流初读感受时,教师不必指导,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老师要珍视学生初读时的独特感受,不要急着往文本意义上引。
  二、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第一、二部分,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第三部分,则多用讨论的方法,结合老师的指点,让学生深刻认识事情的意义。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
  ⑴ 学生默读、画注:
  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__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
  ⑵ 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⑶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⑷ 大组交流朗读:
  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老师要相机指点:
  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七八岁时的感受,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教学难点,但却花不少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练习感情朗读。原因是感悟事实是明白道理的基础,能和作者一起经历七八岁时心灵的感动,才能认同作者长大后对这件事的认识。
  3、十二岁的感受:
  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
  此部分以读代讲,符合阅读教学省时高效原则。
  4、成年后的认识:
  ⑴ 明确读书要求:
  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选择读书方式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
  ⑵ 学生读书、思考。
  ⑶ 小组合作交流。
  ⑷ 大组反馈,教师适时指导:
  大组反馈时,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指导表达
  1、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2、联系生活实践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的感受,是深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
  本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和作者一起经历心灵的感动和认识的升华,主要采用朗读涵咏法,疑问思辨法和表达阅读法,教师主要起促进思考的作用,同时,作者也是文本的对话者之一。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生:喜欢。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吧!
  师:正如歌中所唱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耀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太阳是温暖,太阳是美丽的,太阳是大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5课,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太阳是大家)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的可美了,你们想读吗?
  二、教生字
  师:要把课文读好,就得先认生字,看看今天有哪两个新朋友要和大家见面。
  (点击生字“彤”)
  师:谁想第一个人认识这个新朋友呀。
  生:彤。
  师:彤字本来应该读二声彤,可以组成彤云,但它与红字在一起组成 ABB 是词组时变成一声彤,红彤彤,来大家一起来读。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读词语。
  师:第二个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谁来认认。(陪)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字比较相似?
  (倍 赔 培 部)
  师:你们真了不起,学习过的生字记得这么清楚,来谁还愿意再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词语。
  师:生字记得很清楚,我想你们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想不想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就读的这么好,那就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每小节你都读懂了什么?
  师:快和你的同桌一起来交流一下吧,想一想作者都写了些什么?
  师: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吗?
  (四个同学分别读了后再汇报)
  三、分析课文
  师:太阳每天都冬升西落,每当太阳落山时,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色呢?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一人读)想不想看看日落时的美景?好我们一起欣赏吧!(老师根据出示不同图来加以描述)太阳落山时的景色多美呀!能不能说一说你看到的落日时的景色。(2~3人说)
  师:你们都是有心的孩子,善于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就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读这一小节吧。
  师:太阳忙了一天就要落山了,我们留步住它的脚步,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一天中太阳做了什么好事?
  (男生读)
  师:太阳做了哪些好事?你们知道了吗?谁来说一说?(1人说)请女生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2~3人说)
  师:是不是太阳只做了这些好事呢?你从哪里知道的?谁来说说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
  师:同学们想的可真多呀,原来太阳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就让我们去送送它吧!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小节,可以吗?(老师读前两行,学生读后两行。)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她要去哪儿?(引读)
  师:同桌之间也试着读一读,等一会我们就来个小组赛,看看哪一组读的最好。(一、二大组读前两行,三、四大组读后两行)
  师:你们读得真棒,我听出来了,你们再读问句的时候,句末向上挑。男生再来读前两行,女生再来读后两行。(男、女生互读)
  师:太阳时无私的,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它来到了不同的国家,传递了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太阳在其它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2~3人汇报)
  师:原来太阳到别的国家又去做好事去了,太阳不仅是我们的,它也属于别的国家的小朋友,你们不想对这可爱的太阳说些什么吗?(4~5人汇报)
  师:大家齐读第四小节。
  师:那他们到底在等什么、盼什么呢?(2~3人汇报)
  师:那你想对其他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2~3人汇报)
  师:太阳只有一个,它不仅给我们带来光明、温暖、希望、快乐,连小朋友在睡梦中都在等它盼它呢?(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棒,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小朋友对太阳盼望的语气,谁还能再来读一读?
