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不是固定不变的。得意时不要炫耀,失意时不要气馁,给别人一点真诚,给自己一份信心。做人重要的是学会宽容,不要刻意地笑话别人,或许今天你是欢乐的,明天会是失落的,人生多变,包容不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木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说木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策略:
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
  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说木叶》教学设计2
    学习目的: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在有清霜。
  明确: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二、作业:按如下表格,写出(1)诗歌
  例句;(2)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鸟
  雨
  烛
  ……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鸟:有空远感觉)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说木叶》教学设计3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试验修订本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学论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个导语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说木叶》教学设计4
    一、教材特点和重点分析: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五、教学难点: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名诗,可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我有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今天我们就从著名学者林庚的《说“木叶”》中寻寻答案。(板书题目)
  (二)分析课文,理解观点
  1、在概念上说,“木叶”是意思?
  明确: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那么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单独的“树”但为何单单几乎没有“树叶”一词呢?因为只要是“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这三个小问题是一个承接一个的,文中的信息非常的明显)
  2、“木叶”不简化为“叶”,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那么“木”肯定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先来了解“树叶”和“木叶”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树叶”: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树是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叶子的。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所以“木”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请学生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一步形象化理解“木”与“树”的不同。)
  3、既然“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那么“落叶”与“木叶”的意味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么,“落叶”与“木叶”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天和夏天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即便是“黄叶“也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而“木叶”则是有落叶微黄的颜色但又必须是干燥的。
  4、“木叶”和“落木”有怎样的不同呢?
  明确:“落叶”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虽然“木叶”也有疏朗的意味。
  5、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三)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习二结合补充材料)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这个单元学习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说木叶》教学设计5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xx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说木叶》教学设计7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二)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五)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整体感知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通过阅读文本,找找林庚先生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一)、迅速浏览1至3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四个问题。
  1、“木叶”是什么为什么?
  2、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
  3、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4、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2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选择四字短语来概括。
  ☆再看第3个问题。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
  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根据在第5段)
  明确:不一样。木叶:疏朗。树叶:繁密浓荫。
  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二)、齐读课文第四、五段,思考。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明确: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可谓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三)、自由读第六、七两段,讨论
  思考: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 “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特征。
  明确: “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木”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作者林庚既是诗人又是学者,难道写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说“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丰富的意蕴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蕴。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我们来体味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五、小结:
  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根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一字千里 暗示性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说木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说木叶》教学设计10
    三维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习,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