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案范文【9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范文【9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圆的周长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备注: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
  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
  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
  曲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馈。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
  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倍?
  (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
  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
  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圆的周长教案 篇2
    教材内容:例1及“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⒉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⒊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几何画板”《米老鼠和唐老鸭赛跑》演示:休息日,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⒉揭示课题
  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
  ⑵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㈠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教师出示教具:铁丝圆环、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提问:这条曲线就是圆的什么?
  ㈡测量圆的周长
  ⒈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铁环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圆片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
  ⒉用“几何画板”《小球的轨迹》演示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⒊小结:看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㈢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⑴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⑵学生拿出自备的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A.哪个圆的周长长?B.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⒉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⑴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⑵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
  (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⑶出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演示。
  ⑷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吗?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直径都是3倍多一些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中C1、C2、C3分别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⒊认识圆周率
  ⑴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⑵介绍π的读写法
  ⑶指导阅读,了解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⑴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板书:C=πd
  请同学们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然后跟测量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⑵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合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几何画板”上的小球轨迹形成的圆你会求周长吗?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⒈完成教科书92页第1题的(1)、(3)题。
  ⒉判断
  ①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圆周率。()
  ⒊例1和“做一做”任选一题。
  ⒋看书质疑
  四、新知小结
  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五、新知运用,迁移拓展
  ㈠基础练习
  ⒈求下列各圆的周长(几何画板)
  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8米,花坛的周长是多少?
  ⒊我们再来判断米老鼠、唐老鸭谁跑的路程多?为什么?
  ㈡提高练习
  在我们永和小学的校园外,有一棵很大的树,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
  六、反馈回授,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圆的周长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块钟表
  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先计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长,在计算出走60圈的长度。
  师:非常好。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二、动手量一量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小组内交换圆,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1号圆
  2号圆
  3号圆
  4号圆
  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
  (设计目的: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展示小组的成果。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投影,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对比分析
  师: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自由谈。
  学生发现: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点。2.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相乘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圆,现在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测量这个圆的周长的。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在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确是一个定值。
  (设计目的: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得到结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顺利得到圆周率的值)
  小结1:圆周率: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数π≈3.14。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学生自由谈。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祖先,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小结2: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动手做一做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简单的图形计算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强调解题的书写过程)
  2.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通过转化把由半径求周长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3.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可让其他学生避免同样的错误)
  (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题打下很好的伏笔)
  4.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五.你能说说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可让学生从知识点,从测量方法——能力点,数学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六、课外合作:
  小组合作完成,应用你的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圆城楼门口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圆的周长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11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 周长计算公式;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行跑步锻炼,争论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
  2、讨论:小白兔和兰精灵到底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
  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
  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
  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5、信息反馈: ① 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 周长
  ○ 12cm多一些
  ○ 31cm多一 些 ○ 47cm多一些
  ② 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
  ③(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
  ④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教师演示)拿一根栓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
  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 ?
  6、①猜一猜: 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 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
  7、①再猜 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
  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周长 直径
  ○ 12cm多一些 4cm
  ○ 31cm多一 些 10cm ○ 47cm多一些 15cm
  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④课件出示: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⑤小结: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6、介绍圆周率,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教师引出“圆周率”,介绍用字母“∏”来表示,并介绍读法。
  ②出示祖冲之画像,配音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知识(∏≈3。14)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7、讨论: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或C=2∏r)
  三、知
  1、让学生把测量的三个圆用公式计算出三个圆的周长来。
  2、让学生把老师在空中用绳子甩一圈的圆的周长计算出来。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
  3、抢答:①D=1分米,C= ?
  ②r=1厘米,C=?
  ③C=12。56米,D=?
  4、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
  5、裁定原来兰精灵和小白兔的争论。谁先到达起点?知道是为什么了吗?(课件演示跑的过程)
  四、评议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有何感受?
  2、本节课学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3、本节课学习后对你生活有什么帮助?
  4、在学习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谁表现最好?为什么?你准备在以后学习中怎样做?