  师:拿出你们的笔,画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能背下来更好,等一会我们就来展示一下。(3~4人汇报)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太阳对我们的快乐、帮助、温暖,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但是在同一片阳光下,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景。在2003年3月11日那一天,灾难就降临到了伊拉克人民身上。请大家看这幅图,这几个可怜的孩子,本来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着爸爸的疼爱和妈妈的照顾,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罪恶的战争却剥夺了他们所有的幸福,一夜之间他们都成了一名孤儿,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光明、没有了希望,只有一双渴望和平的眼睛。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说些什么?(4~5人汇报)
  师:同学们和老师此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沉重,但是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我们要对明天充满信心和希望。现在世界各国都加入了世界和平组织,就是为了维护我们这个家园的安宁。我们现在就要好好珍惜每一天,让和平的阳光照耀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因为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我们才能辛福,快乐地生活。同学们就把你们对太阳感情读出来吧,你觉得怎样读更好的表达此时的心情,你就怎么读。(学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读给在坐的老师们听?好,全体起立,我和你们合作好吗?我来读题目。
  师:三、六班诗朗诵现在开始──太阳是大家的。(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自由写作
  师:同学们我知道此时你们还有很多话要说,还有很多话要写。现在拿出你们的笔在书中空白处写一下吧。你可以选读了课文你 的感想,或者续写第二小节,开始吧。(学生开始写作)
  师:写完的同学就站起来念吧。(4~5人汇报)
  二、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说太阳是谁的?是你的?还是我的?
  生:是大家的。
  师:太阳是大家的,是太阳给了我们温暖,是太阳使地球万物充满着勃勃生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好,回去以后,把这首诗背给你们的父母听。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分组自习字词,教学课件制作
  《山 中 访 友》
  字
  词
  jìnghèzhànzhīxuánchè
  幽径唱和湛蓝栀子玄奥清澈
  Chán fèi qiáocuì guān
  níng
  禅心犬吠
  憔 悴
  树冠
  凝静
  “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答:
  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小组交流,导入新课。
  1.你从《山中访友》这个标题中读到了哪些信息?地点、事件、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情感:“访”( 喜爱、赞美、敬佩)
  2.通过我们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你们认为应怎样来朗读?
  带着好心情,心里想着美好的画面,读得轻一些,美一些。读文章时,就好像我们在跟好朋友面对面地叙旧般自然、亲切、有感情。
  今天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山中访友》,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
  (1) “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研读与赏析,走入文本。
  配乐朗读,激发学生的感情。
  ⑴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
  ⑵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⑶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语句。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事物
  称呼
  感悟/启示
  古桥
  老朋友
  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着。
  树林
  知己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白云
  大嫂
  热情的大嫂,无私奉献。
  瀑布
  大哥
  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
  悬崖
  爷爷
  无杂念的心境,给人清净。永远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
  云雀
  弟弟
  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蚂蚁
  小弟弟
  患难与共
  ……
  ……
  ……
  教师小节: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再读课文,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③作者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就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
  ④老师寄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乏一种感悟美的心情。”以一种平常心,保持一种好的心情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⑤请你以大树、落叶、晨雾、小草、小路等自然景物为话题写出更好的文段,把你的习作朗读给同学们听,好吗?
  ☆抨击感悟
  ①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强调了什么?(“好心情”)
  ②同学们,两种“好心情”是一样的吗?
  第一种“好心情”是抛开一切欲念,以一颗纯净的心亲近大自然;第二种是与大自然神交后的彻底放松,对自然亲近与赏识后的惬意和满足。
  ☆反思,延伸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这个赖以生存的朋友?
