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前面的路布满荆棘,我有过迟疑,却从未后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课前准备:
  1、课件图片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但是在现在这个故事中的人们却与他们的做法截然相反,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片)
  橡树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栎树,结有果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全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平坦”是什么意思?
  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课件出示句子)
  (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
  (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要保证公路笔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3、分角色朗读五、六、七自然段。
  (1)“责备”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责怪)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3)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
  (听起来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笔直必须要砍掉橡树;要想保住橡树,必需得改变计划。两个“不可以”虽然很矛盾,但是却体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为保护橡树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4、学习八、九自然段。(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也是最好的评价。)
  三、总结
  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四、小练笔(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
  1、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会如何去做?如果看到保护环境的行为你又会如何去说呢?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橡树和谐共处的感人故事。为了保护这棵高大、粗壮、挺拔的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施工计划,又完好地保留了者棵粗壮的橡树,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反映了人们高尚的行为。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的学习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的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字典,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从筑路工作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美好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可是人们不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类也遭受了大自然的惩罚,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讲述人与树的故事的课文——路旁的橡树。(板书)
  (谈话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提出自己的疑问。
  4、检查自学情况。
  5、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
  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疑”是“研”之源。围绕学生质疑的问题来开展阅读研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研究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
  三、感悟“橡树的美丽形象”。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看着它,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高高的,粗壮的,结实的……)
  师介绍橡树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橡树的语句,思考: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完成下面的填空。
  起因:筑路工人在修建一条()的公路时被一棵()橡树挡住,
  经过: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把路修成了(),
  结果:为橡树让路,他们有一颗()的心。
  2、幻灯片出示: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读一读,这样变好吗?为什么?说说把橡树比作“哨兵”,能说明什么?路旁的这棵橡树就像军人一样威武、挺拔,富有生命的活力!)
  小结:把橡树比作草原上的哨兵,告诉我们树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啊。
  3)学生练读
  3、填空
  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填一填?
  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修建一条(宽阔、平坦、漂亮)的公路时被一棵(高高的、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挡住,为了保护这棵橡树,人们把路修成了(马蹄形),为橡树让路,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这环节的设计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
  四、品读感悟
  师:橡树被保护下来,它很感动,决定为给保护它作出贡献的人发一个爱心奖章,可是该把奖章颁给谁呢?它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替橡树动动脑筋:这块奖章到底该颁给谁呢?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划出来读一读。
  2、自学交流:你认为这块奖章应该颁给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认为奖章该颁给工人们”
  幻灯片出示:“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们也沉默无语。”、“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交流“认为奖章该颁给工程师”
  幻灯片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
  3、小组品读交流汇报
  a、自由练习;
  b、指导朗读:
  品读“工人们”
  ①“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们被它的生命力和美所震撼,不愿砍掉它,停了下来;在读这句话时,要声音响亮、有气势,读出赞美之情。
  ②“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和“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工人们内心的那种不知如何是好、为橡树的命运担忧的内心,读的时候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
  ③“橡树也不可砍。”的朗读虽不要高昂,但要语气坚决、果断。
  品读“工程师”
  ①“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把脸转向橡树,叹了口气”以及他说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体悟到他内心的矛盾、为难,读的时候语速应较慢,语调要低沉特别是在读工程师说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时,要把握好分寸,读出无奈、为难的语气。
  ②“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要读出问题得到解决后的轻松的语气。
  这里的“他”是指谁?他做出了什么决定,不会有人责备我们了?(改变修路计划,没有把树砍掉。)“谁”可以是哪些人,为什么不责备“我们”了。
  4.完整出示课文第2至7段内容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读后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交流时理解的朗读要求评价,评价后再指名读。
  5.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认真读书,你们的看法有没有改变?奖章到底该颁给谁?四人为一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不同的还可以辩一辩。奖章既要颁给工人们,也要颁给工程师。说说理由?
  工程师和筑路工人都能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这一环节着力于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象,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五、体会高尚的心
  人们设想的路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可修好后的公路却是:它像箭一样笔直,却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这条修好的公路漂亮吗?(公路的缺憾,恰恰体现了人们保护橡树,爱护环境的高尚的心灵。(板书)而那路旁的橡树,更粗壮更结实的挺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是人与自然携手共处的最美好的宣告!)所以——
  出示:坐车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完成板书)
  谁愿意来读一读?(你们读出橡树的高大美丽,让我感受到了充满生命的活力。)
  (读中感悟,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小练笔
  在你的身边,哪些行为也包含了一颗高尚的心灵呢?
