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括号的内容在讲解时展示]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评价归纳:
  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过渡: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评价]
  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请看下面的练习:
  1、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 4+9=? 5+7=? 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2、你来评一评: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
  (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3、学习评价: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思考、评价]
  4、教师小结
  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不要丧气,换一个角度,你会看到另一个答案--成功在不远处微笑。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因为有另一个答案,等你发现它时,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六、课后学习拓展
  1、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课后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我想发明创造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成就。
  2.培养学生有条理表情达意的能力,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重难点
  培养学生有条理表情达意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设置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话北京(组内交流)。
  1.学生课前资料按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等分类。
  2.把材料在组内交流。
  三、游北京。
  1.几名同学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2.选出几名小导游,其余同学做游客,并可以随时提出问题。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四、梦北京。
  学生描述自己心中未来北京的样子。
  五、颂北京。
  1.出示《北京颂歌》歌词。
  2.学生自由写话(赞颂祖国首都北京)。
  3.朗诵交流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19
  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chuí。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
  一个人一个人地取
  成功
  (团结、心中有他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夜行黄沙道中》,初知词的内容,学生熟读成诵。阅读分析短文《爸爸的咳嗽》,了解内容,体会并讨论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和背诵表现出词的静谧的气氛和作者喜悦的心情;体会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夜行黄沙道中》
  1、释题:“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2、简介作者:辛弃疾。
  3、老师范读。
  4、学生朗读。
  5、初知词的内容。
  词中有“蝉鸣”,有“稻花”,可知作者是在夏天的夜晚行于黄沙道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夏天夜晚的静谧,想象了秋天的丰收景象,表现出一种恬淡喜悦之情。
  6、学生朗读并背诵,注意表现静谧的气氛与作者喜悦的心情。
  二、阅读分析短文《爸爸的咳嗽》
  1、学生自读课文。
  2、思考回答练习第1题。
  这短文记叙了“我”为爸爸找病因的经过。由爸爸的病因说明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治理环境污染的心愿。
  3、体会并讨论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六年级语文《 清明上河图 》教案1。
  2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老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
  这幅图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三 赏读,展开想象。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 美读,表达情感。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朗读“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
  一 尾段导入,了解意义。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 清明上河图 》教案1》。
  学生读书,思考。
  二 小组合作,专题探究。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整幅的《清明上河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面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老师提供资料,供学生查找。
  三 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交流,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二是清明活动,三是市招类;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一是船,二是车,三是轿子,四是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痛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等。
  四 按专题习作。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建筑》等写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短文,也可写读了课文或欣赏了这幅名画的体会。可以个人写,也可以小组合作写。写后互相读一读。

  语文教案 篇6
    优质课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2、 学习6的形成,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 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游戏在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黑板夹子若干 自制教具(蝴蝶 蜜蜂 花 数字卡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带领幼儿做小律动
  二、 比赛夹夹子游戏
  1、出示教具花 夹子 数字卡片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花)老师还准备了(小夹子 数字卡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个夹夹子的游戏。
  2、出示小鼓,教师讲明游戏规则,当鼓声响起开始,鼓声一停 小朋友也马上停下,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家的夹子最多。
  1)第一轮游戏请小朋友夹夹子,夹完数一数自己一共夹了几个.
  2)第二轮教师讲明第二轮游戏要求 这次用数字卡片来告诉老师夹了几个。
  3)第三轮 这次的要求比上次的还要难,请小朋友夹比4个多1个的夹子。
  4)第四轮夹比5少1个的夹子。(教师小结)
  三、听力比赛
  1、这次要考一考小朋友的小耳朵,请小朋友挺好了(教师拍手6下);请小朋友也用拍手的方式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几声?(6)
  2、继续听,老师跺脚6下;请小朋友用数字卡片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几声?(6)
  教师出示数字6小结:凡是像刚才老师拍手跺脚的数量我们都用数字6来表示;
  请小朋友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一下数字6,请幼儿表演
  四、出示黑板 花 请幼儿点数
  1、今天我也用小花来玩游戏,请小朋友数一数我这里有几朵小花?(5朵)那我想让它变成6朵怎么办?(加上1朵)
  刚刚是5朵,又加上了1朵变成6朵了,那我们一起来说5添上1是6.