  圆的周长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根据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半径或直径。
  教学重点:
  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把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一下,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练习指导
  基本练习(口答)
  ⑴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 ),所有的直径( ),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⑵(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⑶什么是半径?什么是圆的直径?
  ⑷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倍,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用字母( )表示。
  练习指导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2米 d=1.5厘米 r=6分米
  2、求下面各圆的直径
  C=28.26厘米 C=50.24米
  3、求下面各圆的半径
  C=12.56米 C=314厘米
  以上几题均由学生板演,其余齐练
  全班讲评,订正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绳子长6.28米,在一根圆木上,正好绕了5圈,这根圆木的直径是多少?
  2、一面钟的分针长14厘米,经过一小时,分钟针尖可划过多少厘米?
  3、小明的自行车轮胎的直径是0.6米,小明骑一分钟车轮转动了100圈。
  ①他一分钟可行驶多少米?
  ②他要通过2180米长的大桥,大约需要几分钟?
  四、课终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圆的周长教案 篇6
    篇一:六年级圆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 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 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 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 测量验证
  1、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 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 介绍圆周率
  1、 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 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 推导公式
  1、 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 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作者: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中心小学 张延平)
  篇二: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渗透转化思想,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投影)
  两名运动员分别沿着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100米的圆的路线骑车比赛。问: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沿着正方形的什么跑?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4a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是沿着圆的什么跑?
  质疑: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圆的直径是100米,两名运动员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谁先回到原出发的一点呢?
  生:同时到。或跑圆形的先回来……
  这只是一种猜测,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新的知识。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创设情景,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找关系,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问:①哪个圆的直径长,哪个圆的直径短?拉开周长,你发现了什么?②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有关。)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
  ②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③电脑或实物验证。
  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吗?
  电脑出示2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
  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为什么我们算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补充板书:÷圆周率π固定
  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
  放录音:大约20xx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着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大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为中国人,应为之自豪。
  板书:3.1415926~3.1415927之间
  后来人们发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板书:无限不循环
  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πd
  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读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指名列式。
  3.14×0.95
  板书:=2.983 (先写准确值)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练一练 第112页的“做一做”。学生做在本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复习准备中的骑车比赛一题。回答谁先返回原点。
  C圆 3.14×100=314(米)
  C正 100×4=400(米)
  因此沿圆周骑车的运动员先返回原点。
  不用计算也可知。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100)的π倍,而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100)的4倍。因此,绕圆周骑车的人先回到原点。
  2.老师用绳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转动的圆的周长。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绳长5分米)学生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13页第 1,2(1),3(1),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始至终让学生动手量、算;动脑发现规律;动口说出自己的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间的导语,用质疑的方法引入每部分内容,使老师的语言自然,流畅。通过质疑也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们一步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这样既可画龙点睛,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一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到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评析: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爱国教育,立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2.揭示课题。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
  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2)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评析:学生熟悉的可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的课件播放,既创设了融融的教学情境场,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既有承继,又有创新,难能可贵。]
  3.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教师演示),你觉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1.如果学生说: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请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2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3厘米圆片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0页的表格中。
  追问:如果要知道那个圆形草坪的周长(指唐老鸭跑的路线),也可以让它在直尺上滚着来量吗?
  2.如果学生说: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4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5厘米圆片的周长,并将结果记录在第110页的表格中。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一一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4.小结:看来,用滚动、绳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评析:用直尺量→滚动法量→绳绕法量→没法量,既留给学生发挥的时空,又不断制造矛盾,逼着学生探求新知。]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2)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用一根红线绕圆面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径比较,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学生自己验证:用刚才测得的第110页表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比值,依次一组计算一个。
  (4)观察数据。
  第一个圆片: ××算出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学算出的是3.14、3.13。在实验操作中允许存在这样的误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说,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二个圆片: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个圆片:它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评析:这一环节融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体现了设计者较为先进的教学观和师生观,以及较强的选择、组合、优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还是……,最后概括出总是……,反映出教者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和较为精湛的语言功底。]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指导学生读写π,每人在本子上写3个π,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2)指导阅读第111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在学生汇报看书后知道了些什么时,相机板书: π=3,1415926……≈3.14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l)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 =πd
  建议学生从第110页表格中任意挑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评析:让学生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2)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评析:此环节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是巩固运用,又是前有设问,后有解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
  (3)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113页第1题的(1)(3)两小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l
  3.出示例1
  (1)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3)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这张圆桌的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4.完成第112页中间的练一练。l
  5.看书质疑。l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晰,可以有效巩固新知。例1的直径改半径,独具匠心,既练习了求周长的另一种情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费时不多。]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说说收获。!