  (联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七、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粗壮高大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从己做起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片与树木有关的故事。(板题读题)
  3、你见过橡树吗?它全身上写都是宝,木材可以做家具,树皮可以作染料,叶子可以喂蚕,蚕宝宝长大突出的丝可以做衣服。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橡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生:珍贵的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对橡树的喜爱,自由的读课文,把句子读顺,生字连词画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请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宝宝。(正音)
  3、把生字宝宝读给同桌听听。开火车读生字。(检查读音)
  4、这些词语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解释“楔子”与“沥青”。
  “楔子”:建筑用作标示的工具,类似木桩的小木棍,一头削尖。
  “沥青”:又称柏油,是铺路的材料,具有柔软性。
  三、悟读课文
  1、带着生字宝宝读课文。指名读。(检查朗读)
  2、看图,你觉得公路是怎样的?橡树是怎样的?谁能读出它们的特点?
  3、从二句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没有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5、小组交流: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们的高尚?用笔画一画,又脑想一想,有嘴读一读,评一评哪个小组找得既准确读得又有感情?
  6、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筑路工人的矛盾、担心、发愁,及决定后的轻松。
  7、你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8、是啊!如此珍爱树木,怎能不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呢?
  四、赏读课文
  带着你的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根据学校情况,为学校的绿化、美化提一提建议。
  【板书设计】
  橡树:珍贵、像哨兵
  高尚的心(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公路:笔直、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
  ⑴ 把语句读流利。
  ⑵ 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
  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⑴ 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⑵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⑶ 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6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进行必要的引导。首先解决生字生词问题,之后,就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分析这些句子时,首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并启发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新课
  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想一想,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3、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再读课文,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问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按照顺序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指导阅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⑴ 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⑵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4、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橡树,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5、出示句子。提问: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都叹气?
  筑路计划不能改变,可是砍倒这么粗壮、挺拔的橡树,真是可惜。
  工程师为________叹了口气。
  工人们为________叹着气。
  6、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我们不会因为完成不了筑路任务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也不会因为砍伐了橡树受到路人的责备。
  三、指导阅读第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2、思考:
  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
  四、课堂延伸
  我们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美化学校、美化自己的周围的环境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
  笔直的路 弯曲
  一颗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可渗透在以下的几次先学后教过程中)
  三、比读书
  1、先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想办法理解生词。(3分钟)
  2、后教(6分钟)
  1)同桌认读生字,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先后进生,后优生,每人一段,有错即停,有错就纠。
  3)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由学生回答。教师可提问检测:楔子等,指名回答,学生评议纠正。
  四、比概括主要内容(二读课文)
  (先学)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主要内容,3分钟后比谁的正确。
  (后教)讨论。理清文章顺序,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什么。(3分钟)
  五、比说话
  1、自学指导: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3、齐读第九自然段,小组讨论。
  4、联系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六、拓展阅读:乐园90页《马克吐温保护树木》
  七、当堂训练:
  1、抄写课文中的比喻句。
  2、做乐园89页的我会做。
  作业:你还看到或听到哪些保护树木和环境的事例?
  板书设计:
  28路旁的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公路——笔直、马蹄形
  工程师——有一棵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二、根据阅读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检查自学散发,组织交流。
  ⑴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公路宽阔漂亮马蹄形平坦
  ⑵交流思考题:
  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交流看法。
  三、指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为什么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从几方面讲:
  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2、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3、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呢!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
  既要修顺
  路旁的柳树环保意识强
  又要保树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片与树木有关的故事。(板题读题)
  3、你见过橡树吗?它全身上写都是宝,木材可以做家具,树皮可以作染料,叶子可以喂蚕,蚕宝宝长大突出的丝可以做衣服。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橡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生:珍贵的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对橡树的喜爱,自由的读课文,把句子读顺,生字连词画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请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宝宝。(正音)
  3、把生字宝宝读给同桌听听。开火车读生字。(检查读音)
  4、这些词语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解释“楔子”与“沥青”。
  “楔子”:建筑用作标示的工具,类似木桩的小木棍,一头削尖。
  “沥青”:又称柏油,是铺路的材料,具有柔软性。
  三、悟读课文
  1、带着生字宝宝读课文。指名读。(检查朗读)
  2、看图,你觉得公路是怎样的?橡树是怎样的?谁能读出它们的特点?
  3、从二句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没有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5、小组交流: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们的高尚?用笔画一画,又脑想一想,有嘴读一读,评一评哪个小组找得既准确读得又有感情?
  6、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筑路工人的矛盾、担心、发愁,及决定后的轻松。
  7、你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8、是啊!如此珍爱树木,怎能不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呢?
