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编【4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编【4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 教学内容
  1、数据收集整理
  2、有余数的除法
  3、表内除法(一)
  4、万以内数的认识
  5、图形的运动(一)
  6、克和千克
  7、表内除法(二)
  8、数学广角
  9、混合运算
  10、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
  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一共有22名学生,全是农村子女,家长对教育教学不够支持。在升二年级时从上一个年级降下来5个差生,然后在城关一小和二小读完一年级后转来了3名差生,再加上到我们班入学时学生年龄改小到六岁,我班升二年级时一个差生都没留级,本班大多数学生学习环境比较差,种种原因,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向困难挑战,努力工作吧。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3.3---3.7 一、数据收集整理 3
  第二周 3.10---3.14 二、表内除法(一) 14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三周 3.17---3.21 三、除法的初步认识 4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周 3.24---3.28 四、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整理和复习
  第五周 3.31--4.4 五、图形的运动(6) 4
  第六周 4.7--4.11 六、图形的运动 3 清明休一天
  第七周 4.14---4.18 七、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 4
  第八周 4.21---4.25 八、表内除法(二) 4
  第九周 4.28--4.30 九、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5) 4
  第十一周 5.5---5.9 十、混合运算 4 劳动节放假三天
  第十儿周 5.12--5.16 十一、有余数的除法(6) 4
  第十三周 5.19---5.23 十二、有余数的除法七、万以内的认识(10) 4
  第十四周 5.26---5.30 十三、万以内的认识 4
  第十五周 6.2---6.6 十四、万以内的认识 3 端午节休一天
  第十六周 6.9---6.13 十五、万以内的认识八、克和千克(2) 4
  第十七周 6.16---6.20 十六、数学广角——推理(3) 4
  第十八周 6.23---6.27 十七、总复习 (4) 4
  第十九周 6.30---7.4 期末考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
  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
  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
  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
  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
  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
  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
  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
  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
  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二单元(12课时)
  (1) 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三单元(4课时)
  (1)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
  (2) 平移和旋转(1课时)
  (3) 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
  (4) 练习七(1课时)
  第四单元(5课时)
  (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
  (2) 解决问题(2课时)
  (3)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7课时)
  (1) 混合运算(4课时)
  (2) 解决问题(2课时)
  (3)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六单元(9课时)
  (1)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
  (2) 解决问题(3课时)
  (3) 整理和复习(1课时)
  (4) 小小设计师(1课时)
  第七单元(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八单元(4课时)
  (1) 认识克(1课时)
  (2) 认识千克(1课时)
  (3) 解决问题(1课时)
  (4) 练习二十(1课时)
  第九单元(2课时)
  (1) 猜一猜(一)(1课时)
  (2) 猜一猜(二)(1课时)
  第十单元(4课时)
  (1) 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课时)
  (2)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课时)
  (3) 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课时)
  (4) 复习解决和统计(1课时) 徐相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约4分钟)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出示:主题图)
  (2)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美丽的'云南吗?
  你知道云南的哪些地方呢?
  (3)师:今年暑假,育英小学的小伙伴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美丽的云南组织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夏令营活动。让我们也随着他们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看一看吧!
  (4)简单介绍:美丽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点。
  昆明的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
  大理的三塔寺:由三座塔而得名。
  丽江的玉龙雪山:山峰终年积雪。
  (5)师:(指导学生看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他们的旅行路线。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昆明)
  准备怎样走?(先经过大理再到丽江)
  他们一共要行多少路程?
  他们现在到达了哪里?(大理)已经走了多远呢?
  (6)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到丽江还有多远?)
  (7)师:我们把他们的行程路线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谁能再说说这个线段图它表示的意思。(指名讲解)
  (8)师: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517-348=
  2、提出学习目标:
  (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让学生说一说)
  (2)、出示学习目标:a、知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约24分钟)
  1、小组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p22-23页的例1和“做一做”。
  师:用竖式计算前,可先估一估,判定它的值大约是多少?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要求学生先说估算值,再说计算方法)
  生1:517-348= 我是这样算的,个位上的7减8不够,向十位借1,合成17减8等于9;十位的数不够减,就找百位借1,合成10减4等于4;百位上被借走1个,剩下4减3等于1,结果是169。
  生2:我知道哪一位不够减就找前一位借,再进行计算。
  ……
  (2)错例展示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可能是:
  ①在退位减法计算中,被借走后,忘了减1。
  ②有的学生在连续多位计算时,会将两数相减做成加的。
  (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
  (4)小结计算方法。
  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不够就向前一位借1。)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反馈练习:先估一估,再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32-157= 386-198=
  2、今天我当小医生。
  8 2 4 3 1 6 5 6 7
  - 6 4 7 - 1 7 8 - 4 8
  ————— ————— —————
  1 8 7 2 4 8 1 2 7
  3、小游戏:花儿朵朵(略)
  要求:先把绿叶上的两个数相减,再与花朵上的得数配在一起。
  4、拓展思维:填数
  (1)(3)5 6
  - 7 2 (8)
  ————————
  6(2) 8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今后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探索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逐渐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前置性作业
  课前三分钟
  最早的图书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也在美索不达米亚。而闻名于世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小图书馆”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关于减法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39-118 118-57 239-57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问题一: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① 根据算式“239-118”,估计得数。(说出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120本”是估计的结果,准确的得数是多少?你能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② 先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③ 小组汇报个性算法。
  △拨珠计算法。
  △凑整十法。
  239-118=239-119+1=120+1=121
  239-118=239-120+2=119+2=121
  △分解数法。
  239-118=(200-100)+(39-18)= 100+21= 121
  ④竖式算法。
  239
  - 118
  121
  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算理。
  (重点强调: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再减。百位上退掉的“1”,要在被减数的上方用小圆点标示出来。)
  问题二: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问题三: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①根据算式“118-57,239-57”,说一说如何估计出得数。
  ②“竖式”算法展示,:(重点强调:十位上1减8不够减怎么办?)
  三、巩固深化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三位数笔算减法
  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239-118=121(本)
  答:故事书比连环画多121本。
  教后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