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爬山教案模板集锦【6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爬山教案模板集锦【6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爬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引导: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2)引导: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爬山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再读课题,布置作业。

  爬山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
  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 、 、 。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A、B
  ⒉投影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㈠自读:(第一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
  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
  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
  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
  颠倒:(举例)
  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谈得投机)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对文末句质疑并解答。

  爬山教案 篇5
    一、引入
  1、同学们,我们都学过《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还记得爬山虎的样子吗?
  2、记得是谁写的吗?
  3、是的,就是这位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作家,大编辑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大家都尊称他叶老。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叶老,走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板书) 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品教学设计推荐
  你读 真美啊
  你读 多绿呀
  一齐来.
  二、
  1、课文中有好几处提到了这片绿绿的爬山虎。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并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大声读一读。
  2、是这几处吗?请你再读一读,想想,这是一墙怎样的爬山虎
  3、孩子们,你们见过爬山虎吗?在哪见过?这样一种极其普通,随处可见的爬山虎,为什么唯独叶老家的在16岁的肖复兴眼中是那样的绿葱葱,那样的沉郁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这个特殊的原因。/但我想,要想了解这个原因,首先得了解这墙爬山虎的'主人,你们说呢?请同学们默读1-6小节,看看爬山虎的主人叶老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三、精读
  在作者眼中,叶老是个怎样的人?
  (多么认真细致啊,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春风拂面什么感觉
  还从哪里感觉到他是个认真细致的人?
  翻到曲线
  1、是的,这就是密密麻麻。作者的征文都密密麻麻成什么样子了?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2、是的。你们看,这就是叶老给作者修改的征文第一页。看着这一页,想象一下,叶老是怎么给我们改作文的?
  3、只是一篇这么改吗?只是二十篇吗?是的,远远不止,他还是大编辑,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作品等着他修改,等着出版。如此忙碌的叶老却为我这么认真细致地修改作文,我怎能不一下子愣住了!/sjbwz/透过这满纸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你看到的,还仅仅只是修改符号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你还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可能点了一夜的灯呢!正是炎热的夏日呀!都没休息一会儿呢!)
  这是一位对工作多么认真负责的长者呀!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叶老是个怎样的人?
  评语
  这是一位对工作多么认真负责的长者呀!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看似简短的一则评语,却达到了精而又精,纯而又纯的学术造诣,怎能不令人敬仰呢!
  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敬仰,带着这一份期盼,一起走进叶老的家吧!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预备起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叶老是个怎样的人?
  意外
  是的,叶老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作家,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初中生,却可以到他家做客,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孩子们,让我们和作者一样,带着这一份激动一起来感受吧!
  这片爬山虎是那样的绿葱葱!绿得那么鲜明,那么生动。(板书)
  四、精读
  见到叶老后,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听老师读。
  这时,叶老给我留下的印象又是怎样的?
  平易近人 亲切和蔼
  从哪里看出来?
  叶老见了我缩短不少!
  1、什么是距离?叶老和我之间缩短了的是什么距离?
  此时,我和叶老的心仿佛贴在了一起,我和叶老仿佛就是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这不仅是一位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学术造诣极其深厚的叶老,更是一位真诚质朴、谦和慈蔼的叶老。此时,作者再见窗外的那一墙爬山虎,绿得是那么沉郁,那么浓厚,那么有韵味。来,孩子们!我们一起读
  还从哪里感受到了?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
  1、说说
  2、再读一读,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是的,心与心的交融,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3、想象一下,如此融洽的交谈,叶老会和我说些什么呢?这位叶老,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
  4、叶老们,你们的话语如此亲切,但句句都在耐心地教导我,真是亲切之中
  你们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句句朴实的言语却一直鼓励着我,真是质朴之中
  正是叶老亲切之中把我小小的
  5、我知道,你们也知道,融化这个词一般都用在可这里却说小小的心被融化了,你感觉到了什么?是的,那一颗紧张的心被舒解了,就像冰雪融化了一样。是什么让你小小的心融化了?
  6、正是叶老真诚质朴、平易近人把我紧张的心悄悄地融化了。
  此时,我们更见证了一位文坛伯乐,他慧眼识真才,毫不厌倦地鼓励、培养那么多的人才,著名的大作家茅盾、/article/巴金、丁玲就是这样一举成名了。抬起头,再见窗外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那么沉郁,如同浓浓的湖水,不停地摇曳着,是那么的虎虎而有生气。来,孩子们,让我们深情地共同感受这一刻吧!
  你来读
  你来
  这不仅是一位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学术造诣极其深厚的叶老,更是一位真诚质朴、谦和慈蔼的文坛伯乐,抬头再见窗外。
  此时的爬山虎,绿得那么沉郁,那么宽厚,那么虎虎而有生气。(板书)

  爬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片断)
  3、根据课题,猜测内容,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检查词语的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一)
  (一篇、推荐、眼帘、删掉、动词、规范、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余晖、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推荐”。
  3、理清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样两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复兴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平和、温暖
  2、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感受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讨论:从哪两个词中特别让我们感受到叶老批改的认真?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4、再找一找,叶老把我的作文具体做了哪些改动,让“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叶老帮我的作文做具体改动的句子。
  (2)叶老帮肖复兴的作文修改了题目,还修改了词句。你能不能从中也学到一些关于文章写作的知识呢?(板书:1、用词要准确,2、简洁,不啰嗦,3、长句改短)
  (3)出示经过叶老修改的肖复兴的作文,以证实叶老对作文修改的精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慑。
  (4)叶老是怎样评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评语并谈感受
  读着这样的评语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春风拂面)
  (5)理解“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什么样的感觉?(舒适、柔和、暖洋洋、温暖)这种感觉仅仅是拂在脸上吗?
  (6)练习写话,肖复兴拿着叶老修改的作文,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他仿佛看到了——;看着,看着,他又仿佛听到了叶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说,他看到了什么?他又听到了什么?在横线上各写一个句子。
  (四)质疑课题,小结激趣
  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却用爬山虎来作为课题?肖复兴与叶老的交往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背学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