  四、赏读课文
  带着你的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根据学校情况,为学校的绿化、美化提一提建议。
  【板书设计】
  橡树:珍贵、像哨兵
  高尚的心(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公路:笔直、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教学反思】
  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 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课文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平常小事,处理却不同寻常的做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的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
  这是本学期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在学习前篇略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我要知道:为什么路人赞叹修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
  ⑴ 把语句读流利;
  ⑵ 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
  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⑴ 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⑵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⑶ 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句子来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3、能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翻阅词语手册。搜集五个描写树木的成语和词语。
  2、教师课件制作。
  教学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
  教学预设:
  前置练习
  (投影)这是一棵橡树,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你能用昨天搜集的词语来说一句吗?
  学生搜集少时可以出示老师搜集的描写树木的词语。
  一、词语介入,感受生机
  1、你知道文中是怎样描写这棵橡树的吗?(投影出示)
  2、情境导入:这么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出示重点词语自读)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找找文章的中心句。
  三、抓住重点,讨论交流
  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这里高尚的心指的是什么呢?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边读书边找依据,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等入手。全班讨论交流。
  1、情节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A交流:在想什么呢?(树美有生机)体会心情——震撼。B指导句子朗读响亮。
  2、情节2:他们沉默,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都叹气。
  A交流:他们沉默各是什么原因呢?体会心情——犹豫、纠结。B、指导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
  3、情节3:一组对话。计划不能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
  A交流。猜猜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为什么?体会心情——平静对激动。B指导朗读。
  4、情节4:工程师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A从语言、动作和事情结果来体会,抓住轻声体会心情——放松。B指导朗读。
  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觉的,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
  四、围绕主题,提升意识
  1、学了课文,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珍爱树木肯定有很多话要说。老师选择了主题,你试着把你的想法融入到小练笔中去。
  投影出示:
  A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从橡树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注意心理的描写。参考题目《橡树的自述》。150字
  B联系《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参考题目《重建新村庄》、《山又绿了》。120字
  C几年后,工程师或工人们路过会为此感到欣慰而自豪吗?参考题目《不悔的抉择》。80字
  2、交流。
  3、课外积累本课好句段,并背诵。
  板书设计:路旁的橡树
  表现:停工——沉默叹气——反对——行动
  心情:震撼——纠结——坚定——轻松
  真爱树木、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后反思:
  今天上课,经过李老师的讲评,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尚有很多不足。针对这堂课,理清思路,做以下反思——
  1、朗读水平需要在老师的注重下提高。学生朗读课文不流利,问题不仅出在学生本身朗读习惯差,主要还是老师针对学生在课堂的朗读没有很好的纠正,好的应该表扬,指出好在哪里,让全班跟读学习;读的不好的,指出问题所在,让这个学生再读,是共性的可以全班纠正朗读。
  2、概括主要内容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形成。在教给学生基本的概括方法后,(比如一件事就用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几位学生说,老师在说完后要加以评价,哪一点说的好,哪一点还没有说好,哪一点还嫌啰嗦。然后再请下一位来修正,一直到初具规模,大致正确,老师不必一定要按照自己规定的说法。在要求上适当降低,可以缩短课堂时间。
  3、突出重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在交流高尚的心时,等学生说完句子后,老师加一个问题,问个为什么,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体会心情。直接问心情显得比较突兀。
  4、练习的设置需要老师整合和取舍。把课外练笔和课堂练笔结合起来,尽量在课内完成保证质量。题目可有难易之分,让学生可以有所选择。
  5、环节的过渡需要老师锤炼语言。各个环节的引入不能很突兀,不能直接把任务呈现。老师需要用精炼而指向明确的语言来陈述下一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很自然、合理、舒服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主读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3、能在故事中得到保护环境的启示,结合生活事件理解环保主题,并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
  4、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用简单的语句形容插图上的那条路
  (随机板书:弯曲马蹄形路旁等词语)
  2、完整课题
  3、想象体验,对比伏笔
  (如果你是一位经常经过某条路的行人或者司机,你最希望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笔直;让学生简单讲讲理由)
  过渡:我们都在讲关于路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路旁的橡树》,这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路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树”
  (一)初读
  1、轻声读课文,读通读准,标上小节号,读完一遍后,同桌之间交流交流已经读懂的内容;
  2、结合课文,说说“工程师”和“工人”分别是干什么的。
  (二)初读检查
  1、轮读课文,检查朗读
  2、指名说“工程师”和“工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师作补充。
  过渡:从课文的那句话可以大致知道工程师和工人分别是干什么的?