  2.就你所知道的事实,能举出人类不珍惜与这位“朋友”的友谊,甚至欺凌、背叛朋友的实例吗?(结合五年级上册《鲸》)
  延伸
  在双休日约上伙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游览杨梅山、竹林,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享受一下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怎样建造住宅的;
  3、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以及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4、通过阅读课文,懂得蛇与庄稼的复杂关系,理解世界上事物的复杂联系;
  5、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研究动物与自然关系的兴趣;
  2、强化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技能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自主地选择主题学习;
  2、善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新潜能。信息技术:
  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
  二、专题教学内容
  课本内容
  1、《鲸》:2课时
  2、《蟋蟀的住宅》:2课时
  3、《海豚救人》:1课时
  4、《蛇与庄稼》:2课时
  5、《珍珠鸟》:1课时
  课外内容
  综合拓展课:
  1、开展关于科普文的课外阅读,归纳写作特点
  2、我眼中的动物世界
  3、制作与动物专题有关的电子报刊
  三、主题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简要描述
  1、创设情境
  2、研读课文
  3、自主探究
  4、协作交流
  5、演示汇报
  6、积极评点
  (二)模式的特点(创新点):
  1、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做到科普文的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有机统一。
  2、重视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学习交往,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交往、对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2.学习铺垫、对比的表现手法,懂得它们的作用。
  3.激发学生体验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关爱他人。
  4.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中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激发学生体验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关爱他人。
  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启
  同学们,送别亲人和朋友是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经历的事情,古人还为此写了不少的著名的诗句,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大家背诵一些?
  同学们背的挺好,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送别时真切的依恋和不舍。其实,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关于送别亲人和朋友,英国著名的作家比尔博姆却从不同的视角上,看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共同的渴望,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他的散文《送行》。
  板块二:读
  请学生速读课文,要求:
  借助资料或相互帮助,疏通重点字词音义。
  体会文中描写送别场面和作者的`态度,在课文标题前加一个修饰性词语,即:————————的送行,并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加上这一词语的原因。
  板块三:议
  请学生再读课文,质疑课文,提出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自行作答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
  1.指导质疑:
  A.找寻关键词句质疑。
  所谓“关键语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抓好以下八种句子的分析:①首句。首句通常是概括全段内容或提示记叙的脉络;议论文段,首句常常提出分论点或论述范围;说明文段,首句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②中心句。一个语段中,既有中心句,又有支撑句或扩展句、叙述句,分析时要迅速从中抓住中心句。③承转过渡句。敏锐地抓住这类句子,可以准确把握行文的思路;有时他还有交待叙说中心的任务。④警句。它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认识事物的态度,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⑤矛盾句。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语句,往往寄寓着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末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必然性。⑥感情句。(明显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褒贬抑扬的句子)。⑦修辞句。(写景状物、传情达意时运用修辞格的句子)。⑧尾句。语段中的尾句或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引人思考,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B.根据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质疑。
  C.质疑的角度?
  ①所勾画的词语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②勾画的词语能不能用其它的词语代替或删除?为什么?
  ③勾画的句子有什么含义?与其它句子的关系怎么样?
  ④勾画的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⑤文章的结构层次怎么划分?主要内容怎么概括?
  ⑥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⑦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⑧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色?
  2.请学生自由质疑,自主或者和他人合作讨论作答。
  板块四:讲
  1.讲解学生们质疑了却没有解决了的有价值的问题。
  2.补充讲解学生没有质疑到的重点问题。
  板块五:练
  同学们,下面我请你们看的是一首我们同龄人写的一首现代诗,内容就是描叙父亲送别自己的情景的,我想请同学们齐声朗诵一下,体会一下,作为写作的参考。
  2.你有没有给亲人朋友送行过?有没有被亲人朋友送行过?请你描叙一下当时的情景或者你当时的发现和感触。
  板块六:结
  同学们,通过比尔博姆的文章《送行》,我们懂得了人其实在内心的最深处对于真切的关心和理解是十分渴望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善待和关爱,是一种人情美,而能够给予他人关心爱护,与人为善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性美的体现。
  最后我想请同学们齐声朗诵一下英国文学大师狄更斯的现代诗《别挤了》,再一次感受一下人们对于宽容、善良、真诚的渴望,相信它也能让你的心灵受到洗涤。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写作目的。(重点)
  2.学习铺垫、对比的表现手法,懂得它们的作用。
  3.体验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关爱他人。(重点)
  4.学会质疑,培养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难点)
  二.自学内容
  1.收集有关古人送别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画疑难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注音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文中描写送别场面和作者的态度,在课文标题前加一个修饰性词语,
  即:————————的送行,并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加上这一词语的原因。
  4.学习质疑:
  A.找寻关键词句质疑。
  所谓“关键语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抓好以下八种句子的分析:①首句。首句通常是概括全段内容或提示记叙的脉络;议论文段,首句常常提出分论点或论述范围;说明文段,首句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②中心句。一个语段中,既有中心句,又有支撑句或扩展句、叙述句,分析时要迅速从中抓住中心句。③承转过渡句。敏锐地抓住这类句子,可以准确把握行文的思路;有时他还有交待叙说中心的任务。④警句。它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认识事物的态度,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⑤矛盾句。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语句,往往寄寓着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末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必然性。⑥感情句。(明显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褒贬抑扬的句子)。⑦修辞句。(写景状物、传情达意时运用修辞格的句子)。⑧尾句。语段中的尾句或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引人思考,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B.根据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质疑。
  C.质疑的角度?