  2、拿下来1朵剩几朵了?(5朵)
  我们一起来说6去掉1是5
  五、利用教具蜜蜂 蝴蝶 来做游戏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今天香香的小花还引来了许多的小蝴蝶和小蜜蜂,它们都要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操作纸平放到桌子上。
  听老师指挥:(1)请在第一行格子里飞进4只小蜜蜂,再想办法让小蜜蜂变成5只,再想办法变成6只。(2)请在第二行格子里飞进5只小蝴蝶,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谁多谁少?再想办法让蜜蜂和蝴蝶变的一样多。
  六。、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的开不开心,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跟客人老师再见吧!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本部分包含发现识字规律和多音字用法两项内容。教材首先是字、词同时呈现,做到了字不离词;然后突出呈现“我会认”的六个生字,便于学生前后联系把握学习目标。学习伙伴的提示暗示了一种识字方法,即:运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记生字。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字词,再读一读“小泡泡”里的话,自己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找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启发学生想想这些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可以用拼字游戏巩固识字。学生自制生字部件的卡片,进行拼字练习。老师还可以制作几个本课生字以外的汉字部件,让学生与自己的卡片拼一拼,看看拼成什么字。如,户-方→房、田-心→思、口-贝→呗、月-各→胳。
  “我会填”是让学生在读读、说说、用用的过程中,发现汉字的一字多音现象。
  “我会认”里的六个生字要当堂认识。可以用生字卡巩固,或通过读字、读词、用字组新词来巩固。如:历史、经历、历历在目。
  可采取激励的方式组织教学。如,“书上的小女孩发现了“历”字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你们谁发现其他几个字的特点了吗?”
  二、日积月累
  本部分包括读记短语、填标点、读儿歌三项内容。意图是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培养学生的爱心。
  “读读记记”有六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反复朗读。“健康的身体”要求读出自信的语气,“火红的太阳”要读出灼热的激情,其他要分别读出“羡慕”、“寒冷”、“遥远”、“心爱”的意味来。可以进行口头扩展练习:如()的身体,()的眼光。还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感悟。如,“羡慕的眼光”:鬃同学学习好,品德也好,被学校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我们掌声祝贺!(这时稍停,学生就会看鬃同学),这种眼光就是“羡慕的眼光”。
  “我会填”是根据例句,通过自己读句子,填标点,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要填的第一句也可以填问号。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教师可口头再说几个句子,让学生根据语气说说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要求诵读儿歌。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感情。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儿歌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体会语言的韵味和儿歌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这样做》。教材已经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安排以下环节。
  1、创设情境
  播放帮助残疾人的有关录像或展示有关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情境对话
  介绍几种帮助残疾人的情况(如,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有腿疾的乘客、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上体育课),让学生说说应该对残疾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再全班交流。
  三、说唱结合,读说结合
  1、结合“展示台”的《爱的奉献》或者其他歌曲,说说为什么要关爱残疾人。
  2、朗读有关残疾人的故事或其他文章,提出问题来讨论,或者交流自己听后的感想。
  四、展示台
  展示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体现自主性。教师要做好指导。
  1、在教学《日记两则》时就鼓励学生记日记,并提醒学生注意保存。
  2、让学生把课桌围成一个大圈,作简单的舞台布置。
  3、课前让有兴趣的学生收集《爱的奉献》的歌词,并主动地识字、学唱。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新识的字,把他们新识的字贴在课室“生活识字区”里。可以进行个人表演或小合唱。
  4、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唱其他歌、跳舞;讲关爱和奉献的故事;说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记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