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6篇】

发布时间:2024/3/3 11:33:00 编辑:ikaixi 手机版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6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具和学具
  1.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
  2。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把教科书第92页的月饼插图画在硬纸板上,剪下,制成较大的“月饼”,作为课上的教具。又如将教科书第123页思考题图复印多份,发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剪一剪。
  五.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一个班现有学生57人,男生32人,女生22人。二班现有学生53人,男生30人,女生23人,他们均来自周边的自然村。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青岛版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分数的意义。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习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