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鸟的天堂教案3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人生有进有退,输什么也不要输掉自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推荐】鸟的天堂教案3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景象。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及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自由快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
  学生答。
  (师板书:树鸟)
  2、谁见过大树?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
  (高大的,参天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的……)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
  (播放课件,展示)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2、学生读。
  3、交流:
  全身心地看,赞美地看,惊讶地看,疑惑地看……
  说理由时,就势读相关的语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2、学生品读。
  3、反馈:
  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出示:
  ⑴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⑵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颤动”是怎样的动?
  (抖动的、发抖的。)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鸟的天堂》(人教版第十一册)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写景名作。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而随着教改的深入,教材大胆而又科学地确定了一系列新的教学要求与训练重点。无疑,突破陈规,势在必行。笔者在本课的探究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成功体验。
  一、明目标
  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学科性质,重视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人格的养成等;要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注重学生的阅读反思,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力求“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动静结合,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生动,使用标点也极其讲究,是一篇值得赏析的写景典范。“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所属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个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文后“思考·练习”设置精妙,围绕目标,循序渐进,因而把它作为本课的目标任务,就不会导致教学内容芜杂,加重学习负担。这一认识,使我明确了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教法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具体做法梳理如下:
  (一)激趣
  1.肯定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那么就调动了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强制性的思维活动,难以结出创造性的成果;反之,发自内心的自主思维,往往能创造出精彩的课堂效果。如在探讨“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深进泥土里。”一句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学生兴味盎然,有的动手作画,凭借简笔画介绍榕树的奇特、繁茂;有的反复吟诵,以声传情:好奇之意、惊讶之感、喜爱之情……一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2.赏析同步。兴趣来自于形式。在感知课文语句的过程中,适时插入生动的录像画面,使得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更丰富多彩,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动机。当大榕树的奇特景象伴着柔和的'音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个个睁大双眼,惊叹不已。带着直观的感受再读课文时,我感到,字里行间的大榕树活了!趁势,我问道:文中作者表达得到位吗?学生们兴致勃勃进入文中品读、鉴赏……
  3.放飞想象。追求理解的深刻与表达的有血有肉,就必然要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想象原本就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述说自己内心世界的想象,本应是十分自然、十分快乐的充满童趣的事。如一同学在介绍“鸟的天堂”的热闹时,列举了“麻雀”、“黄鹂”、“乌鸦”、“喜鹊”等他所熟知的鸟名。对这小小的“创意”,我大加赞赏。此举迅速加快了其他同学的思维,激发了大家的悟性、灵性和创造性。同学们情绪高涨,众说纷纭。甚而有同学生动地描述了数年后“鸟的天堂”的情景:榕树更加繁茂,覆盖了天马河大半水面;鸟儿成群,屋巢精致,规划统一……我完全陶醉在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眼前的一个个“小机灵”隐约成了欢快的鸟儿……
  (二)导学
  1.巧点拨。学生被激活了,可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达成了。这也是很多教师对教改的一大疑虑。怎样平衡“灌”与“放”,这就要求教师始终不能偏离重心。《鸟的天堂》一文的重点在课文的第七、第八自然段和第十二、第十三自然段。尽管学生的思路迥异,但也不难协调“民主”与“集中”。如在交流“思考·练习”2时,部分同学喜欢的句子不在“重点”之中,但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实在无可厚非。其实,不必固执地追求形式上的同一。对于“目标句”,我让喜欢它的同学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引导其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巧设一环:愿意读的同学一起来试试,其他同学欣赏。这不,读的同学声情并茂,欣赏的同学回味无穷,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到了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2.善启发。文中佳句、好段着实需要细细品析。可如何才能在欣赏之余,挖掘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其实方法很多:探究讨论、品读感悟、对比发现……如在感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在扑翅膀。”一句时,我有意识地把逗号换成顿号,启发学生对比体味。很快就有学生欣喜地向我汇报,逗号给了他想象的余地,读起来抑扬顿挫,也更能表达出喜爱之情。瞧!作者的手法多么精妙啊!学生深受启发,进而探讨起“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引号的使用学问……
  3.课内外结合。单纯的课内知识,毕竟有限。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我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络等课程资源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课上,在练写“鸟的天堂”解说词时,我深切地感到了此举的意义所在:拘泥于课本,“导游”的知识广博怎能体现?

  鸟的天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⒈学习课文,品读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⒉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手法,能据图说一段话。
  ⒊背诵重点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品读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手法,能据图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⒈读题
  ⒉从课文哪些地方,你一眼就可以领略到它是鸟的天堂。
  二、 学习第2次经过鸟的天堂:
  ⒈自由读作者第2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必要的地方做上简单批注。
  ⒊学生汇报:抓住具体词句“到处都是鸟声……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等从声音、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方面充分体验。
  ⒋有机进行朗读指导。鸟的天堂第2课时教案设计
  ⒌再自由读12、1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法{面到点}。
  ⒍按提示背诵12、1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写法。
  ⒎出示“群鸟回巢”影像,学生仔细观察,试着由面到点说一段话。
  自由准备——相互交流——集体交流
  ⒏再读课文,感受动态的美。
  ⒐这么美的景象,巴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读
  巴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时,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呢?
  三、 学习第1次经过鸟的天堂:
  ⒈第1次经过鸟的天堂,巴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带给你什么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在有所感的地方写上批注。
  ⒊学生汇报:
  主要学习6、7自然段,体会“大榕树”的茂盛、勃勃生机,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鸟与树”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⒋这株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仅仅它枝繁叶茂吗?体会“人、鸟、树”的和谐共处是它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⒌一起诵读这美丽的鸟的天堂。
  ⒍怪不得巴金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一起读,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 出示田汉经过鸟的天堂写的诗“小鸟天堂”,进一步加深体会。
  五、 作业:
  ⒈按由面到点的写法,写一段话,内容可以是课堂上的图,也可以取自平时生活实际。
  ⒉背诵自己认为要背的段落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