  ①所勾画的词语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②勾画的词语能不能用其它的词语代替或删除?为什么?
  ③勾画的句子有什么含义?与其它句子的关系怎么样?
  ④勾画的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⑤文章的结构层次怎么划分?主要内容怎么概括?
  ⑥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⑦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⑧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色?
  D.提出的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疑难问题再记录
  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明白,请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作练习
  你有没有给亲人朋友送行过?有没有被亲人朋友送行过?请你描叙一下当时的情景或者你当时的发现和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送行》作者:佚名
  父亲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
  目视着即将远行的儿子、书、钥匙、行李袋父亲没有洗泪为我饯行
  只是默默地提着我的行李袋
  送了一程
  又一程车启动了
  父亲吐出两句话
  注意身体
  与人和气车走了
  父亲依旧立着
  凝视道路
  默默无言
  附二:《别挤了》作者:狄更斯
  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感受压抑。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心底。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给每一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面对着它,你应当问心无愧;给人们生的权利,活的余地,可千万,千万别挤!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
  (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下课!)
  【教学意图说明】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自主认识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壁、墙、蚊、咬、断、您、拨、甩、赶、房、傻、转”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捉、条、爬、姐、您、草、房”7个汉字。
  3、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处,明白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
  4、 通过了解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3、 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 师生交流谈话:生说说自己平时都向别人借过哪些东西。
  2、 师过渡:你们听说过向别人借尾巴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向别人借尾巴的小壁虎。
  3、 师板书课题,指名生认读,相机出示壁虎图片,引导生观察并交流有关壁虎的资料。
  二、 初读故事,识字学词
  1、 师过渡:这篇课文和上一篇课文一样,只有一小部分汉字有注音,如果你们再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和词语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2、 生自主阅读课文,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
  3、 检查生的学习情况,识字学词。
  (1) 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在这一段中猜出了哪些字的读音,是怎么猜出来的,师予以鼓励和指导。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墙角、捉蚊子、咬住、挣断,指名生认读并正音:“捉”是翘舌音,“挣”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读第四声“zhèng”,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2) 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卡片:难看、一条尾巴,指名生认读,强调“难”是鼻音。
  ② 鼓励生说说除了“一条尾巴”,还可以说一条什么(如:一条鱼、一条毛巾、一条小河)。
  ③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思考的感觉。
  (3) 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卡片:爬呀爬、姐姐、您、拨水,指名生认读,强调“姐姐”的第二个字读轻声,“您”是前鼻音,“拨”不能读成了“bá”。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 理解“您”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在哪些情况下会说到“您”,理解“您”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③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强调读好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
  (4) 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卡片:甩着、吃草、赶蝇子,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蝇”是后鼻音,明确“蝇子”就是“苍蝇”。
  ② 引导学生区别“甩”和“用”这一组形近字。
  (5) 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卡片:房檐、阿姨、掌握,指名生认读。
  ②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指导读好小壁虎和燕子阿姨的对话。
  (6) 指名生朗读第6、7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卡片:爬呀爬、傻孩子、转过身子,指名生认读,注意正音:“傻”是翘舌音,“转”在这里读第三声。
  ②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7自然段,读好壁虎妈妈和小壁虎的话。
  4、 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师提醒学生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
  5、 巩固识字。
  (1) 师随机出示本课的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认读成果。
  (2) 单独出示本课的12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3) 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师指导学生借助汉字的偏旁来理解意思,如“壁、墙、蚊、咬、您、拨”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加以记忆。“甩”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就好像是老牛的尾巴。
  三、 再读故事,把握内容
  1、 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了尾巴以及结果怎么样了吗?请你们再次捧起课本,读一读这个故事,从故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2、 生自主读书,在读中思考,抓住关键信息。
  3、 指名生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他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课时都没有借到,最后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4、 鼓励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抓住重点的内容,语言表达尽量简洁。
  四、 指导生字书写
  1、 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
  2、 再次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词语中进一步理解字义。
  3、 生自主观察汉字的字形,交流书写要领。
  4、 师适当指导:“捉、姐”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要注意左宽右窄,“爬”的第四笔捺画略长,要托住上方的“巴”;“房”是左上包围结构的汉字,下方的“方”要写得半藏半露。
  5、 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6、 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进行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五、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汉字,还认识了一只断尾巴的小壁虎,他到处去借尾巴,最终他借到尾巴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
  3、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表演呢。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故事,创设情境。
  1、 师出示断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指名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适时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并张贴在黑板上。
  2、 师创设情境: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这只断尾巴的小壁虎,一起踏上他的借尾巴之旅,在他借尾巴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吧!