  同学们从四个圆片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板书:变),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板书: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
  [评析:变与不变的板书,看似简单明了,其实是设计者苦心经营的。这一环节的组织,使辩证思维方法的培育从高空落到实地,促成了第3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
  2.照应开头。
  我们再来看看米老鼠、唐老鸭跑步的路线,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为什么?
  3.课后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导读写π。)
  (3)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π=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篇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篇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圆的周长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1:251.2÷3.14=80(米),因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40米;还可以算圆的面积;根据圆的直径找出圆心;画出圆。
  二、多种练习,内化知识。
  ⑴独立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⑵解答练习十八第6题。
  独立解答,班级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业格式的指导。
  ⑶解答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解答中出现两种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导学生画图验证,理解确认正确答案是22棵。
  三、作业,练习十八第7题。

  圆的周长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458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r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m求:d=?
  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
  1.2(米)x=3.773.14
  x1.2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c=1.2米R=c(2)求:r=?
  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
  6.28x=1.2=0.191
  x=0.1910.19(米)
  x0.19
  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
  ⑵3.1482
  ⑶3.1482+8
  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125.6=94.2(厘米)
  4、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P65-66第3、6、7、9题
  教学追记: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不复杂,但这个公式如何得来,公式中的固定值是如何来的,都是值得学生研究的问题。因次,教学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因为是自己操作的所得,再加上我在课中介绍了一些相关资料及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所以学生对的含义就理解得特别透彻,也学得有兴趣。

  圆的周长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4=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1.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回答)
  3.将3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二)交流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剪的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2.用什么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同桌交流方法)
  3.指名到前面投影上展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①滚动法。明确注意点:做好记号,从零刻度开始滚,滚动到这个记号再次指向这里,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②绕圈法。明确:线贴紧圆周,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③用软尺测量。明确:用软尺上有厘米刻度的一面测量。从零刻度开始量,绕圆周一圈,然后看看对齐哪个刻度。
  4.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将一条弯曲的线变成一条直的线)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5.(课件出示摩天轮图片)问:它的周长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生:不能,很不方便)问:那怎么办?引发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圆周率。
  1.谈话:接下来同学们分4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身边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完成表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上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2.各小组组长汇报测量结果。(学生说结果,教师在课件上完善)
  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课件出示)介绍《周髀算经》这本书及“周三径一”的意思。(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5.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象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课件播放资料,学生自学)
  6.学生说说从资料的介绍中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7.师小结: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正因为他杰出
  的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宇宙中第1888号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他那样刻苦钻研,将来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四)推导公式
  1.当学生弄清了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说说圆的周长怎么计算?(生: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谈话:如果圆的周长用大写字母C表示,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
  3.谈话:还可已知什么条件求周长?(生:半径)为什么?(生: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那这个公式还可怎么变换?
  4.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三、刷新应用能力,总结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口答两个圆的周长。
  2.计算例4中三个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英寸?(课件出示3个车轮)通过计算,比一比谁的周长最长?这再一次说明了什么?(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3.(课件出示一个喷水池)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投影仪展示答案)
  4.(课件出示摩天轮图)它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学习收获,课后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全班交流)
  2.谈话:现在如果老师问喜羊羊和灰太狼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同学们可怎么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有没有其它方法?(学生可通过计算解决,也可直接观察两个图比较)
  3.师:种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来确定谁走的路程长,所以当喜羊羊得知这一结果后,直喊比赛不公平,于是老村长为它们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赛跑路线:问: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沿这样的路线赛跑,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呢?(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择、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