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水教案模板汇总【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水教案 篇1
    最近,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欢乐的泼水节》,以下是我依据上课的思路写的说课稿.
  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局部,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局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局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同学:
  因民族差别,同学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同学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布置,再结合二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同学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同学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发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同学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时地给同学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同学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同学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同学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同学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同学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同学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同学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置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同学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局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同学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来指导同学写好两字。
  说效果:
  此课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
  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同学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身的感受,当时,同学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考虑。
  2、同学是最真实的,比方弱处置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局面,给了同学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同学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扮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同学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终究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因此此处为同学着想不够。
  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同学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同学的答案。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2、帮助学生积累“火红的杜鹃花”、“大口大口地吃着”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并愿意在说话写话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是呀,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冲出来,复现“股、缝”,它潺潺地流淌,一路上流过了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泉水(板题)
  二、朗读感悟
  1、师指导感悟第二自然段:
  ⑴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泉水首先流进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⑵指读有关的句子。
  ⑶看P20图。图上画了一个美丽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呢!复现“罐”字,她看着满池的.泉水,会想什么呢?
  ⑷泉水看出了姐姐的心思,它是怎么对姐姐说的呢?(指读)“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复现“塔”
  ⑸此时的泉水心情怎样?为什么?是呀,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这份快乐,读读泉水的话(自读、指读、齐读)
  ⑹听了泉水的话,山里的姐姐会说什么呢?
  2、生自主感悟三~五自然段:
  ⑴听了姐姐的话,泉水更欢了,它继续流淌,洒下一路爱心,它还流过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在文中找找,划划,读读。
  ⑵全班交流:
  ①用“首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说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
  ②读读泉水的话,说说从泉水的话中明白了什么?指导朗读
  ③发散:杜鹃、果树、画眉鸟会对泉水说什么,会怎样感谢他呢?
  3、引读第六自然段。师生互演问候、约定部分。
  4、丁冬,丁冬,泉水还将流过很多很多地方,还会继续奉献甘甜和快乐。不过,最终,他们将流向大海。齐读P22“我知道”
  5、学了课文,你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呢?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是呀,只要我们也能在生活中处处帮助别人,乐于奉献,一定也能像泉水一样感受到快乐。板:(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6、齐读全文,再次分享泉水的快乐。
  三、日积月累
  1、本文有很多优美的词语,你能把你喜欢的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吗?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板书】
  5、泉水(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
  很多很多
  很清很清
  很甜很甜
  很美很美

  水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DVD光盘、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体会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2、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三、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五、练习
  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六、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水教案 篇4
    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读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书本P107并补充。
  2、书本P108资料分析: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气温相似,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除了水,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找出,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学生汇报讨论题答案对于学生的因答给予评价,并适时让学生做笔记。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植物无法生长。降雨量较多,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植物生长。
  2、长白降雨量多,足够水供植物生长。
  3、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温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数据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单纯说出比较单调,让学生从表格中找出结论这样更深刻理解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型图根据小麦的不同时期绘制条型图,让学生学会分析
  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数的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
  D、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无机盐
  教学后记:
  这节的内容比较少,本打算合并到其他上,但考虑到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后面的练习题很重要,把本的知识和之间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难。

  水教案 篇5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课我们了解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谁来说说,一年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回答)
  2、是啊,进入冬天,天气就变得寒冷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结冰了)。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结冰”这个问题。
  二、课堂探究
  (一)认识水的三种形态
  1、冰和水是什么关系?它们各是什么状态?
  2、除了这两种状态,你知道水还有哪种状态?(气态)水的气态是什么?
  (二)模拟霜的形成
  1、冬天的早晨,我们时常在屋顶上、树叶上看见一层白白的霜,霜是怎么形成的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谈)
  2、分组完成实验。
  (1)分组阅读实验方法。
  (2)观察分析:搪瓷杯的外面有没有水?
  (3)分组实验,观察冰的外壁有什么现象发生?用手摸摸,它是什么状态的?
  3、汇报交流
  4、引导分析霜的形成原因
  ①霜是由水变成的吗?为什么?
  ②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实验中霜是怎样形成的?
  6、大自然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7、阅读文中文字、了解水的特点。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当水和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低温时,就会变成固态的冰,那么固态的冰会不会发生状态变化呢?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变化的?
  2、学生互相交流。
  3、提问:冬天挂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变硬后,过几天,衣服就变干了。衣服上的冰没有变成水,那么,它到哪儿去了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冰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水和水蒸气。
  6、出示水的三态变化图。
  7、学生在书上完成水的三态变化图。
  8、指名在黑板上完成。
  9、师生共同评价。
  (四)了解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1、水的三态能发生变化,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呢?
  2、学生交流。
  三、拓展研究
  1、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你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
  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
  3、指导学生筛选问题,设计方案。
  4、课外作业:分小组对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课外探究,作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