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立足于语文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把一种教学效果设想,通过合理周密的教学方案规划呈现的教学诸要素的有序安排。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可控性的重要因素,并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本文笔者基于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以《穷人》教学设计分析为例,着重从文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和多样化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高效课堂。一、教材分析
《穷人》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通过叙述桑娜和丈夫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之心,彰显了人性的美好品质。本篇小说的语言朴实且准确,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积累部分词语;能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和学习主人公渔夫和桑娜的形象;了解课文内容前提下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美好品质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教学;朗读教学;批注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渔夫和桑娜的人物形象,体会文中兼有的对社会的抨击和对人物的赞美双重感情色彩。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穷人》朗诵视频,布置听读任务
师:读小说,咱们总喜欢带着问题去追问:故事开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呢?最后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读课文,在解决生字词的前提下,还要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提问导读,引导学生贴近主人公探究
师:读这篇课文,我们的心始终贴着一个人物的内心,她是谁?(桑娜)说一说,桑娜的内心有过哪些担心?(生读后总结)
师:你真会读书?那谁来说一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在熟知情节的前提下总结)
(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1.通过环境描写,探究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
师:(多媒体呈现两段环境描写,引导学生详细分析环境描写段落)自由读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取环境描写所交代的信息,品味作者如何勾画穷人的生活场景及穷人如何乐观抗争命运的不公)比较屋内的环境描写与屋外大海上的环境描写,比较桑娜在家补帆和进入西蒙家看到的情景这两段,分析这些环境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处。作者通过这样描写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
2.通过心理描写,探究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
师:(情境代入,找到心理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是本文最突出之处,找到文本中各部分的心理描写读一读,在书本上选择空白处抓住关键词写自己的感悟,与同桌交流。(引导学生在个性化批注中叙写体会,在讨论交流中思考揣摩)
师:读一读第9自然段,透过这段心理描写,尝试探究桑娜此时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讨论)
师:桑娜的内心只有矛盾吗?再次朗读,你还能找到除矛盾外的哪些内心波澜?(引导学生发现桑娜矛盾、犹豫、不知所措却又坚定的内心)
师:为什么桑娜会矛盾,又为什么会坚定呢?(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三)再读小说,带着疑惑走近作家,探寻年代背景之影响
师:读小说,除了了解故事情节、关心人物命运,探究人物内心外,还能怎么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走近其其他作品,感悟“穷人”所处时代)
师:你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紧扣单元主题“人间真情”感受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梳理语文要素,能从本文中关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综上所述,新课改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有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内容,以此拓展其语文思维发展。《穷人》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不断追问,拓展学生语文思维,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小说世界徜徉中感知作者文字的丰厚性,对最后学生的深度阅读学习效率有重要推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