  (三)教学2、3自然段
  1、出示句子: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理解“批示”的意思)
  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工人们在埋排水管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为什么不按照工程师的批示去做?(讨论交流,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
  2、重点品读: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指导朗读,读出赞叹的语气,声音响亮)
  3、角色代入:这是对橡树的赞美,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工人,当你看到这棵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哨兵一样的橡树,你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从工人们的举动中我们能看出他们对橡树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反复引读句子:因为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过渡:那么,工程师呢?他对橡树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默读课文4-7自然段,找出能看出工程师和工人喜爱橡树、努力保护橡树的句子或词语,并能说说理由。
  自由交流,随机点拨
  三、研读课文——读“人”
  1、第4自然段:抓住“什么话也没长久看着转向叹气”等词体会工程师内心的无奈和矛盾。抓住“沉默不语、沉重地叹着气”体会工人内心的担心、忧虑、沉重。
  2、“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3、第7自然段:理解工程师说的话,如果我们为了修一条宽阔、平坦、漂亮又笔直的路,而把橡树给砍了或把它移开,哪些人会怎样责备我们呢?(自由交流)
  四、品读课文——读“理”
  过渡:几年后,修成了一条怎样的公路?(宽阔、沥青,像箭一样笔直只在一个地方弯曲马蹄形)
  1、第8自然段:品读句子: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一个地方是特指哪个地方?当路人经过这个弯道时,就会注意到路旁的这棵橡树,你觉得,让这棵橡树依然挺立在路旁有什么好处?
  2、第9自然段:(是啊,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理解“不约而同”和“高尚”的意思。“高尚”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赞美。
  3、之所以说这是一棵高尚的心,是因为这颗高尚的心灵懂得什么?(懂得保护树,懂得和树和睦相处)如果学生反馈不出关于环保的答案,则作必要的提示: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的仅仅是这一棵橡树吗?
  4、在你的身边,哪些行为也包含了一颗高尚的心灵呢?(当你看到学校操场上有垃圾,你弯腰将它捡起扔进垃圾筒,这时,你就拥有了一颗高尚的心。)
  五、课堂练笔
  1、出示词语,抄写积累
  形容道路的词语:宽阔平坦笔直崎岖泥泞蜿蜒狭窄
  形容人心灵的词语:高尚纯洁真诚无私卑劣肮脏自私
  2、结合课文词句,简单写写读后感
  六、拓展总结
  补充一则新闻故事《100万买两棵树,甭想!——北仑城东村保护古树,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
  千言万语浓缩为八个字:修改规划让道于树
  祝愿同学们都像工程师和工人们一样,拥有一颗高尚的心!当我们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时,我们就会把这条公路的弯道当作优美的弧线和雨后的彩虹来欣赏。
  七、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笔直……弯曲
  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一颗高尚的心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自主读文中感悟环保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利用文本特点,在课题引入和主题体会时都采用矛盾对比的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情感反差中逐步体会主题。从教学效果看,基本的教学目标是达成了,主要是我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工人和工程师的心理活动。但我在试教时忽略了“筑路计划到底有没有被修改”这一内容,其实按照课文的原义,筑路计划并没有修改,只是为了保留橡树,工程师和工人们做出了一个两全的举动,尽管留下了缺憾——公路有了弯道。由于自己对这没有把握好,课后,还是有部分学生认为,工程师和工人们宁可修改筑路计划也要把橡树留下,由此看出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细想,其实学生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反而更能突现工程师和工人们的环保意识,但这样就没有有些偏离文章原意了。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2、本课生字不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可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
  3、教学这篇略读课文,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
  对于主要内容的把握,学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但要注意体会人们在处理这棵橡树与路时的心情和开始时不同的态度。
  ⑴ “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原来,“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学生阅读时要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⑵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为什么工程师和工人们都沉默不语呢?工程师“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表明他在此时也注意到了那棵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感的橡树,内心深处同样也受到了震撼,因此没有命令工人将其砍倒,但该怎样做呢?他也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工程师沉默不语;工人们不想砍掉这棵橡树,但又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他们沉默不语是在等待工程师考虑清楚以后作出安排。学生们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⑶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一个“长久地”说明了工程师在内心深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斗争,他“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那么,工程师是为什么叹气呢?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公路绕过橡树,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会像箭一样笔直了,因此,这声叹息含蓄地传达出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在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表明工人们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这两句话语速也要舒缓、语调同样要略显低沉。
  ⑷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工程师的话是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应该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话应该含有一定的激动的情绪,读出来应该略显激动。
  ⑸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工程师的行动给了工人们一个最好的答复,也使整个事件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表明了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之后的一种轻松心态。因此,这段话读起来要轻快,但一连串的动作名词“拿出、走到、打进”,语速稍缓、语气略重。
  ⑹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设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⑺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不约而同地赞叹”,表明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为(正应了上文工程师的那句话“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因此,他们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高尚的心”则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的、也是最好的评价。学生阅读时要注意这两处的词语。在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领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