  二、 学习故事,了解知识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指名生朗读第1、2自然段,指名生交流小壁虎尾巴断掉的原因(被蛇咬住尾巴后使劲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2) 体会小壁虎的心理活动:出示“没有尾巴多难看哪”这句话,指名生朗读,抓住“多难看哪”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师相机出示有尾巴的壁虎和没有尾巴的壁虎的图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难看”。
  (3) 指导朗读:再次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好“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这个问句。
  2、 学习第3-5自然段。
  (1) 师出示学习要求:结合课文插图,自主朗读第3-5自然段,看看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是怎么说的,结果怎么样。
  (2) 生自主朗读第3-5自然段,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 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可是都没有借到,因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拨水,老牛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要用来掌握方向。
  (4) 在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 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是怎么动的,画出“摇尾巴”“甩尾巴”“摆着尾巴”,鼓励生说说为什么同样是晃动尾巴,动作和作用也不同,同时,师适时出示这三种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体会。
  ② 引导学生关注小壁虎的问话,从“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称呼、“您”“行吗”这些词语中体会小壁虎的文明礼貌,同时适当进行品德教育。
  ③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指名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小壁虎和三种动物的对话,指导读好小壁虎的文明有礼和三种动物委婉拒绝的口气。
  3、 学习第6、7自然段。
  (1) 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鼓励生拓展想象小壁虎“难过”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2) 练习转述。
  ① 出示“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小壁虎,想想回怎么对妈妈吗说。
  ② 指名生进行表述,师适当指导指导学生要把自己当成小壁虎,说清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并注意人称代词的转换。(示例:“妈妈,我的尾巴被蛇咬断了,我向小鱼姐姐借尾巴,她不借给我,因为她的尾巴要用来拨水;我又向老牛伯伯借尾巴,他也不借给我,因为他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最后我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燕子阿姨也不借给我,说她的尾巴要用来掌握方向。我没有了尾巴,好难看啊!”)
  (3) 指名生朗读小壁虎妈妈和小壁虎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小壁虎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行师适当小结:壁虎妈妈在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之后,很心疼他,觉得小壁虎“傻”得可爱,这里的傻不是真的傻,而是一种疼爱的口气。
  (4) 再次指名生分角色朗读壁虎妈妈和小壁虎的对话,指导读出壁虎妈妈对小壁虎的疼爱之情和小壁虎的欣喜之情。
  4、 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 生交流学了这篇课文后收获了哪些知识?
  (2) 鼓励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出示相关图片,拓展学生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
  三、 熟读故事,情境表演
  1、 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语气。
  2、 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妈妈,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3、 指名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4、 鼓励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请留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五名同学扮演小动物,另一生旁白),师生共同评议,在此过程中,师适当进行指导:表演中要根据情节配上一定的表情和动作,人物的对话要自然,不一定要和书上的句子一模一样,只要意思表达对即可。
  5、 再次指名六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
  四、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尾巴虽然样子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看来,动物世界真是充满了无穷的奥秘。课下,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搜集更多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制作成资料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设计
  向小鱼借:用尾巴拨水
  21.小壁虎借尾巴?? 向老牛借:用尾巴赶蝇子? 自己长出了新尾巴
  向燕子借:用尾巴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